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Five samples of muscovite from mylonites of the earlier Tanlu ductile shear zone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Dabie Mountains yield 40Ar/39Ar ages ranging from 178 Ma to 196 Ma. Three of them have reliable plateau ages of 188.7±0.7 Ma, 189.7±0.6 Ma and 192.5±0.7 Ma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s a syn-orogenic, sinistral strike-slip thermal event. This displacement movement derived from the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of the North and South China blocks took place in the Early Jurassic and after uplifting of high-pressure to ultrahigh-pressure slabs to the mid-crust. It is suggested that during the collision the Tanlu fault zone was an intracontinental transform fault caused by differential subduction speeds. The 40Ar/39Ar ages of mylonite whole-rock and muscovite from the later Tanlu ductile shear zone suggest another sinistral strike-slip cooling event at 128 Ma. During this strike-slip faulting, large-scale intrusion and doming uplift occurr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Dabie orogenic belt. Data o  相似文献   
162.
Obvious differences in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exist betwee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parts of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Jiangnan Uplift in northern Jiangxi Province and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The regional metallogeny is discussed, and the ore-forming fluid systems are classified in this articl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fluid ore-forming activities in the Jiangnan Uplift both in northern Jiangxi and southern Anhui have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crust-mantle interaction and magmatic-tectonic activities. The types and scales of the mineralization on the both sides of the eastern Jiangnan Uplift were determined by fluid ore-forming systems and geological backgrounds.  相似文献   
163.
全新世安固里淖易溶盐沉积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陆湖泊沉积物的易溶盐含量与湖水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测试沉积物钻心的易溶盐含量可以重建古湖水化学演化过程。在安固里淖湖心区钻取沉积剖面,以1cm为间隔分样,测试剖面八大离子的含量(即K+、Na+、Ca2+、Mg2+、CO32-、HCO3-、Cl-和SO42-)和其他有关的地球化学特征,并且对各项离子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剖面易溶盐组成变化曲线和和易溶盐指标变化曲线。根据易溶盐曲线变化情况,结合钻心纹层纪年得到的的纹层年代,将安固里淖8507aB.P.以来的湖水化学演化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8507~7600aB.P.,湖水化学类型为Na+-Cl- 型,盐度较高;7600~4724aB.P.,湖水化学类型为Na+-Cl--SO42- 型,盐度最高;4724~3057aB.P., 湖水化学类型为Na+-Cl- 型,3057~574a B.P湖水化学类型为Na+-CO32--HCO3-,盐度较低;574aB.P.以来湖水化学类型为Na+-Cl- 型,盐度较低但是呈现快速增加趋势。同钻心的粒度分析结果相比较,易溶盐变化曲线的转折早于粒度变化曲线,反映易溶盐沉积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比粒度特征更敏感,是一个较好的反映气候变化的替代性指标,有待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4.
湖泊沉积物是记录过去气候变迁的自然档案,分析湖泊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恢复湖区的古环境。在安固里淖湖心区钻取一沉积剖面,并以1cm为间隔分样,测得剖面各段的化学元素组成。根据岩心化学元素组成的变化和元素比值指标的变化,结合岩心纹层年代,获得湖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信息: 8507~7543a BP气候略干冷,但向暖湿方向发展;7453~4617a BP以湿润气候为主,但是存在相对干旱的时段(5137~4617a BP);4617~574a BP以干冷气候为主,在4617a BP和2494~1924a BP期间出现强干冷气候突变事件;574a BP以来,前期气候向湿润方向发展,但是在383a BP以后又转为干旱。安固里淖湖区全新世的环境变化状况与我国北方同期的气候状况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65.
硫酸对膨润土孔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淑瑶 《矿物岩石》2002,22(2):91-93
用不同浓度的硫酸 (0 ,5 % ,10 % ,15 % ,2 0 % ,2 5 % ,30 % )处理黑山膨润土 ,经过氮气吸附法研究膨润土及其酸化土的孔径分布 ,结果表明 :膨润土不同的孔径分布缘自与之反应的不同硫酸浓度 ,酸化改性使半径 r<1nm和 10 nm~ 30 nm的孔减少 ,半径 2nm~ 10 nm的孔增多 ,为研究膨润土的酸化改性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6.
海洋加热尺度对热带大气垂直环流圈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7.
本文利用粉煤灰-CaO无熟料粉煤灰水泥作为生产尾矿免烧建筑制品的胶凝材料,采用常压湿热养护技术,实验研究了粉煤灰-CaO胶凝体系和粉煤灰-CaO-尾矿蒸养体系,运用SEM研究手段,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粉煤灰水泥及尾矿建筑材料的显微形貌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蒸养过程中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8.
周涛发  袁峰  张鑫  岳书仓 《地质论评》2003,49(2):212-216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安庆铜牛井热液(充填)脉型铜、钼、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的石英样品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坪年龄为134.77±0.70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0.92±0.76Ma,最小视年龄为133.10±1.87Ma,三个年龄值在误差范围内十分接近,以等时线年龄(130.92±0.76Ma)代表石英的形成年龄.铜牛井热液脉型矿床与同一矿田中夕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时代相近,成矿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可能为一连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9.
ModfloW在华北平原区地下水库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分析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的动态特征及其含水层的分布特点,应用Modflow软件,建立了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数学模型。根据对该模型的识别分析结果,得出华北平原由于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降低,增加包气带的厚度,从而腾出了地下水库容。据此提出充分利用含水层的地下空间,修建地下水库,调蓄外来水资源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0.
通过对凤凰山铜矿床新的矿化类型—斑岩型铜矿体的系统采样分析,认为斑岩型铜矿体具有各自的原生晕分带性;多阶段矿化作用和多矿体的迭瓦状产出,使各阶段矿化作用和各矿体的原生晕叠加形成了统一的、范围较大的、较为稳定的原生叠加晕。因此,矿体的原生晕和原生叠加晕特征可指导本区斑岩型铜矿体的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