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Zooplankton surveys were carried out on November 2-3 and December 8-10, 2001 at 12 stations in the Nan Wan Bay of Taiwan, China. Altogether 92 quantitative zooplankto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ubsurface water and bottom water layers with two conical plankton nets (180 cm in length, 45 cm in opening diameter, 333μm and 200 larn in mesh size). A total of 31 species of Siphonophores were identified, among them 7 species are new records in the waters around Taiwan Island, of which Rocacea cymbiformis is a new record in China. Dominated by Chelophyes appendiculata, Bassia bassensis, Diphyes bojani, Diphyes dispar, Abylopsis eschscholtzi and Chelophyes contorta, these species accounted for over 76 % and 63 % of the total abundance in November and December. The species number and Siphonophores abundance in December (25 species, 1.99 inds/m3) were more than those in November (19 species, 0.438 inds/m3), and they were more in the surface water layer than in the bottom layer at most sampling stations. In early winter, the offshore high salinity water mass was a main factor influencing the distribution. The sampling efficiency for two plankton nets is discussed and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species number and abundance in the Nan Wan Bay i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neighboring waters.  相似文献   
42.
本研究于2003年5月5日至6日对台湾北部近岸海域,具有地区特征的5个测站进行浮游动物数量、组成等调查研究.结果共发现22大类浮游动物,桡足类为此次调查的主要优势大类,约占总浮游动物个体数量的42.57%,其次为桡足幼体(copepodids)。占27.38%,两者在各测站的出现率皆高达100%.根据浮游动物丰度比较、群聚分析与水文状况,可将东北3个测站与西北2个测站分为两个不同的群落.其中,西北部测站可能因沿岸溪流大量有机物的注入,有利浮游动物增生,因此丰度较高,但5个测站的浮游动物多样性皆不高,与台湾其它沿岸海域研究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43.
台湾南湾区秋末冬初海樽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001年11月2--3日和12月8--10日在台湾南湾12个测站分别用2种圆锥形浮游生物网(长180cm,网口直径45cm,网目333μm或200μm)采集表层和底层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南湾浮游海樽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其鉴定海樽类16利,其中7种为台湾周围海域新记录。东方双尾纽鳃樽和小齿海樽为优势种。南湾海樽类的种类数及个体数量均以12月多于11月。讨论了水文条件与海樽类时空分布的关系,认为外海高盐水团足南湾冬季海樽类生态特征的主要制约因子。典型的高温高盐种大西洋火体虫、长吻纽鳃樽、安纽鳃樽、多手纽鳃樽、书氏纽鳃樽、羽环纽鳃樽和斑点纽鳃樽等可以作为外海高温高盐水入侵南湾的指标种。与邻近海域比较,秋冬季南湾与台湾岛以东海域海樽类的区系特征比与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更加相似。  相似文献   
44.
青岛市初夏一次暴雨过程的螺旋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螺旋度理论对青岛市 2 0 0 0年 6月 2 5日 -2 7日的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螺旋度的变化对天气系统的移动、发展及暴雨的落区和强度有较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45.
利用1979~2013年实时多要素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监测(RMM)指数,美国NOAA逐日长波辐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全球变化背景下北半球冬季MJO传播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从全球平均气温快速增暖期(1985~1997)到变暖趋缓期(2000~2012),MJO 2~4位相频次减少,5~7位相频次增多,即MJO对流活跃区在热带印度洋地区停留时间缩短、传播速度加快,而在热带西太平洋停留时间加长、传播明显减缓。进一步分析发现,以上MJO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与全球变化年代际波动有关。当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处于负位相时,全球变暖趋缓,热带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使其上空对流加强,垂直上升运动加强,对流层低层辐合,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多,该区域的湿静力能(MSE)为正异常。当MJO对流活跃区位于热带印度洋地区时,MJO异常环流对季节平均MSE的输送在强对流中心东侧为正、西侧为负,有利于东侧MSE扰动增加,使得MJO对流扰动东移加快;而当MJO对流活跃区在热带西太平洋地区,MJO异常环流对平均MSE的输送形成东负西正的形势,东侧MSE扰动减小,不利于MJO快速东传。因此,全球变化背景下PDO引起的大气中水汽含量及MSE的变化可能是MJO传播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6.
在2012年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改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背景下,有必要重新探讨城建类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问题。文章结合城建类高校的特点,从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尝试,探索合理有效的培养目标。在分析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探讨如何科学地制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专业课程体系,指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可行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7.
48.
1993年1月在北京举行了震级问题研讨会,本文对会议涉及到的我国地震台网测定的大震速报震级,与国际台网测定结果存在系统偏差的问题,从事实、原因、改进方法、消除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今后的改进意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述。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