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393篇
海洋学   160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农村社会发展状况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息息相关,提高农村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对农村社会发展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作用。以湖南省各地级市州农村为研究对象,从敏感性和恢复力两个维度建立社会脆弱性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函数法测算敏感性、恢复力和脆弱性指数,分析2018年湖南省农村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结果表明,湖南省农村社会脆弱性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呈现“东低西高”的分布格局;多数地区的农村社会脆弱性处于低位水平,地区分异显著,具有两极分化分布特点,张家界地区最高,长沙和衡阳地区最低。在中低社会脆弱性的农村,恢复力指数对社会脆弱性贡献最大,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水平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水平。在高社会脆弱性的农村,敏感性指数对社会脆弱性贡献度最大。  相似文献   
92.
湖南省土地管理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日趋科学完善的发展过程,目前,全省土地使用制度基本实现了两个转变,但依然存在着土地资产国有意识不浓、观念转变不彻底、有偿使用率偏低、竞争机制不完善、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使用效率低等诸多问题.为此,应采取根据地理环境特点划分土地利用功能区、合理配置土地、加大土地有偿使用力度、建立灵活多样的耕地保障体系等举措,为工业化提供经济支持,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3.
本文是笔者在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地理系和威斯康星大学地理系学习进修期间完成的。文章分两部分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和智能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特性,同时着重指出了地理信息系统目前的应用水平和范围,以及智能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使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4.
95.
禹县位于河南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属黄淮海地区的一部分。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海拔1151米,地貌的基本特点是“山环丘绕,颍川百里”。全县土地面积149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低山、丘陵)面积占29%,主要分布在境内的西部和北部。因而合理利用山区,不仅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保持黄淮海平原的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发展生产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基于共生理论的河南省城乡统筹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和乡村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2个共生单元,既存在相互依赖与合作,又存在相互冲突与竞争。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出发,选择城乡之间共生界面、共生关联度和共生协调作为城乡统筹的一级指标并细分为22个二级指标,对河南省18个地市城乡统筹情况进行了客观综合的评价,并对其统筹水平进行5个等级的划分,揭示了河南省城乡统筹空间分布上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最后,从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区域基础设施、资源条件以及政策导向等方面探讨了河南省城乡统筹水平差异的原因,旨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三化"协调战略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
分析辽宁省沈阳大连的核心作用,将辽宁省城市分为核心城市组(沈阳、大连)和外围城市组(其他城市);再以人口、GDP和人均GDP为基本指标,利用Theil指数计算组内差异、组间差异和总体差异,利用KZ指数模型计算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分化。结果表明沈阳大连与其他城市的分化总体上加大;分化具有波动性特征,分化在地域空间上也体现为辽中南城市群被以沈阳为核心的辽中城市群和以大连为核心的辽南城市群取而代之,其他地区城市聚集不明显;沈阳大连与辽宁省其他城市的分化是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化机制主要有地理位置的先导机制、区域发展战略的催化机制和政府规划的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98.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及我国160站降水资料,分析了2009年秋季东亚中、低纬环流特征和水汽输送特征及其对西南干旱的影响。同时讨论了秋季不同ENSO状态下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差异,并与2009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孟加拉湾(简称孟湾)和南海之间环流形势在2009年秋季发生不对称变化,造成两地上空气压梯度减小,孟湾和南海上空分别出现一个反气旋式和气旋式距平环流中心,我国西南至中南半岛处于两距平环流中心之间偏北距平风控制之下,使得进入我国的西南气流异常减弱。水汽输送随之出现变化,南海南部季风低压水汽环流圈异常偏强,孟湾和南海水汽主体经中南半岛重回南海而未进入我国,最终造成我国西南降水异常偏少,出现干旱。这段时间内,西南地区上空出现异常下沉运动,对流活动受到抑制,加剧了干旱程度。在El Ni o年,我国西南及江南地区秋季水汽通量比La Ni a年明显增大,西北及华北则减少。2009年秋季我国的降水分布及南海一带水汽输送特征与普通El Ni o年特征不符,甚至出现相反状态,经对2009年秋季东亚El Ni o影响特征作简单模拟还原和分析,认为上述差异可能与El Ni o反气旋环流影响位置偏北有关。  相似文献   
99.
在全野外数字化测图中,高程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地形图产品的质量,文章针对利用全站仪进行全野外数字化测图工作中,高程数据容易出错的几个环节,提出对高程数据出错的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滇中雨季早晚对前期热带环流异常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云南省中部玉溪站1971—2007年逐年雨季开始期资料和同期1—5月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气压场、高度场及风场资料,用相关分析、诊断分析和EOF等方法研究了滇中雨季开始期对冬、春季热带环流异常变化的响应关系,并利用太平洋东部副热带高压及大西洋亚速尔高压的平均气压与印尼和孟加拉湾地区的平均气压之差,定义了滇中雨季预测指数(MYRSPI)。结果表明:滇中雨季开始期对前期热带环流的异常变化会产生较强响应,当冬、春季热带高度场异常升高(降低)和MYRSPI为负(正)距平时,初夏5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弱)、偏西(偏东),滇中雨季偏晚(偏早)。统计表明,MYRSPI对滇中雨季早晚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可在实际业务中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