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2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前言现在我们来考察一下从实验室微破裂直至巨大地震的岩石破裂现象。从本质上说,破裂是非线性现象。受破裂支配的现象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图像,极富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使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心,因此,相反地,又使得他们无所适从,并避开了物理学者的方法。尽管如此,我们也只好袖着手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2.
13.
我们用Comninou和Dundurs(1975)的弹性半空间中角位错的解作叠加,推导出均匀滑动三角形单元所产生的位移和应力场的代数形式。用三角形单元的组合模拟几何形状复杂的均匀滑动,比广泛用于根拟滑动区的矩形单元更为灵活,作为示例,我们用三角形单元来测定给定应力降引起的延展表面上的滑动的分布,因为单元内的滑动是均匀的,并不在滑动边缘渐变为零,因此,包括滑动区边缘在内区单元内的滑动是均匀的,并不在  相似文献   
14.
1984年元旦,日本东部就受到地震的袭击,破坏了万户迎新的欢乐气氛。日本西部也发生云仙岳和日向滩等处的地震。所幸受灾甚微。日本的灾害性地震平均每年有4.5次。1984年迄至8月可说是处于低潮。根据最新的学说和地震观测情况,当前日本的地震趋势如何呢?东海地区——御前崎发生的震群从1984年6月中旬开始,在御前崎西南近海约40公里处设置的海底地震仪捕捉到微小地震的震群活动。这是1979年设置地震仪以来的第一次。这里地处设想的东海地震震源区的西南部,距  相似文献   
15.
The relative amplitude method is only made viable ①because the path differenees between the compared phases for shallow earthquakes are small enough not to introduce signifieant differential amplitude effeet (notably through anelastie attenuation) on short period seismograms——which must necessarily be used to obtain time-seperation of the phases.  相似文献   
16.
17.
综合汇编了1983年5月26日日本海中部7.7级地震概况,这次地震引起了海啸并造成了严重灾害。本文报道了该震的震源参数、震灾和救灾情况以及该震的成因等。  相似文献   
18.
苏联科学院维尔纳斯基地球化学研究所(莫斯科)的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预报地震的手段。当地壳内的应力增高时,岩石的微裂隙数目会增加,通过微裂隙向大气中逸出气体的量也会增加,从而使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通过在苏联塔吉克共和国的连续观测,已在统计上相当明确地证实了这种地震前兆现象出现的规律。首先是地下水中的氦含量在震前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开始增加,据此可以7—10天的幅度推定地震发生的日期。  相似文献   
19.
20.
据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外国通讯社报道,日本内阁于1979年9月通过了一项旨在对付可能袭击日本中部太平洋沿岸地区大地震的基本计划。该计划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1)发布地震警报时情报的迅速准确传递;(2)疏散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