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5篇
综合类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体应变的气压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河北省张家口地震台体应变和气压观测和对比分析,探讨了消除气压干扰的方法。指出用别尔采夫滤波法去掉体应变固体潮和气压的短期用回归方程、相关分析、求气压系数,体应变残差等可排除气压干扰。结果表明,当体应变观测曲线出现异常时,消除气压干扰后,异常更加明显,更有利于对异常的识别和判断。发现去掉干扰后的体应变曲线与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6.2级地震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1]~[4]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对邢台等四个地应力观测站1982~1988年间连续观测结果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将近期观测结果与1974~1984年的结果相比较,发现附加应力参数动态基线的系统变、偶然变,动态比例因子、比率变化、带权相关系数等各种具有前兆特征的变化,可能是与华北地区地震的孕育或发生有关的应力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3.
1991年山西忻州发生Ms5.1,大同Ms5.8及河北唐山陡河Ms5.2级地震,黄壁庄等地应力台站有较明显的异常反映,震前对异常进行了追踪分析,并提出了分析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峰峰站电感法地应力北6.5°东元件震前出现的负异常进行了分析,认为异常是可靠的.分析表明由于元件的方向、性能和安装状态有差异,震源应力场的变化对元件所在位置的局部应力状态影响也不同,因此,不同的元件对地震会有不同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1]~[3]的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了华北地区附加应力参数的异变特征、相对应力平均动态基线的渐变趋势及它们与该区强震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发生后,唐山及邻近地区测震台网加密,检测能力提高,为测定大量余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研究震中区浅层应力的变化与余震的关系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选取1976年至1978年应力观测资料和此期间每旬中较大地震进行统计研究一、赵各庄应力站的概况  相似文献   
17.
应力应变短临跟踪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我省应力变台站20多年的资料中,选取对应河北省及其邻近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的60多个实例进行了统计分析。表明应力应这异常形态的时间特征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在较明显的关系。依据异常的“出现、转折、结束”等特征,总结了短期和短临预报的方法和指标,对发震时间进行追踪分析;对震级和震中距的预报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