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2篇
  免费   2456篇
  国内免费   1703篇
测绘学   811篇
大气科学   1303篇
地球物理   3357篇
地质学   4601篇
海洋学   1047篇
天文学   708篇
综合类   523篇
自然地理   102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519篇
  2018年   510篇
  2017年   574篇
  2016年   653篇
  2015年   679篇
  2014年   779篇
  2013年   837篇
  2012年   738篇
  2011年   706篇
  2010年   670篇
  2009年   595篇
  2008年   608篇
  2007年   520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425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71.
Contradictory results are reported for the behaviour of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QACs) in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STPs). QACs may sorb onto activated sludge. Only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with respect to effects of QACs against bacteria in STPs. Only 5 to 15 % of bacteria present in sewage sludge can be detected by means of culture dependent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The shift of the bacterial populations due to effects of test compounds have not been studied up to now with culture independent methods.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s shift was studied in situ using culture independent chemotaxonomy profiling ubiquinones and polyamines. Additionally, toxic effects of QACs against bacteria present in the test vessels of the Zahn‐Wellens test (OECD 302 B) were assessed with a toxicity control in the test. The ubiquinone profiles representing changes in Gram‐negative populations mainly showed that the activated sludge was affected only in test vessels containing benzalkonium chloride. According to chemotaxonomy Acinetobacter or/and some members of Pseudomonas spp. have been selected by benzalkonium chloride after some adaptation period (8 to 12 days).  相似文献   
172.
In the Négron River catchment area (162 km2), surface‐sediment stores are composed of periglacial calcareous ‘grèze’ (5 × 106 t) and loess (21 × 106 t), and Holocene alluvium (12·6 × 106 t), peat (0·6 × 106 t) and colluvium (18·5 × 106 t). Seventy‐five per cent of the Holocene sediments is stored along the thalwegs. Present net sediment yield, calculated from solid discharge at the Négron outlet, is low (0·6 t km?2 a?1) due to the dominance of carbonate rocks in the catchment. Mean sediment yield during the Holocene period is 7·0 t km?2 a?1 from alluvium stores and 7·6 t km?2 a?1 from colluvium stores. Thus, the gross sediment yield during the Holocene period is about 18·7 t km?2 a?1 and the sediment delivery ratio 3 per cent. The yield considerably varies from one sub‐basin to another (3·9 to 24·5 t km?2 a?1) according to lithology: about 25 per cent and 50 per cent of initial stores of periglacial grèze and loess respectively were reworked during the Holocene period. Sediment yield has increased by a factor of 6 in the last 1000 years,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very high rate of sediment storage on the slope during that period (88 per cent of the yield) can be accounted for by the formation of cultivation steps (‘rideaux’). 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current destruction of these steps will result in a sediment wave reaching the valley floors in the coming decades. Subboreal and Subatlantic sediments and pollen assemblages in the Taligny marsh, where one‐third of the alluvium is stored, show the predominant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y during these periods in the Négron catchment.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3.
标定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地震反射体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 (江苏省东海县南部 )进行了系统的地球物理调查 ,包括二维地震测网和专门的地震剖面 ,大地电磁法和位场方法等 .地震调查表明 ,在超高压变质岩出露区上地壳充满了反射体 ,包括倾斜反射体与上拱的反射弧 .本文介绍大陆科学钻探先行研究中地震调查的成果 .根据大陆科学钻探预先导孔的岩芯和测井资料、井旁VSP和数值模拟结果证实 ,高波速的榴辉岩体、破碎断裂带和大型韧性剪切带都可引起倾斜的地震反射 ,而上拱的弧形反射体则是由近似直立的榴辉岩体和其中的破碎带的综合反映 .由于地壳深部广泛分布着经受变质的岩石 ,上述研究结果对标定地壳中的反射地震信号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4.
云南丽江地区断裂构造岩岩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丽江地区构造岩岩组动力学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中更新世末构造主压应力保持在北西至北西西方向变化;晚更新世中期之后构造主压应力方向则以北北东至北东方向为主变化,并有逐渐向近南北向转化的特点。因此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在中更新世末曾有过左旋压扭活动为主的历史,兼有左旋、右旋的活动过程,1996年2月3日丽江M7.0地震的破裂过程继承了晚更新世后期断裂的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175.
提出依据开挖剖面中的楔形体在受到断层作用时其厚度的变化量求解断层水平位移的方法。分析表明断层水平位移量S与楔形体在断层两侧厚度变化量Δh满足关系式S=Δh/ρsinβ。式中ρ为楔形体在断层走向上的尖灭系数,β为断层的倾角,该关系式不仅能满足纯走滑运动的断层,而且也满足一般斜滑断层,同时提出了在剖面上判断断层水平运动性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6.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濒海湿地景观变化及其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张明祥  董瑜 《地理科学》2002,22(1):119-122
从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看,濒海湿地景观变化及其管理对策研究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以辽宁双台河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1994和1997年两期TM数据进行GIS数据处理,通过各种类型的湿地景观在该时段的面积变化得到保护区濒海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在变化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保护区管理对策,以便更好地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7.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模式与政策导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李国平  卢明华 《地理科学》2002,22(3):263-269
结合世界城市同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以及区域基础这间的关系,世界城市结构演化及其成长过程等的一般规律,在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经济模式与空间结构模式。加大开放程度,推进产业价值链分工,提高高级生产者服务以及高科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总部与研发机构,增强对全球经济资源的配置能力,为基本经济模式;而在首都圈与环渤海地区形成合理的空间分工,以及改北京单中心结构为近、远程多中心圈域型结构,为基础空间结构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六大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78.
文章以广东省新兴县为例,从凉果资源分布与加工能力的匹配关系角度对华南地区凉果资源的分布,凉果加工业的分布与布局,凉果市场分布与竞争力,凉果加工业与资源的匹配关系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华南地区凉果加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9.
路南石林形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在高  杨明德  梁虹  彭建  程星 《山地学报》2002,20(5):519-525
从流域地貌结构的角度,分析了路南石林形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根据对石林形态测量的数据,借助于SPSS软件,运用多元统计学的方法,对石林形态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了石林形态大小的内在本质规律-石林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符合P-Ⅲ型曲线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80.
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湿地以其独具特色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湿地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湿地旅游这一概念,分析了湿地旅游发展与湿地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针对湿地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等特点对湿地的旅游价值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