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44篇
  免费   2631篇
  国内免费   3709篇
测绘学   1832篇
大气科学   1903篇
地球物理   2596篇
地质学   7050篇
海洋学   1905篇
天文学   246篇
综合类   1119篇
自然地理   1733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679篇
  2021年   774篇
  2020年   599篇
  2019年   718篇
  2018年   714篇
  2017年   733篇
  2016年   758篇
  2015年   758篇
  2014年   818篇
  2013年   964篇
  2012年   993篇
  2011年   998篇
  2010年   1030篇
  2009年   910篇
  2008年   904篇
  2007年   836篇
  2006年   769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505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9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Ar-Ar dating results of late Mesozoic-Cenozoic volcanic rocks from the Yanji area, NE China provide a new volcano-sedimentary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The previously defined “Triassic-Jurassic” volcanic rocks (including those from Sanxianling, Tuntianying, Tianqiaoling and Jingouling Fms.) were erupted during 118―106 Ma, corresponding to Early Cretaceous. The new eruption age span is slightly younger than the main stage (130―120 Ma) of the extensive magmatism in the east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Subduction-related adakites occurring in the previously defined Quanshuicun Fm. were extruded at ca. 55 Ma. Based on these new Ar-Ar ages, the late Mesozoic to Palaeocene volcano-sedimentary sequences is rebuilt as: Tuopangou Fm., Sanxianling/Tuntianying Fm. (118―115 Ma), Malugou/Tianqiaoling Fm. (K1), Huoshanyan/Jingouling Fm. (108―106 Ma), Changcai Fm. (K2), Quanshuicun Fm. (~55 Ma) and Dalazi Fm.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ubduction of the Pa- laeo-Pacific Ocean beneath the East Asian continental margin occurred during 106 to 55 Ma, consistent with the paleomagnetic observations and magmatic record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Izanagi-Farallon ridge subduction beneath the southwestern Japan took place during 95―65 Ma.  相似文献   
992.
为完善数字地震台网数据服务处理功能,使用DOS脚本及汇编语言,设计开发了网络文件自动传输系统--AFTFRSD Version 1.0,每天完成前台机地震实时数据自动传输到后台机.本系统可应用于各省数字地震台网中心.  相似文献   
993.
多年冻土区桩基础桥墩随机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随机振动理论、粘弹性边界条件的二维波动法以及结构动力分析有限元法结合起来,考虑场地地震动为零均值的高斯平稳随机过程,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桩基础桥墩进行了随机地震反应分析,计算了9度地震作用下桥墩随机地震响应最大值的均值和均方差,分析了冻土层及桥墩高度对桥墩随机地震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总结了用形变观测项目进行地震分析预报的经验和方法,对观测曲线的形态及异常显示、断层活动性质、地震异常识别、异常与震中的关系、异常与震级的关系、断层位移与地应力变化、预报指标进行了研究,以对今后的地震预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5.
黄土场地震动液化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度大的黄土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液化和震陷,已在室内动力试验和古地震的调查中得到了证实。目前工程规范对黄土的液化预测判别尚缺乏经验,暂未列入规范。本文介绍了一些黄土地基处理施工的实例,证明饱和黄土在受到机械振动或冲击作用的影响后,会产生液化使所处理的地基下沉,对开展黄土液化机理、液化判别与危害评价方法及工程预防措施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高层隔震建筑设计中隔震支座受拉问题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层建筑由于高宽比相对较大,倾覆效应明显,当采用隔震技术时,有可能使隔震支座出现拉应力,而通常使用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抗拉能力不强。因此,隔震支座受拉问题成为隔震技术在高层建筑中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提出了避免隔震支座受拉的上部结构布置原则及隔震层优化设计方法,并对目前隔震支座拉应力计算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借鉴,为隔震设计相关规范的修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井地电阻率法歧离率确定高阻油气藏边界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油气藏的特征,抽象出地球物理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FEPG对三维油气藏模型的稳恒电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井地电阻率法计算结果,定义了一种新的参数歧离率,分析了不同深度油气藏和油气藏偏离钻井位置时歧离率的变化规律,并利用该参数及其梯度确定油气藏边界范围.理论分析表明,参数歧离率可很好地突出油气藏异常并确定其横向边界范围.  相似文献   
998.
外热带大气扰动对ENSO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峰  何卷雄 《地球物理学报》2007,50(5):1311-1318
合成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5次主要的ENSO事件,发现外热带大气扰动通过经向风异常不仅对ENSO的发生起到重要的触发作用,而且影响到ENSO的发展和衰减. 因此,尽管ENSO对外热带大气扰动有影响,但同时外热带大气扰动又与ENSO有相互作用. 在ENSO发生前,南印度洋中纬度为反气旋异常,并通过Rossby波的频散作用加强了澳大利亚附近的反气旋异常;同时,澳大利亚东部沿海的南风异常与菲律宾附近的北风异常在赤道辐合,促进了赤道西太平洋西风异常的爆发和其后ENSO的发生. 在ENSO发生之后,东南太平洋上的气旋异常及相关的南风异常进一步增强了赤道中东太平洋的西风异常和ENSO的发展. 当ENSO达到成熟时,澳大利亚东部的反气旋异常东移,使东南太平洋的气旋异常减弱,南方涛动型环流异常亦随之减弱;同时,阿留申气旋异常加强,尤其是副热带北太平洋的风场异常可加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的涌升,使该地区海表温度降低,加速ENSO的消亡.  相似文献   
999.
灌注桩钢筋笼的充电电场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充电法是用于良导电矿体勘探的传统方法.利用良导椭球体的充电电场特征,结合模型桩试验,分析了灌注桩中钢筋笼周围的充电电场特征.结果表明在钢筋笼底边缘附近,电位曲线急剧下降,出现明显拐点,梯度曲线相应出现极小值.研究成果为检测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简要介绍了用中国研制的人造卫星激光测距仪(SLR),安装在阿根廷与San Juan大学天文台开展SLR合作观测与研究的意义,以及这个SLR系统的指标和性能.该仪器系统于2006年初在阿根廷国立San Juan大学天文台工作以来,进展良好,取得了观测数量丰富、精度高的优良结果.该合作的进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设想也在文中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