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针对煤矿井下大范围超前探测煤层瓦斯含量的实际需求,提出了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含量测试密闭取心方法,设计并试制了适合于煤矿井下长钻孔煤层瓦斯含量精准测试的"三筒单动、球阀密闭"的密闭取心装置,装置外径89 mm,采取煤心直径可达38 mm;密闭能力达到11 MPa以上,满足于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含量测定密闭取样要求。井下工程试验结果显示,该装置的煤层密闭取心取样深度达到360.5 m,5组密闭取心法测得的煤层瓦斯含量为常规取心法测值的1.26~3.07倍,平均2.25倍。该技术将为我国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含量大范围精准探测、区域瓦斯治理及效果检测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3.
我国华北北部新近纪喷发的汉诺坝玄武岩,岩层出露比较完整,普遍含有超镁铁岩包体和各种高压巨晶。大麻坪代黄沟剖面出露较好,主要岩性为玄武岩,从上到下可分为上三、二、一层和底层。岩相学观察显示这些玄武岩含有1%~5%的捕虏晶且斑晶数量很少。橄榄岩包体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轻稀土略微亏损,轻重稀土无分馏,显示这是只经过少量部分熔融后的原始地幔包体。通过对代黄沟碱性玄武岩中橄榄石、辉石和斜长石等斑晶或捕虏晶的矿物学分析,得出它们的成分变化是玄武岩混合了分解的地幔橄榄岩快速上升造成的。玄武岩的主量元素与二辉橄榄岩相平衡的原生熔体相比,Mg#(52.0~62.7)以及CaO(7.3%~8.5%)、Ni((82~192)×10-6)和Cr((65~192)×10-6)含量都较低。玄武岩的稀土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δEu=1.01~1.05,δCe=0.95~1.02,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及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玄武岩痕量元素Ba/Rb和Rb/Sr的比值显示源区可能遭受过流体的交代作用。同时,痕量元素显示这一系列玄武岩主要受到部分熔融的控制,大量的结晶分异并未发生,且源区残留石榴子石。分析认为玄武岩岩浆应该是原生岩浆,而不是演化岩浆,影响整个岩浆的形成的过程可能是部分熔融而不是分离结晶。基于目前已发表的实验岩石学结果和理论分析认为汉诺坝玄武岩与辉石岩类相平衡,源区主要矿物相为单斜辉石和石榴子石,可能存在少量的橄榄石。  相似文献   
94.
在对称单体雹云中,冰雹形成前对流云进行了长时间的发展,一般为20~40分钟.取决于大气热动力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可形成强的上升气流,含水量增大.粒子凝结增长。我们将此过程称作”雹胜生长环境条件的形成阶段”,当雹股形成并开始重力碰冻增长时,出现对流单体的初上台雷达回波,其反射率(15~20dbz)。这时上述阶段将结束。在成熟不对称雹大中,这一阶段在主体引导云中出现,引导云的初始回波与主体云悬挂回波前沿相汇。统计分析表明,在新单体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液态或固态降水,取决于初要台回波的高度,当初始回波出现在一SC…  相似文献   
95.
中国天山高山冰缘环境中的寒冻风化剥蚀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耕年  熊黑钢 《冰川冻土》1992,14(4):332-341
  相似文献   
96.
97.
湘中下石炭统粘土矿物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中部下石炭统是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夹碎屑岩含煤岩系的沉积,根据粘土矿物在下石岩统剖面分布规律,结合各组段岩性岩相特征,可推断出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其环境分布,从滨岸碎屑沉积到滨外泥质陆棚、滨外浅水碳酸盐陆棚,到深水碳酸盐陆棚和浅海盆地,即从滨岸向盆地方向,高岭石含量急剧减少,伊利石逐渐增加,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和绿泥石则先是增加,然后又趋于减少,其最高含量分别在浅水碳酸盐陆棚和滨外泥质陆棚。测水组含煤岩系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伊利石次之,并有一定量的绿泥石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它们在垂向上的变化反映了沉积环境水介质酸碱度和盐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8.
本文是有关卡累利亚北部科里地区铀矿普查工作中所作的氡气测量的初步报告。采用很简单的仪器和活性碳法进行测量。发现了大量的氡异常,其强度范围在3-3000×1O~(-10)居里/升之间。本文讲论了土壤气体中氡源的性质,并介绍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氡异常的实例。确定了两种情况下的氡异常与铀矿化之间的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99.
翡翠热的兴起引起了市场对翡翠需求量的急剧增加,加速引发了对翡翠新品种的开发与研究。翡翠新品种之一——绿辉石玉(即黑色翡翠)与传统意义上的翡翠在光学性质、结构、成分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有观点认为不应称其为翡翠。通过对黑色翡翠样品进行的一般宝石学特征观察、薄片鉴定、红外光谱分析、粉晶X射线分析、X荧光光谱分析,确认其宝石学特征和矿物学特征与翡翠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0.
滇中砂岩铜矿成矿作用和成矿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可清  熊鹏飞 《地球科学》1995,20(2):199-202
分析了滇中砂岩铜矿的成矿作用过程,砂岩铜矿的形成经历了沉积作用期、成岩作用期和后生作用期,矿床形成后又经历了构造改造期及表生改造期,其中成岩作用期是主要的成矿时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类型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