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9篇
  免费   2040篇
  国内免费   2965篇
测绘学   1543篇
大气科学   1381篇
地球物理   1836篇
地质学   5690篇
海洋学   1417篇
天文学   225篇
综合类   802篇
自然地理   1170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546篇
  2021年   685篇
  2020年   564篇
  2019年   656篇
  2018年   600篇
  2017年   601篇
  2016年   597篇
  2015年   618篇
  2014年   685篇
  2013年   777篇
  2012年   749篇
  2011年   730篇
  2010年   737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630篇
  2007年   663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滇西北地区富碱岩体(脉)地质学及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喜山期富碱岩体广布于滇西北地区 ,通过对其地质学和岩石化学特征的研究 ,认为富碱岩体 (脉 )由正长 (斑 )岩、二长斑岩、花岗斑岩及相关的火山岩组成 ,具有多次活动的特征 ,并形成区内富有特色的岩浆岩系列 ;该系列岩浆岩以富碱高钾为突出特点 ,具有正常的岩浆演化趋势 ,不同岩带岩石地质学和岩石化学方面有区域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2.
为探讨高原牌70kN和进口120,210kN瓷绝缘子的成分和结构性能,中采用原子吸收光谱(AAS)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三类产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效成分除K2O外,70kN和210kN的SiO2,Al2O3,Fe2O3含量接近,主晶相基本相同,有刚玉,莫来石、石英和长石等;结晶相总量:70kN35%,120kN40%,210kN48%,这表明机械强度愈大,结晶相含量愈高,只需调整70kN原样的部分成分,粒度和工艺,即生产出高等级(如210kN)瓷绝缘子。  相似文献   
153.
邓金灿 《矿产与地质》2002,16(5):306-312
重点论述高峰锡矿 10 0号矿体的矿床数学经济模型的建立 ,分析模型在采矿、选矿等矿山生产动态管理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4.
水晶中的包裹体是在水晶生长过程中被包裹在晶体内的由一相或多相物质组成的封闭系统。水晶中包裹体的形成与生长时的物化条件密切相关 ,而生长过程中的物化环境又直接影响了水晶的结晶习性。  相似文献   
155.
泥页岩吸水扩散系数测量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模拟井下温压条件下泥页岩吸水扩散系数测量的新方法及共实验装置和实验数据回归处理技术.利用该装置对泥页岩的扩散系数值进行了测定,并据此对泥浆滤液在泥页岩井壁中的渗透运移规律进行了数值计算.使用结果表明,该种测量方法新颖科学、数据可靠,且大大的简化了实验过程,缩短了实验时间,所得结果更符合现场实际,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6.
This paper is the first in a two-part series that discusses the principal axes of M-DOF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static and dynamic loads.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is series is to underst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structures to enable better design of structures and control modification devices/systems. Under idealized design conditions, the structural responses are obtained by using single direction input ground motion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intended control devices/systems,and by assuming that the responses of the structure is decoupleable in three mutually perpendicular directions. This standard practice has been applied to both new and retrofitted structures using various seismic protective systems. Very limited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effects of neglecting the impact of directional couplings (cross effects - of which torsion is a component) of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structures. In order to quantify such effects, it is necessary to examine the principal axes of structures under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loading.This first paper deals with quantitative definitions of principal axes and "cross effects" of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under static load by using linear algebra. It shows theoretically that, for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such principal axes rarely exist. Under static loading conditions, the cross effect is typically small and negligible from the viewpoint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However, it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e for subsequent quantification of the response couplings under dynamic loads, which is reported in part Ⅱ of this series.  相似文献   
157.
四川江油地区上泥盆统三分量样品和下石炭统样品的岩石磁学研究表明:上泥盆统样品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且以假单畴、多畴和少量单状态存在,下石炭统样品的载磁矿物则主要是假单畴和多畴磁铁矿的混合物,从样品中分离出的中温分量由假单畴磁铁矿携带,上泥盆统样品的高温分量则由记录了岩石原生剩磁的单畴磁铁矿携带。  相似文献   
158.
铅橡胶复合阻尼器的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作者提出的铅橡胶复合阻尼器的构造与耗能原理,通过不同形状,不同大小铅心的8个铅橡胶复合阻尼器的循环荷载试验,研究了频率、应变幅值、循环次数、铅芯直径、竖向压力等对铅橡胶复合阻尼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铅橡胶复合阻尼器工作性能稳定,耗能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好。  相似文献   
159.
近几十年来西北江三角洲网河区顶点的河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西北江三角洲网河区顶点马口、三水两水文站1959-1988年的实测大断面、流量、流速和水位资料,采用Leopold的水力几何形态关系建立断面河相关系,探讨两水文观测断面的河相关系特征、年际变化及河相关系的差异。河相关系表明,西北江三角洲的断面水力几何形态指数β1值相对较小,而β3值相对较大,代表了珠江特有的丰水少沙河流的河相关系。  相似文献   
160.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时空格局研究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3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 80年代以来 ,经济迅速发展 ,总量水平在全国的位次不断上升 ,但区域经济差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以计量统计分析为基础 ,探讨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过程 ,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调控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