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446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181篇
地球物理   728篇
地质学   673篇
海洋学   255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7篇
  1964年   14篇
  1944年   8篇
  1943年   8篇
  1942年   9篇
  1937年   14篇
  1935年   9篇
  1934年   10篇
  192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993.
本文总结了中大西洋洋脊裂谷沉积和水的地化研究结果,在外来烃的作用下,烃气的形成过程异常活跃,氢的浓度也很高。不饱和烃气的最低浓度是7-10%,裂谷沉积中有机物和深层流体紧密接触是形成烃气有利条件,因为流体本身就有象氢那样重要的还原剂。  相似文献   
994.
我们把弹性波波动方程传播时间和波形反演(弹性波WTW)方法用于麦克尔罗伊(Mc Elroy)跨孔资料反演。这些资料的特点是其具有184ft长的井偏和多距和宽频带震源子波(250-2000Hz)。数据试验表明要获得较好的波形反演必须进行下列处理:上行波和下行波的f-k滤波;PP和SS反射波的f-k扇形滤波提取;上行和下行反射波的振幅均衡。为了减少资料的复杂性,我们采用了分离后再进行处理方法,即提取P  相似文献   
995.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调控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徐勇  Roy C.Sidle 《地理学报》2001,56(6):657-666
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和概括了1966-2000年期间燕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过程及其基本特征:解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成因;总结了1997年以来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控的主要特点;评价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控后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其可持续发展性。籍此希望揭示出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调控所具有的一些共性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996.
从反演参数选择方式和构造意义方面分析和计算了发生在秘鲁消减带上1974年10月3日M_W8.0地震及同年11月9日的最大余震(M_S7.1)在时空上的分布。通过反演长周期世界标准地震台网的远场P和SH波取得了破裂历史。我们要说明,对于一个足够复杂的震源,它的滑动幅度、上升时间和破裂时间都随空间变化。如果选用了没考虑这些复杂性的参数,就会得出错误的结果。这种反演方法采用了可以离散的上升时间和破裂时间的断层参数。在地方台站上记录到的定位好的余震,具有和远场确定的震源同样的辐射图象,这有助于约束消减带的几何形状。对于主震,最好是用一个复合断层,由倾角为11°的较浅的断层和倾角为30°较深的断层链接而成。认为最可取的成核深度为11~15km之间。破裂为双侧破裂,具有两个主要滑动集中区,第一个在震中西北60~70km,第二个在震中西南80~100km。对于这些震源区,上升时间在6~18s之间。我们估计的上升时间与破裂穿过主要凹凸体的时间是一致的。11月9日余震的滑动分布落在主震震源附近其破裂图案中一个明显的空区。11月9日事件具有简单的上升时间函数,持续时间为2s。地方台网记录到的余震集中分布在即将发生的11月9日事件的附近,在最大主震源区向下倾斜的位置,主震期间的滑动集中在浅于15km的地方,从震源上倾方向扩展到海沟轴板块边界附近,大量浅部滑动归因于缺乏沉积物显著的沉积楔以及俯冲板块相对年轻的年龄和很高的汇聚速度,这导致了海沟轴附近很好的地震耦合。  相似文献   
997.
华北克拉通中北部变质基底发育大规模的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由于基性岩墙同位素定年技术存在问题,因此一直未获得岩墙群的确切年龄数据。本文利用单颗粒锆石U-Pb化学法,首次获得恒山地区北西向基性岩墙群的U-Pb年龄为1769.1±2.5Ma,并证明它代表基性岩墙群的侵位年龄,这一年龄数据也是华北克拉通大规模分布的未变质基性岩墙群已知的最古老年龄。综合分析同期岩浆活动的同位素年龄记录,本文提出中元古代早期华北的岩浆侵位发生于伸展构造背景下。  相似文献   
998.
A.  Hubert-Ferrari  A.  Barka  E.  Jacques  S.  S.  Nalbant  B.  Meyer  R.  Armijo  P.  Tapponnier  G.  C.  P.  King  万永革 《世界地震译丛》2001,(3)
1999年8月17日,在北安纳托利亚断层上伊斯坦布尔以东100 km的伊兹米特市附近发生了7.4级的破坏性大地震。这个1600 km长的板块边界(Barka,1992,1999)以平均为2~3cm/a的速率滑动(Reilinger,et al,1997;Hubert,1998;hrmijo,et al,1999),历史上为多次破坏性地震的发生地点(Ambraseys,1970;Ambraseys and Finkel,1991)。仅20世纪沿此断层就破裂了900 km的长度(Ambraseys,1970)。利用地震产生的应力变化的模型(King,et al,1994),结合活动断层分布图分析,预测的1999年伊兹米特地震的震中区确实是大地震发生的可能位置(Nalbant,et al,1998;stein,et al,1997)。本文展示证据说明,1999年的地震本身显著改变了先前地震断层相互作用产生的应力分布(Nalbant,et al,1998;stein,et al,1997)。我们的新应力模型考虑了此地区自1700年后发生的震级大于6的所有地震(Ambraseys,et al,1991),以及由GPS数...  相似文献   
999.
大地测量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精密地确定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这就必须建立一个定义明确的大地基准以供大地测量观测和定位计算使用,近来,应用GPS并参照ITRF所建立的一组坐标可作为一个国家的三维地心参考系统。台湾于1997年开始建立并于1998年实现了这种基于全新概念的地心参考系统,利用GPS可有效地建立新的国家参考系统,同时这些分布好的定义明确的GPS点,还有益于方便地进行坐标系统的维护。  相似文献   
1000.
Biolog研究表明,英国阿伯丁市城市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有别于农村土壤,并使微生物对碳源的消耗量增加,消耗速度加快。城市土壤中不仅重金属Cu,Pb,Zn,Ni的含量明显高于农村土壤,而且其化学形态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有效态Pb,Zn,Cu及有机态Ni和Cu是导致城市土壤区分于农村土壤的主要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Biolog的这种变化规律与重金属的上述化学形态密切相关;典型变量分析表明,重金属对城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果的这种损伤具有长期性效应及不可恢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