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篇
  免费   429篇
  国内免费   488篇
测绘学   255篇
大气科学   181篇
地球物理   403篇
地质学   945篇
海洋学   289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139篇
自然地理   25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3篇
  1933年   3篇
  1926年   2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程鹏  常祎  刘琴  王研峰  李宝梓  陈祺  罗汉 《大气科学》2021,45(6):1232-1248
祁连山是青藏高原东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但针对该地区的云和降水过程研究很少。本文利用祁连山地区11个Parsivel2雨滴谱仪的观测数据,研究了祁连山地区春季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的雨滴谱分布及地形影响特征。此次降水过程主要受短波槽影响,降水时空差异较大。雨滴谱观测数据表明,此次降水过程的雨滴等效直径(Dm)较小,雨滴谱数浓度(NT)与Dm随海拔高度升高分别呈增加和减小的趋势,低海拔站点logNw(Nw为雨滴谱截断参数)和Dm分布有着明显的层状云降水特征,而整个祁连山地区在同样Dm下有着更低的Nw。低海拔站点由于碰并和小雨滴的蒸发,有着更少的小雨滴(<1 mm)和更多的大雨滴,而高海拔站点由于距离云底较近或位于云内,云滴尺度小且浓度大,Dm随R(R为降水强度)增大变化趋势不明显。M-P分布和Gamma分布在低海拔站点的拟合效果要优于高海拔站点,相较于Gamma分布,M-P分布对高海拔站点的小雨滴和大雨滴浓度有一定的高估和低估,因此更适用于高海拔站点雨滴谱的描述。对比于低海拔站点,高海拔站点的μ–Λ(μ、Λ分别为Gamma分布的形状参数和斜率参数)关系与相关研究的结果较为接近,但在Λ较小(<40 mm?1)时拟合结果较为接近。受海拔高度与云底的相对位置和地形的影响,祁连山地区的Z–R(Z为雷达反射率因子)关系与其他地区或研究有着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982.
C. C. CHANG 《地质学报》1944,(Z2):271-273
正 INTRODUCTION While carrying on geological reconnaissance in the district of Chaochuo~1, SE Sikang in 1943, two localities for producing native copper were noticed by the writer. One is called Wakuolaka~2, situated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 to the west of Mekoho~3 valley and lying about 60 km NNE of the Chaochuo city and  相似文献   
983.
W.Y.CHANG  T.C.SUN  L.P.WU 《地质学报》1941,(Z1):131-155
正 Stratigraphical knowledge,gathered in Kuangsi in the course of last fewyears enables us to determine,with some precision,the date of a number ofthe more important orogenic movements that have affected this province.While  相似文献   
984.
The fossil fishes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paper were first discoveredand excavated by Mr. W. C. Pei of the Cenozoic Laboratory, GeologicalSurvey of China, from Choukoutien in 1933. According to my deter-mination they, except one specimen, belong to the genus Barbus of thefamily Cyprinidae, being represented by Barbus szechuanensis Tchang  相似文献   
985.
通过海水陆基围隔实验,研究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与青蛤(Cyclina senensis)、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投饵混养的适宜配比、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验结束时对虾的体重、成活率和净产量分别为5.30~6.12g,62.96%~78.21%和1 065.0~1 367.6kg.hm-2。青蛤体重和净产量分别为6.85~7.15g,和51~328kg.hm-2。菊花心江蓠净产量为3 900~9 380kg.hm-2。混养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优于对虾单养。在本实验条件下,混养系统的最佳结构为凡纳滨对虾30ind.m-2,青蛤30ind.m-2,菊花心江蓠200g.m-2;其N,P绝对利用率分别为52.94%和26.09%。  相似文献   
986.
贝类种质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种质资源保护是保护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保护贝类种质资源,是使我国贝类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成果,对种质资源保护的方式、生物技术在贝类种质资源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7.
The forward-looking image sonar is a necessary vision device for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UV). Based on the acoustic image received from forward-looking image sonar, AUV local path is planned. When the environment model is made to adapt to local path planning, an iterative algorithm of binary conversion is used for image segmentation. Raw data of the acoustic image, which were received from serial port, are processed. By the use of "Mathematic Morphology" to filter noise, a mathematic model of environment for local path planning is established after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The optimal path is searched by the distant transmission (Dt) algorithm. Simulation is conduct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algorithm. Experiment on the sea proves it reliable.  相似文献   
988.
西沙群岛红藻的研究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继续报告我国西沙群岛产的九种红藻,其中,缠结拟石花Gelidiopsis intricate (Ag.) Vickers、全缘隐蜘藻 Cryptarachne okamurai ( Yamada et Segawa) Zhang et Xia,comb.nov.和柔毛绒线藻Dasya mollis Harvey等三种及紫杉状海门冬的孢子体世代Falkenbergia hillebrandii ( Bornet) Falkenberg均为我国新记录,小隐丝藻Cryptonemia parva sp.nov.为一新种,柔毛绒线藻的精子囊托为首次记述。 所有研究标本,包括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989.
在倾斜航空摄影测量中,倾斜影像间由于视角差异较大,具有较大几何变形,而具备仿射尺度不变性的ASIFT算法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DEM辅助下的倾斜航摄影像匹配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影像的粗略外方位元素和测区的DEM数据,首先对倾斜影像进行仿射变换来减弱几何变形;然后通过SIFT特征匹配算法来获取同名点对,并使用RANSAC剔除误匹配;最后将同名点对根据单应矩阵反算回原影像,以基础矩阵估计法剔除误匹配,获得最终匹配点对。通过对多组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计算效率较高,获得的匹配点对在数量和分布情况上也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990.
高精度星间基线确定是分布式InSAR干涉测量中的关键技术。针对卫星在轨运行期间的质心与地面标校结果不一致问题,仿真分析了星体系x、y、z不同方向1 cm质心误差对InSAR星间基线确定的影响。结果表明:x、y方向的质心误差对基线解算影响很小;z方向的质心误差对基线解算影响显著,使得InSAR基线产品中含有明显的系统误差。提出了两种消除卫星质心误差影响的方法:一是在星载GNSS定轨过程中增加轨道径向的经验加速度予以补偿;二是增加星体系z方向的质心偏差估计。实验结果表明,经两种方法处理后得到的InSAR基线3维误差由8.8 mm分别降至0.13 mm和0.09 mm,98%以上的卫星质心误差影响被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