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264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在应用LiDAR点云数据生产DEM过程中,由于滤波算法的局限性和人工编辑误操作,点云分类过程中会产生影响DEM精度的异常地面点.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ython语言的点云分类异常地面点自动探测的方法,通过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大规模DEM生产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2.
介绍了基于ArcGIS平台的影像镶嵌数据集,并利用其对多源影像进行标准分幅裁剪,对于多源影像标准分幅裁剪处理存在的数据量大、色彩过渡难、接边难、人工干预多等问题,提出了较好的解决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3.
本文以L波段的ALOS PALSAR-2数据为基础,采用长时间序列InSAR技术对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的青藏高原区域进行动态监测,结合偏移量追踪法获取部分冰川在尼泊尔地震前后分别在距离向、方位向和水平方向的冰川流速分布结果。结果表明:在监测时段内,研究区普遍存在沉降现象,仅在个别年份出现小幅度的抬升,研究区最大年平均形变速率可达-203.1 mm/a,认为此次地震对研究区的时序观测结果的波动有特殊影响;在研究时期内部分冰川流速在地震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幅度增加,最大速度可达2.645 m/d,认为地震是导致冰川流速急剧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4.
文章从粤北诸广南部岩体内棉花坑、东坑等典型富铀矿床成矿期黄铁矿Pb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着手,对富铀矿成矿流体性质及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期黄铁矿206 Pb/204 Pb为20.02~60.88,207Pb/204Pb为15.80~17.70,显示成矿流体具有放射性成因铅富集的特点,成矿物质来源于富铀岩体;同时,黄铁矿中异常富集U、Pb等元素,∑REE含量低,富集HREE及部分LREE,亏损La、Nd;高场强及过渡族元素变化较大,Zr/Hf、Nb/Ta、Y/Ho、Hf/Sm等比值显示两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不同性质,且均受到不同来源热液体系的混染。  相似文献   
165.
对永泰旗山滑坡进行应急调查、详细勘查和施工验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滑坡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该滑坡受向斜构造和平移右旋断层的控制,位于三面临空的突出山嘴,小区建设过程中对山嘴的开挖,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强降雨导致斜坡变形,产生滑坡。  相似文献   
166.
以北江飞来峡水库上游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网格分辨率为0.25°×0.25°的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水文模型,应用CMIP5多模式输出的降尺度结果与VIC模型耦合,对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未来时期(2020-2050年)飞来峡水库的入库洪水进行预估,并根据IPCC第5次评估报告处理和表达不确定性的方法来描述预估结论的可信度。结果表明,2020-2050年飞来峡水库年最大洪峰流量和年最大7日、15日洪量在RCP2.6情景下"大约可能"呈增加趋势,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较为可能"呈增加趋势,水库防洪安全风险增大。与历史时期(1970-2000年)相比,未来水库极端入库洪水增加的可能性从大到小依次为RCP4.5、RCP2.6和RCP8.5情景,其中设计洪水100年、50年和2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在3种排放情景下均呈上升趋势,100年、50年和20年一遇的最大7日、15日洪量在RCP4.5情景下以上升为主,而在RCP2.6和RCP8.5情景下则主要呈减少态势。  相似文献   
167.
利用1957—2019年山西省27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使用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暴雨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自然灾害理论使用决策分析法(AHP)进行暴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从时间尺度上看,山西省暴雨发生时间呈现周期性和季节性;暴雨年际变化存在4 a、9 a、14~15 a和27~28 a 4个时间尺度震荡,且震荡周期在缩短,暴雨发生的频次呈增加趋势;暴雨季节分配不均匀,多集中在夏季且形成暴雨灾害的几率较大,每年6—8月期间累积暴雨日数占全年比重高达85.23%,其中7月占比最大,达到45.18%。(2)从空间尺度上看,暴雨多发生在山西省中南部和海拔较高的山区,整体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规律,地区差异明显;以恒山为界,以南区域强降水发生的概率以及暴雨量普遍要高于北部区域,其中垣曲、五台山、阳城年平均暴雨量在65 mm以上,累积暴雨日数超过60 d。(3)通过对山西省暴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发现山西省暴雨灾害综合风险等级空间上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趋势,运城盆地东北部属于高风险区,而山西省东北、西北地区则属于低风险区,其余大部分地区属于中风险区和次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168.
在复杂地形条件下,SAR影像几何失真大,辐射畸变突出,透视收缩、叠掩和阴影等现象严重,制约SAR测图的应用.为此,提出一套基于多方向多源SAR数据融合方法与技术流程,利用不同侧视方向、不同分辨率、多极化的SAR影像数据,融合制作信息量丰富,能够满足应用要求的SAR假彩色正射影像.采用横断山脉区域3 m分辨率的Terra...  相似文献   
169.
为了研究WP3103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能承受多大的雷电电磁干扰及外壳的屏蔽效能,用浸入法对自动气象站采集器进行了开放性瞬态磁场试验,通过试验的结果发现,WP3103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具有良好的抗雷电电磁干扰能力,采集器箱体的门在打开以及磁力线横向、纵向穿过采集器的情况下,出现异常的磁场最低阈值为1 600 A/m;相比...  相似文献   
170.
热水岩体位于贵东岩体中部南侧,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62.8±5.8 Ma(MSWD=4.2),属于燕山早期岩浆活动产物。该岩体具有富硅(SiO2平均为76.32%)、富铝(A/CNK值平均为1.14)、钾大于钠(K2O/Na2O值平均为1.32)和高的P2O5含量(平均为0.41%);大离子元素富集,Ba、Sr、Ti、Nb、Ta亏损,具有高的Rb/Sr(平均为28.5)和Rb/Nb值(平均为19.8);轻、重稀土之间分馏不明显,配分模式呈水平型,Eu亏损明显(δEu值平均为0.14);εNd(t)值低(平均为-10.2),Nd模式年龄古老(平均为1777 Ma);岩浆源区物质由泥质岩组成。这些特征表明,热水岩体属于典型的S型或壳源型花岗岩。热水岩体可能是在燕山早期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先存的东西向大东山-贵东断裂带重新复活的构造背景下,由古—中元古代泥质变质岩低程度部分熔融的方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