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320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365篇
地球物理   288篇
地质学   579篇
海洋学   106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地理   14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热液成矿作用的一般动力学方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鲍征宇  唐促华 《地球科学》1994,19(3):313-319
分析了热液成矿作用的基本特点和研究现状,推导出热液成矿作用动力学体系的一般方程,并着重讨论了方程中表征热液与围岩之间化学反应的速率项,除目前一般采用动力学实验实测反应速率常数外,作者根据局域平衡原理,认为成矿作用可视为体系内各点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不断重建平衡的过程,可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成矿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变化速度表征成矿反应的动力学行为,成矿化学反应的速率还可用主要成矿物质的溶解的变化率来表征。  相似文献   
72.
一九七九年夏季亚洲季风区上空的区域能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美国气象中心(NWC)1979年6—8月资料计算了亚洲季风区上空的瞬变涡动动能、区域的热源和能量变化。计算结果表明,1979年夏季印度季风区的印度半岛和孟加拉湾地区,东亚季风区的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我国东部大陆地区都是扰动活动频繁的地方,其对流层上部表现为强热源;南半球西印度洋热带地区和澳大利亚地区热带扰动不活跃,其上空为冷源区。 再有印度季风区扰动发展是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以后者为主;东亚季风区扰动发展靠斜压转换而来;大陆东部地区扰动发展也主要靠斜压转换过程。而南半球西印度洋热带地区和澳大利亚地区是通过和中纬度西风带大气的侧向耦合获得能量,并通过跨赤道气流的扰动把能量转送到北半球季风区。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以流体动力学模拟实验的方法,初步揭示了青藏高原地形,对移到高原南侧25°N附近的孟加拉湾热带气旋的地形效应.这种大地形的动力作用,对以不同路径靠近高原的孟加拉湾热带气旋的影响是不同的. 我们给出了三种不同路径移近高原的孟加拉湾热带气旋的上、中、下层水平流场及垂直剖面结构,并计算了它们在上述各层的风速径向分布.  相似文献   
74.
陶一川  姜鹏 《地球科学》1995,20(3):314-321
从地质固体系统与流体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能量流、物质流的观点,系统地论述了建立烃类运移主要控制方程,即烃水两相拉格朗日型异常地层压力方程和饱和度方程,研制了开发了烃类运移数值模拟系统,阐明了该耦合系统的要素功能和求解方法,提供了改善系统模拟精度的措施,最后介绍了该模拟系统在松辽盆地东南隆起某测线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5.
陕西宁强梅树村阶瓶状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芳  张录易 《地质论评》1995,41(4):355-362
本文报道的瓶状微化石,发现于陕西宁强宽川铺袁家坪剖面,化石产出层位为下寒武统梅树村阶下部小壳化石带,所获微化石数量颇为丰富,囊壳甚小并业经碳化。袁家坪瓶状微化石群的发现,填补了梅树村阶下部此类化石的空白,进一步表明发生于晚前寒武纪的该类具瓶状囊壳的微动物群,曾延入寒早期的事实,现有微化石化碳质保存,为探讨其囊壳原始物质组成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76.
NaCl—H_2O溶液包裹体的密度式和等容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5  
由于含盐类包裹体不能应用现有的状态方程求解,作者根据实验数值,采用最小二乘法等,得到含盐度(wt%)≤25的NaCl-H_2O溶液包裹体的密度式和等容式。只要测定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含盐度,代入密度式,即可计算包裹体中的流体密度。再由此密度、含盐度的等容式,进一步可求得包裹体的形成温度和压力。最后,作者列举了三个实例。  相似文献   
77.
Effect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urea, NH4Cl, Ca(NO3)2, KCl and KH2PO4) on the fractionation of Cu, Cr and Ni was studied by a 4-month incubation experiment. Using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s could change the distribution of Cu, Cr and Ni in the fractions of soil. Applying urea (CO(NH2)2)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Cu, Cr and Ni in water soluble plus exchangeable (WE) fraction, but increased those in Fe–Mn oxides bound (FM) fraction (p < 0.01). However, application of NH4Cl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WE fraction by 27.7% for Cu, 111.5% for Cr and 20.4% for Ni. The CO(NH2)2 raised the soil pH from 4.51 to 4.96, whereas NH4Cl lowered the pH of soil by 0.44 units. The WE fraction of the three heavy metal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the FM fr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adding KCl (p < 0.01). Moreover, the supply of KH2PO4 reduced the WE and carbonate bound (CB) fractions of Cu, Cr and Ni in the soil, however, it raised Cu and Ni in the residual (RS) fraction and Cr in the FM fraction. In addition, the mobility index indicated that KCl and NH4Cl increased the mobility of Cu, Cr and Ni in the soil, whereas urea and KH2PO4 decreased the mobility of the three metals in the soi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pplying chemical fertilizers does not only provide plant nutrients, but may also change the speciation and mo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  相似文献   
78.
桂林喀斯特石山阴香群落主要种群的种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华  梁士楚  胡刚 《山地学报》2007,25(4):475-482
采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了桂林喀斯特石山阴香群落乔木层12个和灌木层13个主要种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1)乔木层χ2检验有1个种对为显著正关联,1个种对为显著负关联;Spearman秩相关分析有3个种对为显著正相关,4个种对为显著负相关。灌木层χ2检验仅有1个种对为显著正关联;Spearman秩相关分析有8个种对为显著正相关,2个种对为显著负相关。整体来看,种对间达到显著水平的种对数较少,大多数种间关系松散,独立性相对较强;(2)正关联的种对主要体现了它们间生物学特性相近,对生境的生态适应性相似和相互重叠的生态位;而负关联的种对间往往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条件的适应性相异或存在相互竞争;(3)喀斯特石山生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人为干扰的加剧等因素对阴香群落种间关系的波动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9.
Twenty broadband seismographs were deployed along Hongyuan, Sichuan to Wuwei, Gansu. 81 teleseismic events were recorded in one year. We computed receiver functions from teleseismic waveform data and obtained S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beneath each station along the profile by using receiver function inversion metho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rustal structure is very complex and crustal average S wave velocity is to be on the low side. Low velocity structure generally exists in the depth range of 10~40 km in the crust between Aba arc fault and northern edge fault of Qinling earth's axis and it is a tectonic feature of complex geological process such as ancient A'nyemaqen Tethys ocean from closing and side colliding to subducted plate exhumed or thrust rock slice lifted. The Moho is about 50 km depth along the profile and is slightly deeper in the south than in the north.  相似文献   
80.
气象卫星资料在飞机人工增雨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勇  段昌辉  徐军昶  邓芳莲 《气象》2002,28(11):26-28
在2000年3月14日飞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过程中,极轨气象卫星实时遥感探测提供了人工增雨情况的一些证据。分析了作业后催化剂扩散情况,并且就风对催化剂的输送,地面增雨效果进行了探讨。初步结果:(1)本次过程在作业1小时23分钟后,最大自由运动扩散宽度11km,催化剂自由运动扩散区约为2508km^2,在云顶形成约1505km^3的塌陷区。(2)卫星资料分析,风的输送作用区约为7500km^2,为自由运动扩散区的3倍,是催化剂扩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