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5篇
  免费   1150篇
  国内免费   1902篇
测绘学   798篇
大气科学   964篇
地球物理   911篇
地质学   2962篇
海洋学   863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425篇
自然地理   74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346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380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Deposition of organic carbon forms the final net effect of the ocean carbon sink at a certain time scale. Organic carbon deposition on the Arctic shelves play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because of the broad shelf area and rich nutrient concentration. To determine the organic carbon deposition flux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Chukchi Sea shelf, the 210pb dating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age and deposition rate of sediment samples from station R17 of the third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position rate was 0.6 mm'aI, the apparent deposition mass flux was 0.72 kg.m2a1, and the organic carbon deposition flux was 517 mmol C.m2.al. It was estimated that at least 16% of the export organic carbon flux out of the euphoric zone was transferred and chronically buried into the sediment, a value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ratio (-10%) for low- to mid-latitude regions, indicating a highly effective carbon sink at the northern mar- gin of the Chukchi Sea shelf. With the decrease of sea ice coverage caused by warming in the Arctic Ocean, it could be inferred that the Arctic shelves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相似文献   
962.
Urban air pollution is a commonly concerned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the world.Identification of air quality trend using long-term monitoring data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ies.This study,using data from six monitoring stations in Zhengzhou City,analyzed the changing trend in concentrations of SO 2,NO x /NO 2 and TSP/PM 10 in 1996-2008,based on non-parametric Mann-Kendall test and Sen’s slope estimator,and evaluated the comprehensive air pollution level using Multi-Pollutant Index(MPI).It was foun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each pollutant exceeded obviousl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guideline value,but the changing trend varied:SO 2 and NO 2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ainly due to an increase in coal consumption and vehicle number,while NO x,TSP and PM 10 decreased.The air pollution was serious,and differed markedly among the three functional regions:it is the most severe in the Industrial and Residential Area(IRA),followed by the Transportation Hub and Business District(THBD),and then the High-tech,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Area(HCEA).Different from NO 2 concentration that had a similar change trend/rate among the function regions,the change rate of PM 10 concentration differed spatially,decreased much more obviously in THBD than other two regions.For the whole city,the comprehensive air pollution level declined gradually,illustrating that the air quality in Zhengzhou was improved in the last decade.  相似文献   
963.
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土地级别划分及地价水平已有较大的变化,原有的基准地价体系已不能适应现时经济发展的要求,地价体系也亟需修正更新。该文结合拜城县的具体情况,并遵循所选因子与土地的相关性,确定拜城县城区土地定级因素,在分析各定级因素权重的基础上,计算各因素的分值,划分土地等级。通过对拜城县城区的土地进行定级估价作出修正和更新,将对土地的监督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64.
山东招远-平度断裂破碎带蚀变岩型部分矿石类型划分与实际生产工作相脱离,该文在前人分类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定名方案,将矿石类型初步划分为含金蚀变花岗岩、含金黄铁绢英岩、含金硅化黄铁绢英岩、含金硅化岩、含金硅质石英脉和细脉含金硫化物。该划分方案使每一种矿石类型与金品位高低和SiO2含量的多少相联系,并作为找矿标志,操作性强,有利于矿山生产,加快了探矿进度。  相似文献   
965.
渤海湾盆地济阳拗陷沙三段页岩气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沙河街组三段的湖相富有机质泥页岩是济阳拗陷常规油气的主力烃源岩,也是该拗陷页岩气勘探的重点研究层系.分析沙三段暗色泥页岩的地球化学指标、页岩储层特征、含气性等,探讨济阳拗陷沙河街组湖相泥页岩形成页岩气的地质条件.结果表明:沙河街组湖相泥页岩沉积厚度大,平均大于200m;有机碳含量高,干酪根类型好,以Ⅰ型为主,Ⅱ1和Ⅱ2为辅;成熟度以成熟—高熟为主,与美国产气页岩和中国南方上扬子地区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具有可比性.湖相泥页岩脆性矿物质量分数高,石英与碳酸盐岩所占比例大,黏土矿物质量分数为10%~30%,页岩储层裂缝类型多样.由于砂泥岩互层频繁,粉砂或砂质夹层孔隙可以有效改善页岩储层储集性能,为页岩气提供有效的储集空间.泥页岩层段气测显示异常,指示其良好的含气性.沙三段富有机质泥页岩是济阳拗陷页岩气勘探的优选层系,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66.
农情遥感监测需要高时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目前这些数据大都为中低空间分辨率影像。在这些尺度下,像元内部往往是异质的,从而影响农情参数反演精度。因此分析和表达农田景观空间异质性和最优尺度选择对遥感农情监测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选取建三江农垦区四种典型农田景观为研究点,Landsat/TM NDVI为实验数据,利用实验变异函数对四种景观类型的各向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分析, 而后通过变异函数模型拟合,定量分析了各个研究点的整体空间异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区遥感监测最优尺度选择。研究表明:(1) 基于实验变异函数的结构分析方法,可定性地认识空间异质性的大小和方向,进而挖掘出其背后的自然和人为驱动因素。(2) 对实验变异函数进行拟合分析,可定量地刻画不同景观格局各自的空间异质性特性。此外,基于变异函数对空间异质性的定量表达,讨论了利用积分变程A结合Nyquist-Shannon采样定理进行最优尺度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7.
基于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的区域土壤水分反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目前西北地区广泛存在的农业干旱问题,选取了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选择云量较少的两幅TM影像,建立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首先利用线性方程拟合了特征空间的上下边界,比较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建立的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Ts/NDVI和利用改进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构建的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Ts/MSAVI形状的差异,并计算得到两种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分别为TVDIN和MTVDI)。对TVDI与同期野外不同深度的实测土壤重量含水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TVDI估测土壤水分的经验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TVDIN和MTVDI均能够反演表层土壤水分,其中MTVDI与土壤水分相关性比TVDIN与土壤水分相关性要高,MTVDI能够更好地反映区域土壤水分状况,是一种更有效的土壤水分监测方法,对农业干旱监测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8.
为寻觅致密砂岩储层中发育的优质储层提供理论依据,分析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资料、结合压汞及物性资料.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塔中顺9井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沥青砂岩中发育的黏土矿物薄膜形成于成岩早期(同生成岩期),以自生式为主,含少量原生式黏土膜;黏土膜的发育与分布受到沉积作用、成岩环境及成岩温压系统的共同控制,早成岩期(同生期)发育的黏土膜在中—低压实强度下对储层的孔隙保护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作用,因其占据一定的孔喉空间,又降低储层的渗透率,随着埋深增大,黏土膜矿物成分也逐渐向伊利石转化并分布在孔隙中,伊利石赋存状态也由蜂窝状变为毛发状、丝网状及搭桥状,分割甚至堵塞孔隙,使得储层砂体渗透率大幅度降低;沉积环境中的沉积微相对黏土膜发育与分布的控制体现在中—下临滨微相中黏土膜较为常见,而在上临滨—前临滨微相中,因水体的淘洗降低储层砂体中的泥质含量,黏土膜不发育,储层砂体中的黏土膜含量制约储层质量,发育黏土膜的井段储层孔隙度大于不发育黏土膜的井段,黏土膜含量在0.5%~5.0%井段的储层孔隙度要好于黏土膜含量超过5.0%井段的.  相似文献   
969.
丁维贞  曹晋滨 《地理学报》2013,1(1):1505-1514
等离子体片离子向内磁层的渗透在亚暴和磁暴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往对于等离子体片离子向内磁层的渗透都是通过固定磁矩的磁层离子漂移轨道理论来进行的.本文将过去的(U,B)空间中固定磁矩的磁层离子漂移轨道理论扩展为固定能量的磁层离子漂移轨道理论,讨论了等离子体片质子在向地球输运过程中,不同能量的质子开放轨道和封闭轨道的分界线的特性,及其随Kp指数的变化.在高能端,随着能量的升高,等离子体片质子分界线地心距离逐渐增大,且分界线的晨侧地心距离远远大于昏侧的地心距离.在低能端,随着质子能量的降低,质子分界线地心距离逐渐增大,且其分界线的昏侧地心距离要大于晨侧的地心距离.模拟结果还显示随着Kp指数的增强,等离子体片中不同能量的质子分界线都向地球移动.但在低能端和高能端,质子分界线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在低能端,随着Kp指数的增大,质子内边界形状基本保持不变.但在高能端,随着Kp指数的增大,质子内边界形状也将发生变化.在E=20 keV,Kp=6和E=10 keV,Kp=3两种情况,质子分界线甚至出现了两个分离的区域,一个是环绕地球的封闭轨道区域,一个是晨侧孤立的锥型区域.等离子体片能量为E的质子的内边界就是具有不同磁矩的Alfven层上能量为E的点的连线.TC-1热离子谱仪对等离子体片离子内边界的观测显示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70.
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土壤质量,直接决定作物的产量,极易受到灌溉的影响。选择新疆典型绿洲——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作为靶区,利用土壤光谱反射率预测土壤的电导率、pH值。首先,对土壤光谱反射率做变换,得到18种形式的反射率;其次,对18种形式的反射率与土壤电导率、pH值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得到预测方程;最后,验证预测方程的精度,并确定最佳方程。结果显示:可以用土壤的光谱反射率预测土壤电导率、pH值,土壤电导率的预测方程为反射率的一阶导数微分形式,均方根误差为0.184;土壤pH值的预测方程为倒数的二阶导数微分形式,均方根误差为0.278。快速预测土壤电导率、pH值可以为土壤质量的评价提供数据基础,有利于正确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