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9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388篇
测绘学   225篇
大气科学   290篇
地球物理   353篇
地质学   928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117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1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对流层天顶总延迟的解算精度,直接影响长基线解算的精度和大气水汽含量的计算精度。文中提出克利金内插法解算天顶总延迟的新方法,并利用南极长城站和周边IGS跟踪站的GPS数据,通过高精度解算软件GAMIT/GLOBK,解算出长城站上空的对流层天顶总延迟,将其与利用内插方法解算的天顶总延迟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利用该内插方法获取的南极长城站在夏季的天顶总延迟的均方差可达0.2mm,这对今后GPS高精度定位和GPS气象学应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2.
"放大镜"效果是电子地图多尺度表达的形式之一,能够以更多的细节显示某个或某几个重点,而其他区域则以较少的细节表示。"放大镜"效果的实现需要从数学基础、数据组织、显示调度等多方面进行改造,针对上述几方面讨论了"放大镜"效果的实现方式,并进行了实验论证。  相似文献   
133.
光照模型是影响数字地貌晕渲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参照传统晕渲着色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地貌晕渲的投影方式及视点、光源的设置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Lambert漫反射模型、基于坡向光照模型的特征;分别利用规则物体和地形数据对这两种光照模型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了实验和对比;结果表明漫反射模型更适合起伏较平缓地区的晕渲,基于坡向的光照模型更能突出山体的起伏特征。最后结合理论分析讨论了产生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3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4.
大气掩星反演误差特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GPS大气掩星探测技术可以获得全球大气折射率、气压、密度、温度和水汽压等气象参数,该技术基本原理是基于几何光学近似的Abel积分反演.地球扁率、电离层传播时间延迟、大气大尺度水平梯度、多路径传播现象等因素在某些高度范围影响大气反演的精度.本文采用模拟的方法,分析其中地球扁率及电离层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并讨论局部圆弧修正及电离层修正的效果.利用CHAMP掩星实测轨道数据和有关电离层和大气经验模式、采用三维射线追踪方法模拟计算几种情形下的GPS掩星观测附加相位数据,对模拟数据进行反演,将反演气象参量剖面与模拟时给定模式剖面进行比较,得到了0~60 km高度范围内的反演误差.误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局部圆弧中心的修正以及电离层修正,对于高精度的GPS掩星反演是非常重要的;电离层修正残差仍是制约30~60 km高度范围内反演精度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大气掩星反演需要发展新的电离层修正算法.  相似文献   
135.
断层垂直形变对强远震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新型断层形变三维观测系统的垂直向观测结果, 研究了两年以来7.0级以上强远震在非发震断层上的同震响应特征. 结果表明,非发震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的延迟时间、 同震位移最大振幅、 振动持续时间等特征与地震震级、震中距等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延迟时间与震中距线性正相关,发生地震同震形变的响应速度约为5.5km/s,反映了在上层花岗岩地层中面波的传播速度;同震位移最大振幅和震中距的对数、 震级之间具有明显线性关系,震级越大,同震位移的最大振幅越大;地震震级是断层体垂直同震形变振动持续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震级越大,同震形变振动持续时间越长. 根据断层仪观测数据推算得到的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延迟时间、同震位移最大振幅、振动持续时间的经验计算公式,对于地震同震形变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6.
大气干旱是影响半干旱沙区植被建设、生态恢复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1981—2020年毛乌素沙地10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象资料,计算了月、季和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了该沙区近40年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干旱事件及其频率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毛乌素沙地近40年降水量和气温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P<0.05);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P<0.05),四季气温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P<0.05)。(2)毛乌素沙地总体上呈现出不显著的湿润化趋势(P>0.05),但秋季呈显著的湿润化趋势(P<0.05);中、西部地区呈现出湿润化趋势,而东部地区则呈现干旱化趋势。(3)近40年毛乌素沙地的月尺度下干旱总频率达32.71%,各等级发生频率为轻旱>中旱>重旱>特旱,季节发生频次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轻旱主要发生在毛乌素沙地的北部、中部、东南和西南部,中旱在东部、北部和西部边缘,重旱在东部、中部以及南部地区,特旱在西北部、南部和东南部区域。  相似文献   
137.
南海盆地及周缘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对揭示南海盆地的演化历史至关重要,然而这些玄武岩的成因还存在争议。本文研究了位于南海北部陆缘的海南岛临高县多文组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和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其成因和构造背景。多文组玄武岩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斜长石、斜方辉石、铬尖晶石和铁钛氧化物等组成。橄榄石Fo值变化于55.5~71.1之间,Ni的含量较低,Fe/Mn比值较高。铬尖晶石Cr#值为74.1~82.7,Mg#值为45.5~63.8, Ti的含量较高。斜方辉石Mg#值为63.9~79.6,单斜辉石为66.0~80.6。单斜辉石稀土配分曲线富集MREE,亏损LREE和HREE,呈拱形分布。斜长石以中-拉长石为主(Ab36.56~52.78),富集LREE、Ba、Sr和Eu。铁钛氧化物的TiO2含量为50.19%~51.46%。多文组玄武岩原始岩浆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与夏威夷、峨眉山、塔里木等玄武岩组成一致,地幔源区包含了辉石岩的成分,而且其地幔潜在温度(>1400℃)和氧逸度(Δ...  相似文献   
138.
采用金刚石压砧高压设备,对立方结构掺钕钇铝榴石多晶进行高温高压相变研究。实验分同时加温加压、独立加压、独立加温三类。对压力温度作用后相变产物进行了 X 射线衍射研究,对相变前后样品的配位数、晶体结构、晶胞参数、体积、密度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9.
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代学测定依据该矿物中含有由187Re通过β-衰变而形成的放射性成因187Os。这一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由于80年代以来微量铼、锇同位素质谱技术的成熟而逐渐应用于研究中,获得了具有地质意义的年龄值。对辉钼矿年龄测定的成功与否,选择适当的样品至关重要。一般而言,红外透光性(infraredtransparency)大于3.5的辉钼矿样品适合于铼-锇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其辉钼矿的铼-锇同位素年龄值十分接近于围岩的钾-氩或其它常规同位素方法的年龄值。  相似文献   
140.
综述了该同位素体系晚侏罗世以来,尤其是现代地幔岩石的研究成表明,地幔在晚侏罗世以来在187Os/186Os比值方面显示出非均一性,其比值从0.90~1.26,但此类岩石的187Os/186Os比值分别与各个不同研究者所确定的地幔演化线相一致;来自较古老正常地幔或贫化地幔的岩石,在锇同位素方面体现为187Os/186Os初始比值接近或低于Re-Os同位素体系地幔演化线值。在此类岩石中,Re-Os同位素体系与Sm-Nd同位素体系之间存在着三种可能的关系:①正相关关系;②负相关关系;③无相关关系。据认为,第一种关系是由羽状地幔端元和富集亲石元素而且贫铼之次大陆型岩石圈地幔端元混合而成;第二种关系则是由羽状地幔端元与地壳物质混合而成;第三种关系则是锇同位素成分相同但钕同位素成分明显不同的两端元物质混合而成。在第三方面,有古老俯冲大洋壳物质参与之基性-超基性岩石具有高于地幔演化线的初始187Os/186Os比值。具有此种锇同位素成分特征的岩石包括大洋岛弧玄武岩(OIB)、洋中脊玄武岩(MORB)以及榴辉岩。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