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2篇
  免费   1735篇
  国内免费   2409篇
测绘学   1239篇
大气科学   1040篇
地球物理   1387篇
地质学   4389篇
海洋学   1205篇
天文学   109篇
综合类   611篇
自然地理   1206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524篇
  2021年   643篇
  2020年   480篇
  2019年   619篇
  2018年   530篇
  2017年   486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516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632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592篇
  2009年   527篇
  2008年   468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建筑物变化检测能够快速获取城镇扩张、违章建筑管控等结果.针对基于单一特征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算法检测结果较为粗糙,变化建筑物边缘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特征信息融合与边缘约束的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引入改进的形态学建筑物指数,通过建筑物的多特征描述与差异特征集融合实现城镇区域建筑物变化信息自动...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以种群生命表为基础,对位于广西珍珠湾内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种群、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种群、秋茄(Kandelia obovata)种群和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种群采用径级法及匀滑技术,编制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死...  相似文献   
993.
广利河口拦门沙发育动态和河口航道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场调查和历史资料,获取了广利河口拦门沙水动力特征、海底地形和底质特征,对拦门沙的动态发育和波浪作用下拦门沙运动状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广利河口的航道选择方案。分析结果认为,广利河槽外航道宜从东偏南向入海。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基于卫星遥感资料和高分辨率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数值模拟结果, 对黑潮延伸体海域典型中尺度涡旋的次中尺度特征进行了探讨。卫星观测和模拟结果显示, 黑潮延伸体涡旋海域伴随着活跃的次中尺度现象。涡旋演变与多尺度能量分析结果表明, 涡旋海域次中尺度动能的强弱与涡旋海域地转流动能有着密切联系, 锋生可能是涡旋边缘次中尺度动能增强的重要机制。次中尺度现象在中尺度涡旋海域具有沿地转流方向的复杂涡丝状结构特征, 意味着涡旋边缘较强的水平浮力梯度和地转流侧向剪切为次中尺度过程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 垂向结构分析表明, 次中尺度过程能引起较大的垂向速度, 最大可达100m·day-1, 该垂向速度可以影响至混合层下200m深度处, 对海洋内部的垂向物质能量交换、海—气相互作用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21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但由于人类复杂的生产活动,大量的垃圾正有意或无意的被投放入海洋环境中,这将导致全球范围内近岸污染,包括生态环境恶化,生物资源锐减等问题。本研究以天津高沙岭、上海南汇嘴和深圳大铲湾三地的海滩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三个海滩垃圾的种类、时空特征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了解中国近海不同海滩的海滩垃圾分布特征,为我国海洋垃圾监测和调查、监督和管理等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结果显示,海滩垃圾不同种类间数量差异较大,三年间垃圾数量大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不同的海滩,垃圾数量和种类都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6.
海岸侵蚀是沿海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海滩养护是当前砂质海岸保护的最佳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回顾了海滩养护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世界范围的海滩养护实践,分析各国海滩养护理念上存在的差异。以研究文献为基础,总结归纳了平面和横向剖面的补砂方式、辅助工程技术和海滩模型预测等方面的海滩养护技术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滩养护的未来发展趋势:①针对复杂海岸的海滩养护应用拓展;②基于沉积物管理的海滩养护修复;③从地貌系统到生态系统全面考虑的海滩养护技术;④全球砂源赤字条件下的海滩保护和修复思路。  相似文献   
997.
苯酚对海洋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威胁,从红树林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对环境具有高适应性的高效芳烃降解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北部湾红树林根际土壤中的苯酚降解菌进行富集培养,经过分离纯化得到30株菌株,筛选得到5株菌株FGYS1、FGYS7、FGYS11、FGYB1和FGYB5,可耐受70 g/L NaCl的高盐环境,最高可降解1 500 mg/L的苯酚。采用形态观察、BOX-PCR菌种多样性分析、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均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菌株FGYS1、FGYS7和FGYS11为同一种假单胞菌,与Pseudomonas extremaustralis 14-3T和Pseudomonas meridiana CMS 38~T的16S rRNA序列相似性分别达到99.71%和99.64%。菌株FGYB1和FGYB5为同一种假单胞菌,分别与Pseudomonas veronii DSM 11331~T和Pseudomonas extremaustralis 14-3~T的16S rRNA序列相似性均达到99.64%。16S rRN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菌株FGYS1、FGYS7、FGYS11、FGYB1和FGYB5在进化上与P. veronii为同一个分支,而与假单胞菌属其他模式菌株的序列进化关系相距较远。菌株FGYS1降解苯酚的适宜温度为25~35℃、适宜pH为4~6、最高耐NaCl含量为60 g/L;菌株FGYB1降解苯酚的适宜温度为25~35℃、适宜pH为4~6、最高耐NaCl含量为100 g/L,两株菌株对pH、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菌株FGYS1和FGYB1还可以同时降解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间苯二酚。本研究分离得到的苯酚降解菌在应对红树林芳烃污染和生态环境修复方面显示了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养阴散结法辅助化疗治疗晚期胃癌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晚期胃癌阴虚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养阴散结方。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瘤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KPS)评分、化疗毒副作用及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指标情况。结果:瘤体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50.00%(15/30),疾病控制率为90.00%(27/30),对照组分别为43.33%(13/30)、86.67%(26/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67%(23/30),对照组为36.67%(1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作用方面,治疗组Ⅲ~Ⅳ级骨髓抑制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CA199、CA125、CA724、CEA、NSE、CYFRA21-1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血清CA199、CA125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散结法辅助化疗治疗晚期胃癌阴虚证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选用山东 123 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 2007—2019 年地面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短时强降水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其间共有 695 个短时强降水日、3 337 个短时强降水时次和 6 257 个短时强降水样本,基于排序法确定山东省极端短时强降水间值为 71.2 mm • h-1,鲁东南地区间值最高,鲁中地区间值最低。2)各站年均发生 3.9 次短时强降水天气,鲁东南地区短时强降水和极端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最多,半岛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最少,鲁西南地区极端短时强降水发生最少。3)短时强降水集中出现在 6 月中旬至 8 月下旬,又以 8 月上旬最多。4)日变化显著,呈现典型 “双峰” 特征,主要集中在午后至傍晚,其次是后半夜;6 月中旬至 8 月下旬傍晚和后半夜发生短时强降水的可能性大,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00.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relating to hydrological regulations of chemical weathering processes and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 behaviours, high-frequency sampling campaigns and associated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in the Yu River, South China. Hydrological variability modifies the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of dissolved solutes, so major ions display different behaviours in response to discharge change. Most ions become diluted with increasing discharge because of the shortened reactive time between rock and water under high-flow conditions. Carbonate weathering is the main source of major ions, which shows strong chemostatic behaviour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discharge. Ions from silicate weathering exhibit a significant dilution effect relative to the carbonate-sourced ions. Under high temperatures, the increased soil CO2 influx from the mineralisation of organic material shifts the negative carbon isotope ratios of DIC (δ13CDIC) during the high-flow season. The δ13CDIC values show a higher sensitivity than DIC contents in response to various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Results from a modified isotope-mixing model (IsoSource) demonstrate that biological carbon is a dominant source of DIC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emporal carbon dynamics. Furthermore, 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s into chemical weathering processes and carbon dynamics, highlighting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hydrological variability to aid understanding of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