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28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粤北帽峰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帽峰花岗岩体是粤北贵东复式花岗岩体中一个重要的产铀岩体。单颗粒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19.6±0.9Ma, 属于印支期岩浆活动产物。该岩体的主要元素显示富硅、富碱、强过铝质和低CaO/Na2O比值等特征。微量元素富集Rb,Th, U,Ce,Sm和Y而亏损Ba,Sr,P和Ti;LREE轻微富集(LREE/HREE=1.70-9.63,(La/Yb)N=0.41-6.25),Eu亏损明显(δEu=0.02-0.22);具有低的εNd(t)值(-12.3--10.8),变化的δ18O(4.1-11.3‰)、(87Sr/86Sr)i(0.71049- 0.73359)、206Pb/204Pb(18.345-22.019)和207Pb/204Pb(15.646-15.863)以及古老的Nd模式年龄(1879-1996Ma)。以上特征表明,帽峰岩体属于典型的壳源型花岗岩,是在地壳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下,通过古元古代成分不均一的泥质变质岩低程度部分熔融的方式形成。  相似文献   
112.
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主要在沉积岩中。沉积学不仅是油气地质学的基础,并已成为油气普查、勘探与开发工作中普遍应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目前,以找油气为目标的边缘新学科——油气区沉积学(或油气沉积学,或沉积找油学)正在堀起。 1.沉积学在油气地质中的应用:(1)油气生成方面:实践证明,陆相生油气层系的有利沉积相,除较深水湖相外,还有遭受海水侵漫的海侵湖、湖泊前三角洲、湖湾、湖泊沼泽等  相似文献   
113.
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沉积分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东洲 《沉积学报》1988,6(2):50-60
本文根据控制陆相盆地沉积作用的三项主要因素(即海水侵漫,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将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分为两类、三型、三式十八种类型。据海水侵漫作用分为正常陆相和非正常陆相两类盆地。据气候变化分为干旱、干湿过渡和潮湿三型盆地。据构造运动分为断陷、断拗和拗陷三式盆地。  相似文献   
114.
国内外百余年的油气资源普查勘探表明,沉积盆地分析是含油气盆地地质研究的核心。法国地质学家A. Perrodon(1980)在“石油地球动力学”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提出“没有盆地,便没有石油”(Pas de bassin, Pas de Petrole)。在此以前,一位美国地质学家L.G. Wecks(1975)也认为:“盆地的分类是估计未发现油气资源量的基础”。一个地质历史发展较长的现今的沉积盆地,多数是由几个性质不同的原型沉积盆地叠合而成(如我国的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等盆地),要剖析一个较复杂的叠合沉积盆地,应从其不同的原型沉积盆地分析入手。我国著名石油地质与大地构造学家朱夏在“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1986)一书中指出。“一  相似文献   
115.
作者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北方为黄土和其它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的三趾马(N2)红土是一种性质特殊的区域性膨胀土,具有蒙脱石含量高膨胀性显着的特点,对本区的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是对内蒙古中部阿巴嘎地区三趾马红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形成机理的宏观微观综合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6.
西宁地区湟水阶地的形成与发育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曾永年  马海洲 《地理科学》1995,15(3):253-258
  相似文献   
117.
当感应参数很低时,可以将电磁场(EM)看作是自由空间内的静电场。在这种情况下,测量的EM场中将含有磁化率的信息,随着发射频率的提高,测量的EM场将受到感庆现象(其中包含有电阻率的资料)更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扇体沉积指主要由粗碎屑沉积组成的平面形态似扇形的沉积体.它是从冲积扇、扇三角洲、水下扇等环境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扇体沉积多分布于盆地边缘,沉积的构造背景极为相似,由于水文、气候等地理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沉积面貌.我国西北地区中新生  相似文献   
119.
青藏高原东部边界扩展过程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历史制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对藏东甘孜-理塘、龙门山逆冲断裂带及甘孜、理塘走滑断裂上主要花岗岩体样品中的磷灰石进行分析, 取得了测试样品的表观年龄. 并且运用模拟退火法对所有样品进行了热历史模拟, 获得了样品的热演化史, 从而对甘孜-理塘、龙门山逆冲断裂带的活动历史进行分析和解释. 前期活动主要反映在甘孜-理塘逆冲断裂带上, 为中新世早期20~16 Ma; 后期活动主要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 为~5 Ma以来. 裂变径迹结果指示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界是分步向外扩展的, 即上部地壳通过走滑断裂及与之相联的逆冲断裂联合作用, 在中新世形成甘孜-理塘边界, 在5 Ma迁移到龙门山边界. 藏东不同阶段的变形被内部的逆冲断裂所吸收, 不存在数百公里级的长距离走滑挤出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120.
羌塘盆地与特提斯域油气盆地类比及其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羌塘盆地在特提斯域中的位置入手,对沉积充填、构造特征和地史演化加以论证,并与北带塔里木盆地进行具体对比。羌塘盆地与塔里木盆地沉积、构造、地史差异性十分明显,故其应划为中带,而不是北带。根据类比盆地选择原则,选取与羌塘盆地同属中带,沉积、构造,含油气性具可比性的伊朗卡维尔盆地、泰国呵叻盆地进行类比,发现羌塘盆地与两盆地沉积、构造、生储盖组合具相似性,唯油气保存条件较差。从亚洲特提斯域油气聚集地质特征分析,羌塘盆地油气远景毋庸质疑,只是因位于中带地质构造与改造十分复杂,油气远景虽好,但勘探难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