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1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405篇
测绘学   228篇
大气科学   335篇
地球物理   712篇
地质学   1074篇
海洋学   358篇
天文学   126篇
综合类   193篇
自然地理   30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way of selecting real input ground motions for seismic design and analysis of structures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damage potential of ground motions, which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of various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and structural seismic damage criteria in terms of strength, deformation, hysteretic energy and dual damage of Park & Ang damage index. The proposed comprehensive method fully involves the effects of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content and duration of ground motions an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es. Then, the concept of the most unfavourable real seismic design ground motion is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concept, the most unfavourable real seismic design ground motions for rock, stiff soil, medium soil and soft soil site conditions are selected in terms of three typical period ranges of structures. The selected real strong motion records are suitable for seismic analysis of important structures whose failure or collapse will be avoided at a higher level of confidence during the strong earthquake, as they can cause the greatest damage to structures and thereby result in the highest damage potential from an extended real ground motion database for a given site.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presents the real input design ground motions with medium damage potential,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seismic analysis of structures located at the area with low and moderate seismicity. The most unfavourable real seismic design ground motions are verified by analysing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structur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ost unfavourable real seismic design ground motion approach can select the real ground motions that can result in the highest damage potential for a given structure and site condition, and the real ground motions can be mainly used for structures whose failure or collapse will be avoided at a higher level of confidence during the strong earthquake.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22.
重磁遗传算法三维反演中动态数组优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将地下场源划分成很多规划小单元,并且反演这些单元的物性变化是重磁反演,特别是三维反演的重要方向。在应用遗传算法进行该类反演过程中,隐含着数据量大时高维动态数据内存管理问题。为此,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简单、有效的动态内存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223.
方解石脉双晶纹方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工程区基岩被第四纪土、江水等覆盖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好获得的钻孔岩芯来分析断层的发育和活动性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地基勘察中引入一种显微构造分析方法,即方解石脉双晶纹分析方法。方解石脉双晶纹能解决断层的活动期次、每一期次的强度、断层应力场、断层性质、断层活动时的环境条件和最后一次活动的时代等问题。由于方解石脉双晶纹发育的广泛性,使之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24.
从遥感影像提取道路特征的方法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史文中  朱长青  王昱 《测绘学报》2001,30(3):257-262
从遥感影像中提取道路特征已有许多研究,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探讨了道路特征提取的基本思路,对道路特征提取的基本方法和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提取方法,并对各个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道路特征提取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5.
地球自转率潮汐变化尺度因子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与尺度因子成正比 ,影响尺度因子各种地球物理机制是复杂的 ,主要有液核、海洋动力学 (平衡海潮和非平衡海潮 )、大气、地幔滞弹性等。文中讨论了大气、地幔滞弹性 ,并对影响地球自转尺度因子的同一机制不同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26.
岩石层流变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岩石层的流变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包括高温高压岩力学实验,而且还包括岩石圈的地质构造,物质组成和温度场特性的研究,70年代以来岩石力学实验和地质热研究的成果推动了岩石层流变学的发展,目前,人们应用已有的实验结果建立了岩石层流变学的剖面,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许多大地构造现象,但是,人们对流变机制的转换,水对岩石层流变性的影响等问题尚不清楚,因此,为了深入的了解岩石层流变性质在岩石层运动学和动力学中的应用,必须开展岩石层流变机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便建立流变性质的三维分布,本文主要分析了岩石层的流变性质随深度变化的研究结果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讨论了确定岩石层粘度或流变强度的主要因素并对岩石层的流变学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27.
辐照绿柱石的色心与赋色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不同辐照剂量的带电粒子作用下,四川无色绿柱石因赋色而呈现浅蓝色,蓝绿色,黄绿色,浅黄色及橙黄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阴极发光光谱(CLS)研究表明,辐照绿柱石中存在两组与赋色密切相关的色心组合,其一为相对稳定的[Fe^3 ]OH和[Fe^3 4]心,其二则为不稳定的[H^0]i心和F^ 心,二者对可见光的能量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性吸收和发射,由此产生特征的吸收与发射光谱。低温退火处理(210℃),有助于消除辐照绿柱石中不稳定的色心,使相对稳定的[Fe^3 ]OH心黉度再度聚集,并形成新的缺陷(二次缺陷),进而提高稳定色心的主波长和饱和度。研究证实,二次缺陷形成的初始温度,可近似代表辐照绿柱石的最佳热固色温度点,经辐照与热固色作用而形成的黄色,橙黄色绿柱石的颜色相对稳定,并不因长期日照或低温受热(<280℃)而褪色。  相似文献   
228.
介绍了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康奈尔,韦曼,克特勒的科学研究成果,实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及其在理论上的意义和应用前景,讨论了BEC在研制高精度重力仪方面的应用问题,为此回顾了重力测量现状,朱棣文等研制的原子干涉重力仪和ClauserJ提出的物质波干涉重力仪,分析表明,如果利用BEC,则重力仪的测量精度在朱棣文等工作基础上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29.
黄河流域水循环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总结了黄河流域水循环研究的进展,指出缺乏立足于水循环整体的机理过程的探讨及缺乏较成熟的流域水文模型是已有研究的不足。为能更好地模拟水文过程对各种作用力的响应,今后研究的方向将是建立既考虑垂向水分和能量传输(如降水,蒸发,感热),又考虑水平向的地表水分运动(汇流)和地下水基流过程的黄河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型将结合遥感信息与地面资料,建立与区域大气环流模式(GCM)的接口,辅之以野外生态试验小区、径流试验场和室内试验的资料,以深入探索黄河流域水循环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230.
大气降水、土壤水分和干燥度指数是在经度方向上控制区域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本文运用最新的调查统计资料,对东北农牧交错区降水、土壤潜在蒸散量、干燥度指数及农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水分盈亏量的时间分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研究区内作物生长季期间土壤潜在蒸散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干燥度指数的时空变化情形。结合水分条件的空间分布,提出了5种土地利用区域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