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291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长江口滨岸湿地无机氮界面交换通量量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年长江口滨岸湿地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季节性交换通量连续实测数据,建立无机氮界面交换通量空间插值模型与量算模型,对无机氮界面交换通量季节性空间分布特征、滨岸湿地不同岸段无机氮季节性界面交换总通量量算等研究。结果表明:修正GIDS插值模型在无机氮界面交换通量空间插值预测过程中精度明显优于IDS方法,而略优于普通Kriging方法;长江口滨岸湿地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交换通量空间分布在不同季节表现出复杂的空间分异特征;利用修正GIDS插值模型对长江口滨岸湿地无机氮交换通量进行空间插值过程中,为提高通量量算模型精度,应采用1.2'×1.2'的空间尺度为最佳;长江口滨岸湿地无机氮界面交换总通量量算表明,长江口滨岸湿地在春季向水体释放无机氮,是水体无机氮的释放源,释放量为1.33×104 t,夏季、秋季和冬季表现为净化水体中无机氮,是水体无机氮的吸收汇,分别净化无机氮量为4.36×104 t、6.81×104 t和2.24×104 t,全年总体表现为净化水体中无机氮,净化量为12.1×104 t;长江口多年水体中无机氮通量多项式拟合分析得出,2002~2004年3年长江口水体中无机氮通量平均值为52.6×104 t,滨岸湿地对长江口水体中无机氮的年均净化率达23.0%。  相似文献   
122.
黑洞X射线暂现源的迷你爆发是一类峰值光度较低、持续时间较短的爆发.由于观测数据较少,其物理机制仍不清楚.利用RXTE (Rossi X-ray Timing Explorer)卫星从2001年1月28日到3月14日的数据,研究了黑洞X射线暂现源XTE J1550–564 2001年迷你爆发的X射线能谱特性.发现在本次迷你爆发中, XTE J1550–564的X射线能谱可以用幂律谱很好地拟合.整个爆发的硬度强度图不是标准的q型,而是一直保持在最右侧.此外,还分析了此次爆发谱指数Γ与未吸收的2–10 keV能段的X射线流量F_(2–10 keV)的相关性,发现Γ-F_(2–10 keV)呈反相关关系,且谱指数Γ∈[1.35, 1.72].上述结果表明2001年这次爆发一直处于低/硬态,它的X射线辐射主要来自于辐射低效的吸积模式,如ADAF(Advection-Dominated Accretion Flow).  相似文献   
123.
南阳市"12121"气象信息自动答询系统自2000年开通以来,经过多次升级改版,以丰富的气象节目,方便、快捷和温馨的服务手段,获得了社会公众与千家万户的信赖,已经成为气象部门为公众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的重要手段和窗口之一.用户只需拨通"12121"后,即可听到本市(县)最新的天气预报,根据提示音用户还可按相应键来选择收听其他丰富多彩的节目.它有别于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刊等传统媒体,最大优点就是具有实时性,预报内容不受时间或篇幅的限制,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更新预报内容,让用户随时收听到最新的天气信息.  相似文献   
124.
125.
纳米及微米级六角片状氢氧化镁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氯化钠为底料,水氯镁石和氢氧化钠为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采用双柱沉淀—水热法制备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的氢氧化镁。研究了进料速度、2N_(Mg)/N_(Na)、物料浓度、水热温度、水热时间等因素对氢氧化镁粒径、形貌、过滤性能的影响。通过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低真空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品的粒度分布、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本研究得到的样品分散性好,粒度分布均匀,形貌为规则的六角片状,粒径为400~600 nm的纳米级氢氧化镁或者1~2μm的微米级氢氧化镁。  相似文献   
126.
中山站-Dome A断面考察是国际横穿南极科学考察计划(ITASE)的核心考察路线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内陆冰盖考察期间,采集了中山站-Dome A断面上约10 km间隔的表层雪样品,通过离子色谱实验分析,得出了断面上含硫化合物(SO_4~(2-)与MSA)的含量。在整个断面上,nssSO_4~(2-)和MSA含量表现出微弱的递减变化趋势,呈现出区域性变化趋势。在内陆高原区域(Dome A区域),nssSO_4~(2-)与MSA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MSA]=0.1158×[nssSO_4~(2-)]–1.1497,r~2=0.75)。MSA/nssSO_4~(2-)比值在断面上的变化范围为0.04—0.47,均值为0.14,比值表现为沿海区域高于内陆区域,与低温条件下MSA/nssSO_4~(2-)比值大相矛盾,原因是由于源区的不同或风场而造成的。通过对断面上含硫化合物的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冰芯SO_4~(2-)与MSA记录研究过去气候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7.
近年来,地层学这一古老的地学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如层序地层学、旋回地层学、生态地层学,以及综合地层学等等。这些地层学的分支学科,虽然都是研究沉积地层的,但它们的学科理论、研究途径、工作方法等都大相径庭。例如生态地层学,就是以古生物群落生态和生物相为基础,由古生态学和生物地层学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由于生态地层学特别强调解释有机界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因而特别为岩相古地理学、沉积地质学的同行所注目。为了较为系统的、有具体研究实例的介绍这一新兴学科,是我们刊出“华南泥盆纪埃姆斯期腕足类、双壳类群落、竹节石生物相及生态地层学”专辑的原因之一。任何自然科学学科的兴起,都有其起步阶段,或者说在其发展初期都有大量急待发展和完善的方面,生态地层学也不会例外。但是,任何学科的兴起都总有其强大生命力,甚至有某种重大的突破,生态地层学当然也不会例外。为了让读者能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这一新兴学科,是我们出此专辑的原因之二。为了把《岩相古地理》办得更活跃一些,我们准备有选择地出一些专辑,集中刊出某一新分支学科或某一专项研究的成果。为此,以此专辑作一尝试,是出此专辑原因之三。对此,望读者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28.
129.
在椭球座标系中对均匀外电流场中的面极化椭球体的电场进行了求解.在解拉普拉斯方程时一般解的系数是椭球座标的函数,因而解答不正确,这表明了面极化体激发极化电场分布和求正确解的复杂性.此解答和均匀外电流场中体极化椭球体的电场解答的明显差别,说明两类电场不具有相似性.因此,用面极化模拟解释通常为体极化的实际地质体的激发极化异常显然是不适用的.物理模拟证实了这一理论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0.
西藏柯月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柯月锌多金属矿床是北喜马拉雅锑金多金属成矿带上新发现的重要矿床。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于近南北向张扭性断裂中,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辉锑矿、脆硫锑铅矿、硫锑铅矿、黄铁矿、毒砂、黄铜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铁锰碳酸盐、方解石等。矿石组构以热液充填交代成因为主。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表明,包裹体以液体包裹体为主,还有少量纯气体和纯液体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H2O-Na Cl体系。流体中气液成分以H2O为主,液相中局部含有少量的HCO-3、CO2-3和CO2,气相中局部有少量CO2、CH4、N2。根据含矿石英脉中绢云母40Ar-39Ar定年,准确限定柯月矿床成矿热液活动的时限为21.3 Ma。矿床地质特征表明,柯月为中低温热液脉状锌多金属矿床,是后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