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91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413篇
海洋学   13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0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3年   7篇
  193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苏77-5-8H井为苏里格气田苏77区块第一口利用水平井提高山23组开发效益的大斜度穿煤层水平井,目的层山23储集砂岩上部发育厚度25~30 m的碳质泥岩和煤层段,由于煤系地层的特殊性,钻进过程中易坍塌,且煤系地层正好处于入靶前的造斜井段,钻井施工难度大、风险高。在分析了煤层井壁稳定机理基础上,针对苏77区块地层特性和水平井钻井施工的难点,分析了该井主要技术难点,重点从井眼轨迹轨道设计优化、轨迹控制及施工技术措施和钻井液技术等方面对该井安全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为今后同类井钻井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2.
Field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geochemical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on Baya’ertuhushuo Gabbro in South Great Xing’an Range. Field investigation reveals that the gabbro is a magmatic intrusion rather than a component of an ophiolite suite as previously thought. Zircon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scopy (LA-ICP-MS) U-Pb dating indicates the gabbro was formed in 274–275?Ma, just as the widespread volcanic rocks of Dashizhai Formation (P1d), monzogranites and miarolitic alkali-feldspar granites in the study area. The gabbro has SiO2 content between 47.23 wt% and 50.17 wt%, high MgO and FeOT contents of 6.95–11.29 wt% and 7.32–12.24wt%, respectively, and it belongs to low-K tholeiitic series in the SiO2-K2O diagram. The Chondrite-normalized rare earth element (REE) patterns and primitive mantle-normalized spider diagrams of the gabbro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Normal Mid-Ocean Ridge Basalt (N-MORB) except for the enrichment of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LILE), such as Rb, Ba and K. In trace element tectonic discriminative diagrams, the samples are mainly plotted in the N-MORB field, and Zircon in?situ Lu-Hf isotopic analysis also indicates the gabbro originated from depleted mantle. Through synthetic studies of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trogenesis of Baya’ertuhushuo gabbro, volcanic rocks of Dashizhai Formation and granitoids in the area,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arly Permian magmatism in the Xilinhot-Xiwuqi area formed in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asthenosphere upwelling, which was caused by breaking-off of the subducted Paleo-Asian Ocean slab.  相似文献   
123.
以福建省福州市为研究区,使用1994年5月12日Landsat TM、2002年3月7日Landsat ETM+和2009年3月10日Landsat TM数据,采用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对研究区进行地表温度反演算,反演得出福州地面温度的分布情况,并根据研究结果对福州市热环境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变过程进行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4.
采用解剖学、组织切片以及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成熟曼氏无针乌贼的脑部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以贯穿脑的食道作为参照物,可将其脑分为三部分:食道上神经团、食道下神经团以及位于脑两侧两个发达的视叶,各个神经团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神经叶。同时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内分泌器官——视腺做了显微结构和超显微结构的观察,结果发现,视腺外...  相似文献   
125.
双辽市氟中毒病区与非病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处于重碳酸型水带内。病区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处于元素迁移—富集的过渡阶段或元素富集阶段的初期,其水化学类型呈现由HCO3→HCO3.Cl→Cl.HCO3型水的分带性展布,地下水溶解固体浓度为0.5~2.0 mg/L;非病区则处于元素迁移阶段,其水化学类型则为单一的HCO3.Ca型水,地下水溶解固体浓度一般均低于0.5 mg/L。地方性氟中毒的分布与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此种关系虽然不可作为病因看待,但仍可当作一种环境标志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26.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东北地区在古生代期间有3次重要的构造-岩浆事件,峰期年龄分别约为500Ma、320Ma和250Ma。500Ma的花岗质岩石与同期形成的高级区域变质岩伴生,东北各构造单元内均有记录,反映该区在加里东期经历了一次重要的造山事件;320Ma的花岗岩主要发育在大兴安岭地区,呈北东向展布,具有由俯冲到碰撞后成因的地球化学特点,是松嫩地块和额尔古纳-兴安地块碰撞拼合,形成统一佳蒙地块的重要事件;250Ma的花岗岩主要发育在东北南部和吉黑东部地区,是华北板块与佳蒙地块碰撞后伸展作用的产物。佳蒙地块形成后,主体隆升为陆,南部处于与古亚洲洋相连的大陆边缘。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佳蒙地块处于伸展构造背景,发育了一系列北东向展布,被火山岩和正常沉积岩充填的断陷盆地,沉积环境具有北陆南海的格局。中二叠世,断陷盆地演化为巨大的海相沉积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华北板块与佳蒙地块发生陆-陆碰撞,残余洋盆消失,形成陆相沉积盆地。中二叠世海相盆地和晚二叠世陆相盆地内碳酸盐岩和暗色泥岩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27.
辽宁瓦房店金刚石矿区金伯利岩中的石榴石一直被当作镁铝榴石。为了确定矿区颜色复杂的石榴石种类,本文对矿区的石榴石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分析,测定了112件石榴石样品的晶胞参数、50件样品的微区化学成分和40件样品的红外光谱。利用石榴石晶胞参数、红外光谱、化学成分和化学分子式方法对矿区石榴石进行分类,结果显示:晶胞参数分类法误差大,容易得出错误结论;红外图谱分类法准确度不高,只能作为参考方法;化学成分分类法太过笼统,达不到详细划分石榴石种类的目的;化学分子式分类法可把矿区的石榴石详细划分6个矿种:镁钙铁-铝铬铁榴石、镁铁钙-铝铬铁榴石、镁钙铁-铝铬榴石、镁钙-铝铬铁镁榴石、镁铁钙-铝铬榴石、镁铁钙-铝铁铬榴石,每种石榴石都充分反映了A、B离子的种类及占位特征,是4种分类方法中最为科学的方法。研究认为瓦房店金刚石矿区金伯利岩中石榴石A端元成分以Mg2+离子占位为主;B端元成分以Al3+离子占位为主。由于阳离子替代普遍,A、B端元成分复杂,瓦房店金伯利岩中不存在单纯意义上的镁铝榴石。  相似文献   
128.
层状介质模型是对实际地质情况较为准确的近似。而在实际的数据处理过程中,以等效均匀介质代替层状介质,波传播的几何路径、介质速度的差别会使对倾斜界面位置的判断偏离实际情况。针对设计的理论模型和从测井数据提取的实际介质模型,笔者运用几何射线理论和波场数值模拟技术,定量计算并提取了层状介质模型和等效均匀介质模型两种情况下反射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偏移量。结果证明,等效均匀介质模型近似会造成对倾斜界面位置的判断不准确; 准确的速度模型是偏移归位研究的关键,应尽量使用由地震测井资料求得的瞬时速度。  相似文献   
129.
2003年汛期3种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降水预报检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2003年汛期降水实况及河南省气象台引进的3种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REM、MM5、MAPS)的降水预报资料,对模式预报性能作了检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REM模式对于大雨以上降水的预报效果较好;MAPS模式的12h预报有明显优势;MM5模式对小雨和中雨的预报效果较好,并且预报结果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0.
夏季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数的敏感性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台风生成参数中各因子与西北太平洋7-9月台风生成数(WNPSTYN)的相关关系,也比较各因子在北半球台风主要源区的纬向距平分布特征,发现涡度因子与WNPSTYN的关系最好,在台风生成条件中相对富有但不特别富足的特性决定了其是WNPSTYN年际变化的敏感性因子.同时还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关键区涡度因子年际变化的来源和表征台风生成数的优越性,发现关键区涡度因子年际变化与南方涛动、南极涛动和澳洲东部高度场的年际变化有关,体现了南半球两大系统和ENSO对WNPSTYN的影响;涡度因子与WNPSTYN的显著相关区与台风生成源地集中区一致,表征台风年际变化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些特性对关于WNPSTYN的影响机制研究和气候模式模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