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0篇
  免费   507篇
  国内免费   782篇
测绘学   237篇
大气科学   640篇
地球物理   597篇
地质学   1380篇
海洋学   303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264篇
自然地理   3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61.
不等距差分格式的计算紊乱问题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曾庆存  李荣凤 《大气科学》1982,6(4):345-354
本文用物理分析方法研究不等距差分格式和大小网格相配套的格式中存在的计算紊乱问题,指出在一般情况下,当扰动由粗网格进入细网格时,在粗网格一侧将产生二倍格距的寄生伪反射;若扰动由细网格进入粗网格,在细网格一侧也产生上述的寄生伪反射;而且当振动频率较高(“超高频条件”)时,波动能量几乎全部变为寄生伪反射波,产生严重的计算紊乱。因此设计计算格式时,必须注意避免形成“超高频条件”。文中还比较了三种构造不等距差分格式的方法:(a)坐标变换法(b)加权平均法(c)Isaacson法。指出:当不出现超高频条件且波长>6δs时,三法都可给出较小的寄生伪反射率,而以(b)法为最优。但当波长较短且无超高频条件时只有(b)法才能给出较小的寄生伪反射率。  相似文献   
962.
发展方程差分格式的构造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本文把许多拟线性方程归结为算子形式的“发展方程”:F/t+AF=0.证明了带有非负算子A的“强隐式(即1/2≤θ≤1)格式”是绝对隐定的;而带有反对称算子A的“弱隐式和显式(即0≤θ≤1/2)格式”是绝对不稳定的。文中又以一维非线性平流方程为例,具体地构造了具有非负算子A的三种差分格式和相应的带人工耗散项的稳定格式,给出一个计算实例,说明后一类格式对消除虚假的寄生波也是很有效的,适于计算有间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3.
夏季华北地区高空槽前有无暴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生春  曾昭美 《大气科学》1982,6(2):179-186
本文通过两个个例的对比分析,研究夏季华北在什么条件下高空槽过境时会引起暴雨。发现有暴雨出现的高空槽,处于继续发展阶段,水汽充沛,在大尺度上升运动区域内,有中间尺度系统存在。而没有暴雨的高空槽,则转向衰减阶段,水源不足,没有中间尺度系统、 文中还给出高空槽暴雨的各种参数,这对预报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64.
本文讨论了在气象卫星上用红外方法遥测大气湿度垂直分布的几个基本问题。分析了红外测湿和红外测温的原则区别,指出遥测湿度垂直分布应根据其特殊性按“最佳信息层”概念选择遥测通道,国外笼统地把测温的一套办法搬到测湿中并不合理。根据湿度遥测的“最佳信息层”概念,分析了红外测湿的重要局限。  相似文献   
965.
This work describes a geological scheme of the pre- And ean Domeyko Range of Northern Chile. This pre- And ean area consists of a basement formed by Paleozoic granitic, volcanic, and marine sedimentary rocks, and by Triassic acidic volcanics with continental intercalations. The Andean Basin developed in the Lias over the basement, with initial stages that include volcanic and continental sequences. A continuous marine environment existed in the Hettangian-Tithonian span, with volcanic events in the Bajocian, Callovian, Kimmeridgian, and Tithonian. Evaporitic facies developed in the Oxfordian-Kirnmeridgian. A marine-continental basin is recognized in the Neocomian, the Upper Cretaceous being represented by volcanic and continental deposits, a development similar to the Tertiary one; over these sequences volcanic, detrital, and saline deposits were laid down in the Plio-Pleistocene. Compressional tectonic cycles developed in the Upper Paleozoic, Upper Lias?, Upper Jurassic, Upper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and tensional phases occured in the Triassic,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The compressional stag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trusive cycles while the tensional phases witnessed volcanic sedimentary events.  相似文献   
966.
研究矿物的晶体结构与其光学性质之间的关系,这是结构光性矿物学重要的研究内容。如何把矿物晶体结构中原子的性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应用到晶体光学中,有效地定量地解释矿物的光学参数,从而又推动晶体光学进一步发展,这是矿物学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早在1924年布拉格就注意到方解石与文石光性的差异,并用晶体内部电场的理论进行解释。帕伯斯特(A.Pabst,1973,1974)在研究两个碳酸盐矿物的折射率时,根据布拉格的方法,计算了它们的折射度,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叶大年(1974)在论述具有氖型结构离子的化合物的折射率时,指出矿物的折射率取决于电子层结构和核电荷,而不是取决于原子量。  相似文献   
967.
我国大气动力学和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曾庆存 《大气科学》1979,3(3):256-269
我国自解放以来大气动力学和数值天气预报研究工作蓬勃发展,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在祖国各地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从事动力学和数值预报工作的力量,研究与大气预报实践密切相关的各种动力学问题,尤其是对我国天气影响很大的问题,同时也注意到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我国数值天气预报的理论及数学方法的研究工作也有许多成果,数  相似文献   
968.
成矿裂隙的成生和充填及其脉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庆丰 《地质科学》1978,13(2):149-162
成矿裂隙(简称矿裂)和自然界其他事物一样,有它自己发生、发展以至消亡的历史。矿裂与无脉体充填的断裂构造区别在于:它直接表现出来的是矿脉(或岩脉)。矿裂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成生阶段、张开充填阶段和破坏阶段,各阶段的应力状况和表现形式可以不同。  相似文献   
969.
计算稳定性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曾庆存 《大气科学》1978,2(3):181-191
偏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法都是用一个有限个自由度的系统来代替原来的连续介质系统。在步长为有限值(而非无穷小)情况下的计算稳定性、计算紊乱及计算准确度问题是个有实际重要性问题。本文从物理方面入手讨论这些问题,指出计算紊乱现象或计算不稳定现象是由三种机理造成的:频散效应、能谱非线性转移效应及能量增长效应;指出利用能量守恒方程及正交展开法对于克服计算紊乱现象和提高计算准确度来说可能是较好的。还特别讨论了原始方程的计算困难问题,指出非线性项的计算误差常能激发出强烈的短波长的快波,这是造成计算紊乱的最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70.
李杰  张荣之  曾光  龚兵  王冲  房亚男  朱俊  李军锋  强文 《测绘学报》1957,49(11):1377-1387
本文针对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iGMAS)和国际多系统GNSS试验计划(MGEX)两个观测网接收到不同频率北斗卫星数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北斗卫星(BDS)3个频率(B1I、B2I、B3I)的两种无电离层组合(B1/B3和B1/B2)数据精密定轨(POD)和钟差估计(CE)方法。该方法可以统一处理上述两个观测网收到的北斗二代(BDS-2),北斗三代试验系统(BDS-3e)和北斗三代全球系统(BDS-3g)3个频率的观测数据,并在一次程序运行中对所有北斗卫星进行联合处理,可有效提高一次运行的数据使用率,从而提高参数估计精度。采集了多天iGMAS、MGEX的GPS和BDS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BDS-3e+BDS-2+GPS联合定轨时,采用三频两组合方法后由于增强了观测几何,BDS轨道重叠RMS为15.9 cm,比传统双频法定轨精度提高11.3%。新方法引入了与卫星端3个频率相关的码偏差,该量多天估计结果稳定,证明了模型和方法可靠。将新方法用于BDS-3g+BDS-3e+BDS-2+GPS联合定轨,6颗BDS-3g的MEO卫星轨道重叠RMS为14.5 cm,钟差重叠RMS为0.43 ns,与BDS-3e的15.1 cm和0.49 ns相当。开展了北斗卫星精密单点定位(PPP)试验,结果显示增加了BDS-3g的6颗MEO的精密轨道和钟差后,测站定位精度水平为39.6 mm,天顶为37.8 mm,比仅用BDS-2和BDS-3e卫星定位精度提高了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