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1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94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 Introduction The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NCC) in Late Archean to Paleoproterozoic times has long been attractive to many researchers (Wan et al., 2000; Zhao et al., 2000, 2002; Guo et al., 2001; Liu et al., 2002; Zhai and Liu 2003; Zhai, 2004; Yu et al., 2004; Kr?ner et al., 2005; Wilde et al., 2005). Zhao et al. (2000, 2002) proposed a tectono-thermo framework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NCCbased on detailed petrolog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data, and they …  相似文献   
132.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铜矿床主要类型和地质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铜矿床广泛地分布于新疆北部,已构成我国重要的铜及多金属矿床产地和后备基地。根据容矿岩石和矿床成因特征,新疆北部的铜矿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斑岩Cu-Mo-(Au)型;②岩浆Cu-Ni硫化物型;③VMSCu-Pb-Zn型;④夕卡岩Cu-Mo-Au-Ag型。这些矿床的形成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和塔里木板块汇聚碰撞和碰撞后的弛张作用密切相关。早泥盆世(~400)斋桑洋盆沿着阿尔泰—富蕴一带向北俯冲,由于板片后退和拆沉作用,在阿尔泰南缘形成弧后盆地并伴有大量的火山喷发和成矿流体活动,导致阿舍勒和可可塔勒等VMS铜铅锌型矿床的形成;而在西天山的博罗霍努一带,此次构造事件导致喇嘛苏铜矿床的形成。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由于北天山洋盆向北俯冲,形成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并伴有高侵位的花岗岩体分布和铜-钼-金-银矿体的形成。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新疆北部进入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大量镁铁—超镁铁质和碱性花岗岩岩浆侵位,形成大量的岩浆铜镍硫化物(喀拉通克、黄山和黄山东)和夕卡岩型矿床(索尔库都克、维权)。  相似文献   
133.
朱永峰  郭璇周晶 《岩石学报》2006,22(5):1178-1192
新疆巴仑台附近出露的辉长岩(骆驼沟岩体)是中天山地区出露最大的晚石炭世基性侵入体,该岩体分带明显,由边部的细粒辉长玢岩(冷凝边)逐渐过渡到内部的中粗粒辉长玢岩.中粗粒辉长玢岩的εNd值(+5.10~+5.74)和初始87Sr/86Sr比值(0.7055~0.7058)变化很局限,但边缘相细粒辉长玢岩的εNd值(+4.25~+7.28)变化较大而初始87 Sr/86 Sr值(0.7058~0.7059)变化较小.三个细粒辉长玢岩全岩样品构成一条Rb-Sr等时线,等时线年龄321±10Ma(MSWD=1.5,初始87 Sr/86 Sr值0.705725±0.000084),这与位于该地区以西大面积出露的粗面安山岩的锆石SHRIMP年龄(313Ma)接近.与晚石炭世粗面安山岩类似,骆驼沟辉长岩富集La、Sr和Ba.高的+εNd值表明形成骆驼沟辉长岩的岩浆具有亏损地幔的性质,但明显偏高的初始87Sr/86Sr比值说明骆驼沟辉长岩不是亏损地幔直接部分熔融的产物,而可能是亏损地幔来源的岩浆与富La、Ba、Sr的长英质岩浆混合(或者与相应火山岩同化混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4.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部威海地区发育大量中生代侵入体。本文报道了新的同位素稀释法和 SHRIMP 锆石 U-Pb 同位素年龄数据,确认该区中生代侵入岩浆活动主要有三期,分别是三叠纪晚期~210Ma,侏罗纪晚期160~140Ma 和白垩纪早期~110Ma。三叠纪晚期主要是橄榄安粗岩系列的侵入体,包括邢家碱性辉长岩(211±5Ma 和213±5Ma),甲子山辉石正长岩(211.9±1.5Ma 和209.0±6.5Ma),槎山正长花岗岩(205.7±1.4Ma),它们的形成可能指示深俯冲大陆的板片断离作用。侏罗纪晚期主要有垛崮山花岗闪长岩体(161±1Ma),文登花岗岩体(160±3Ma)和昆嵛山花岗岩体(142±3Ma)。大量700~800Ma 的继承锆石指示这些花岗岩是俯冲的扬子板块部分熔融的产物,它们可能起因于碰撞加厚地壳的拆沉作用。白垩纪早期的侵入体代表性的有六度寺辉石闪长岩(114.5±0.8Ma),秦薄顶钾长巨斑状花岗岩(114±1Ma),三佛山钾长斑状花岗岩(113±1Ma)和伟德山花岗岩(108±2Ma)。这些高钾钙碱系列侵入体,是中国东部普遍发育的岩石圈减薄过程中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5.
北京密云环斑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2,自引:31,他引:22  
密云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由环斑花岗岩和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组成,是典型 A 型环斑花岗岩岩体之一。锆石的 LA-ICPMS U-Pb 年代学研究表明,密云环斑花岗岩形成于1681±10Ma 和1679±10Ma,而围岩片麻岩的原岩形成于2521±14Ma。锆石的 LA-MC-ICPMS Hf 同位素研究表明,太古代片麻岩来源于亏损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从而表明2.5 Ca 是华北克拉通地壳重要的生长期;环斑花岗岩中锆石 Hf 同位素组成为δ_(Hf)(t)=~-5,两阶段模式年龄为 T_(DM2)=2.6~2.8Ga,表明它们来源于太古代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密云环斑花岗岩侵位于华北克拉通大陆裂解、伸展环境,可能与全球古元古代未期Columbia 超大陆的裂解有关。  相似文献   
136.
REE abundances in sulfides from the Huize Zn-Pb ore field were determined with the ICPMS after preconcentration. The REE abundances in 26 sulfide samples (including pyrite, galena and sphalerite) are very low, with the ~REE ranging from 1.6×10^-9 to 166.8×10^-9. Their LREE/HREE ratios range from 7.6 to 98, showing LREE enrichment relatively. The JEu values are below 1, indicating that they were deposited from an Eu-depleted and reducing fluid-system. Similar to the ore-hosting carbonate strata, calcite separates from carbonate veinlets filling in the fractures or faults crosscutting the carbonate strata also show clear Eu-depletion.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carbonate veinlets and their parent fluid was possibly sourced from the strata and inherited the REE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strata. Therefore, REE-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the sulfides and calcites, which were deposited from an ore-forming hydrothermal system,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carbonate strata, and strongly suggest that the ore metals were mainly sourced from carbonate strata.  相似文献   
137.
华北克拉通中部是古元古代岩墙群最为发育的地区。以镁铁质成分为主的岩墙群可以分为变质的和不变质的两类。不变质岩墙群是在1780~1760Ma之间大约20Ma时间内形成的,是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最晚期铗铁质岩浆活动的产物。不变质岩墙又可以细分成高Mg-Ti低P、低Mg高Ti-P和高Mg低Ti-P等3组。本文报道了采自丰镇附近高Mg低Ti-P岩墙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新获得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769±4Ma,与其它不变质岩墙的锆石、斜锆石U-Pb年龄和~(40)At/~(39)Ar年龄的范围相同。高Mg低Ti-P岩墙的锆石ε_(Hf)(t)值的变化范围在-6.4~ 0.4之间,平均值为-2.2,略高于时代相近的花岗质岩石。由于镁铁质岩浆在上升、侵位和结晶过程中几乎没有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因而锆石ε_(Hf)(t)值可以代表镁铁质岩浆的富集的岩石圈地幔源区的特征。文献资料显示,高Mg低Ti-P岩墙的岩石圈地幔源区的~(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040~0.7050,平均值为0.7046,ε_(Nd)(t)值为-5.6~-2.8,平均值为-4.4。  相似文献   
138.
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统一速度场的建立与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了国内外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GPS网的有关数据,并根据所收集的GPS网的不同数据,提出了GPS网速度场的不同融合方法.经过融合建立了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统一的地壳运动速度场.该速度场使用的有效GPS站共423个,其覆盖面积为1200万平方千米.分析该速度场,初步总结出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讨论了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力对中国大陆速度场的影响范围和印度板块作用力的主方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9.
利用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首先研究了1966年3月22日邢台7.2级地震所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的震时变化,以及百年时间尺度流变效应的动态演化图象及其特征,然后模拟了自该地震开始,经过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直到1980年的15年间,两次7级以上强地震对华北地区应力场的震时扰动作用及其引起的1年时间尺度的库仑破裂应力的动态变化速率,探讨了一次强地震对潜在的下一次强地震可能的加速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0.
建立了板内块体的刚性弹塑性运动应变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块体应变参数唯一性与速度残差中误差最小检验.根据中国大陆及周围地区的速度场,估计了8个块体的应变参数,分析了这些块体的应变状态.本文估计的各个块体的应变状态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方法估计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由喜马拉雅块体主压应变方向估计的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力的主方向为北东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