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535篇
测绘学   235篇
大气科学   451篇
地球物理   399篇
地质学   961篇
海洋学   279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25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7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手机基站定位(Cell-ID)的地图匹配方法,基本思想是先采用线性加权方法提高Cell-ID定位的精度,然后利用定位过程中的历史信息,综合考虑距离、角度等因素来完成地图匹配。实验结果表明在基站分布比较密集的城市区域,该匹配方法能够适用于手机基站定位,满足精度要求比较低的位置服务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格尔木基准地震台重力观测资料,检测到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9.0级特大地震激发0S0 ~0S40之间的球型自由振荡,其中有0S0、0S13、0S22、0S26、0S30共5个振型的观测频率值与理论频率值偏差近似为0.同时发现0S2、0S3振型有明显的谱线分裂现象,但是0S32、0S37振型未与周围噪音区分开,观测效果不明显.整体平均偏差约为0.10%,观测频率值与理论频率值有很好的相符,这不但说明了PREM模型理论的正确性,也说明了格尔木基准地震台重力资料质量的优良,研究结果对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93.
区域地层为较稳定的沉积岩层,中二叠系梁山组含铝岩系广泛分布于区域上向斜构造内,为铝土矿的找矿奠定了物质基础.区内车盘向斜构造控制着铝土矿的分布,使探矿工作成为可能.由于铝土矿无明显的磁性、密度差异等物性特征,铝土矿的地球物理勘探仍然是盲区,单一的地球物理方法难以提取出其异常特征.本文阐述了综合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和直流电测深(DC)两种物探方法在沉积岩中查找铝土矿,并获得良好的效果.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可以提供大尺度的岩性分布特征.直流电测深能准确的划分出地下介质层位的电阻率分布,且对细小异常的分辨能力强.据地质资料推测,目标矿层铝土矿位于石灰岩与砂泥岩分界面中.AMT能划分出分界面,但难以识别覆存其中的目标矿体,利用DC可查出该异常.结合钻孔资料可以验证异常,同时对比进行物探数据的处理和解释,这样的组合勘探方法对于深部找矿及后期的开发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4.
报道了扬子克拉通峡东地区新元古代至寒武纪含碳黑色泥质岩的Re-Os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特征, 并对地层沉积环境的演化性质及其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 (1)峡东地区新元古代晚期-寒武纪早期细粒碎屑沉积岩Os同位素初始比值呈规律变化, 且具高Os同位素初始比值的层位与前人研究中发现的C同位素负漂移地层相对应; (2)南沱组冰碛岩具高放射成因Os同位素组成特征, 而其上覆盖帽碳酸盐岩为低放射成因Os同位素比值, 向上地层Os同位素初始比值表现为局部波动、总体增高的演化趋势; (3)微量元素U/Th比值与δU值指示莲沱组砂岩与南沱组冰碛岩具氧化环境的特征, 而陡山沱组、灯影组以及水井沱组底部黑色泥质岩则形成于相对还原环境; (4)Y/Ho比值和δCe值的负相关性特征指示部分地层沉积过程中有海底热液物质参与, 应为导致剖面上部分层位出现低放射性成因Os同位素组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Os同位素比值和深海的脉冲式演化以及古生物群的产出之间很好的对应关系为探讨大陆风化与大气和海洋中氧气含量增加的联系提供了新的地球化学证据.南沱组冰碛岩Os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特征暗示其并非形成于完全冰封的地球表面环境, 而是存在较强的大陆岩石风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以广东省东莞站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及作为对比的粤西遂溪站为代表的海边地区降水样品的化学成分与闪电活动间的关系,以及分析了珠三角地区污染源对降水化学成分的影响,通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在珠三角地区,除了臭氧不明显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没有进入降水中)与闪电发生的次数都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另外,还发现闪电降水具有十分明显的化学特征地区性差异,即相对其它地区,浓度较高的化学成分其闪电降水的化学浓度都要明显高于非闪电降水,而浓度较低的化学成分其闪电降水的化学浓度都低于非闪电降水,这进一步证明了pH值与雷电活动的关系并非主要由湿清除过程引起,而是与雷电活动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同时,通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闪电活动与降水中某些离子浓度、降水的电导率及pH值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总的来说,闪电活动与当地的典型化学成分浓度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例如闪电活动在海边地区与海盐性离子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珠三角地区与主要由工业化和城市化环境所引起的各种离子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6.
用微型蒸渗仪测验根灌节水潜力的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项研究在中国西北塔里木河下游兵团农垦区红枣生态经济林进行,用微型蒸渗仪(MLS)测定了根灌与滴灌条件下的田间土壤蒸发。通过试验研究,初步提出了可用于西北干旱区测定滴灌与根灌土壤蒸发的MLS的最佳长度,同时探索了根灌与滴灌的土壤蒸发规律,对根灌的节水空间进行了分析。根灌与地表滴灌的土壤蒸发对比试验表明,同等气象、灌溉条件下,根灌土壤蒸发损失约为地表滴灌的一半;而根灌与滴灌带的土壤蒸发对比试验则表明,同等气象、灌溉条件下,滴灌带土壤蒸发损失量比流速较大的根灌平均高12%左右。本项研究为根灌技术在干旱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7.
Vulnerability indicators of sea water intrus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n this paper, simple indicators of the propensity for sea water intrusion (SWI) to occur (referred to as "SWI vulnerability indicators") are devised.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an existing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steady-state position of a sharp fresh water-salt water interface.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the wedge toe location and sea water volume, are used in quantifying SWI in both confined and unconfined aquifers. Rates-of-change (partial derivatives of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n the wedge toe or sea water volume are used to quantify the aquifer vulnerability to various stress situations, including (1) sea-level rise; (2) change in recharge (e.g., due to climate change); and (3) change in seaward discharge. A selection of coastal aquifer cases is used to apply the SWI vulnerability indicators, and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produces interpretations of SWI vulnerability that are broadly consistent with mor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s. Several inferences regarding SWI vulnerability arise from the analysis, including: (1) sea-level rise impacts are more extensive in aquifers with head-controlled rather than flux-controlled inland boundaries, whereas the opposite is true for recharge change impacts; (2) sea-level rise does not induce SWI in constant-discharge confined aquifers; (3) SWI vulnerability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causal factor, and therefore vulnerability composites are needed that differentiate vulnerability to such threats as sea-level rise, climate change, and changes in seaward groundwater discharge. We contend that the approach is an improvement over existing methods for characterizing SWI vulnerability, because the method has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and yet calculations are simple, although the coastal aquifer conceptualization is highly idealized.  相似文献   
998.
Transport of ballast water is one major factor in the transmission of aquatic organisms, including pathogenic bacteria. The IMO-guidelines of the Convention for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Ships' Ballast Water and Sediments, states that ships are to discharge <1 CFU per 100 ml ballast water of toxigenic Vibrio cholerae, emphasizing the need to establish test methods. To our knowledge, there are no methods sensitive and rapid enough available for cholera surveillance of ballast water. In this study real-time PCR and NASBA methods have been evaluated to specifically detect 1 CFU/100ml of V. cholerae in ballast water. Ballast water samples spiked with V. cholerae cells were filtered and enriched in alkaline peptone water before PCR or NASBA detection. The entire method, including sample preparation and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in 7 h,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used for analysis of ballast water for inspection and enforcement control.  相似文献   
999.
江苏省科技人才区域差异演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表征科技人才,采用变异系数、标准差及泰尔指数来分析1996~2008年江苏省科技人才数量区域差异演变,并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来对科技人才数量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996~2008年江苏省科技人才总数在不断增加,但是其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明显拉大的趋势,科技人才在一些地区更为集中。江苏省科技人才数量区域差异主要由地带间差异造成,地带间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度自1996年以来一直在70%以上,尤其2000年后其更是达到83%以上;地带间差异以1998年为界呈先减小后迅速上升的趋势;苏北地带内差异最大,而苏中最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影响科技人才数量差异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政策对科技人才数量变动具有迅速而显著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及国际互联网用户数对科技人才数量差异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而职工平均工资对解释科技人才数量区域差异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000.
现阶段的动力气候模式尚不能满足东亚区域气候预测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将动力模式中具有较高预测技巧的大尺度环流信息应用到降水等气象要素的统计预测模型当中,以改善后者预测效果。本文中所介绍的组合统计降尺度模型,可将动力气候模式预测的大尺度环流变量和前期观测的外强迫信号作为预测因子来预测中国夏季降水异常。交叉检验结果显示,组合统计降尺度预测模型的距平相关系数较原始模式结果有较大提高。在实时夏季降水预测中,2013~2018年平均的预测技巧相对较高,趋势异常综合检验(PS)评分平均为71.5分,特别是2015~2018年平均的PS评分预测技巧达到72.7分,总体上高于业务模式原始预测和业务发布预测的技巧。该组合统计降尺度模型预测性能稳定,为我国季节预测业务提供了一种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