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444篇
地质学   400篇
海洋学   201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4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3篇
  1947年   3篇
  1934年   4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阿拉伯地盾主要是由晚元古宙火山-沉积岩系组成,岩系为大规模同时代的花岗岩类岩基和深成岩所侵入。这些岩石保存很完整,基本上能提供该区从9亿年以前至寒武纪阶段地壳演化的连续记录,成为解决阿拉伯地壳演化过程中古环境的一个关键。该火山—沉积岩系与现代岛弧岩系的相似性首先被Jackaman所注意到,然后他以Green—wood等人提出的地壳演化模式为基础,认为地盾南部的成因可看作是由早期拉斑玄武  相似文献   
72.
这篇文章回顾了在过去和现在的地震学研究中绘制芬诺斯坎以及邻近地区浅部地壳和软流圈横向非均匀性方面所做的工作。这里所获得的大多数的成果是由覆盖于 OSLO 地堑北部的大点距的 NORSAS排列中所得到的高精度的数据推导来的。这一排列所布置的区域已经用了新的 P 波旅行时间和振幅分析技术极详细地绘制了地震剖面图。在 OSLO 地堑区,地震异常曲线同地堑表面的形态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相关关系.也没有表现出和有关的重力异常有明显的联系。芬诺斯坎岩石圈的整个特征在地震波速度方面有百分之几的波动。还有某些迹象表明在加里东以前的岩石圈同波罗的海岩石圈比较起来是复杂一些的。我们感兴趣的在斯甚的纳维是在亚南部的浅部岩石圈中发现一个十分显著的地震速度异常,估计该区地壳厚度为250km。在 NORSAR—北大西洋,NORSAR—苏联西部和 NORSAR/联合国—南欧之间的波程上,我们已经观察到了深达500公里以上的地幔的横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73.
1.引言飓风中心通常被人们认为是在雷达屏面上出现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几何中心。为了揭示不同的风暴特征,例如飓风眼大小、椭圆率、回波运动和风暴运动等,许多研究者研究延时电影胶片(time-lapse film)的飓风照片。为了研究风暴路径细节和论证风暴的陀螺形的运动,需要更多的眼中心定位资料。在从地面雷达照片中收集定位资料时,作者观测到飓风眼经常既不是圆形的,也不是椭圆形,而似乎是六角形的、四方形的或三角形的。这些多角形结构虽不太完整,但其直线轮廓却是难以否认的。 2.资料和分析本文所研究的观测资料有:1)平面位置显示器(PPI)显示的16毫米和35毫米延时电影片记录,2)为计算机使用而经过数字转换的雷达反射率的  相似文献   
74.
本文是作者于1983年访华期间接受中国学术刊物的请求而撰写的.文中指出,地震应力在数量上相当小,因此它的效应一定很微妙,需要有灵敏的仪器去觉察它们.文中对压磁效应、波速比、应变、地倾斜、大地测量、电阻率、水氡和前震等各国常用的地震预报手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建议.结论为,虽然注意到了 Brune[1](1979)关于在原理上地震可能是不可预报的强有力的论证,但作者并不那样悲观.认为地壳可能十分不均匀,它的状态可能是多变的,这就要求我们拥有大量数据.所以必须同时使用几种方法和大量的仪器进行观测.更多的注意力应放在:(1)地震波传播的各向异性和衰减,(2)多色激光测距,(3)改善构造磁学中的信噪比,(4)在电导率测量中使用可交替极性的供电极和较大面积的测量极网和(5)对前震和余震序列的统计学分析进行重新仔细检验.   相似文献   
75.
地形对降雨的增幅不仅取决于大尺度环境(如迎风坡抬升、温湿层结等),还与山区地形云降雨的微物理过程有关。因此,雨量场的数值式外推预报必须考虑地形增幅量的修正。应用中尺度雨量分析的气候增幅场是一种简便和切合实际的修正方法。现将英国气象局雷达研究实验室的有关工作摘译如下,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76.
地幔粘度变化和板块运动的新资料暗示,作者以前的关于驱动和阻止板块构造的力的理论需要修改。在地幔中,与板块运动有关的流动可能遍及整个地幔,而不是几乎完全在地幔顶部的薄的软流层中。本文的第一个任务是计算作用在半球板块上的粘滞转矩,该转矩是由在板块边界之下地幔中的垂直点力产生的。这个原始问题是足够简单的,即使软流层和中间层的粘度给的不同时也是这样,并允许使用一系列有关的球谐级数项来计算。它表明:岩石层和软流层中的力是作用于板块上的转矩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当软流层粘度低的时候;按早先给定的项数给定截断项数时,会严重地低估软流层中力的作用。这些结果被用来指导如何近似地取更真实的边界条件。对于真实边界条件,用前述原始问题相同的方法,精确计算将太费时间。第二个任务是估计驱动和阻止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际转矩。它包括“洋脊推力”驱动机制的重新计算,该机制给出围绕地心的总转矩为零,它与Archimedes原理一致,而同Davis和Solomon的新近结论相反。重新计算不影响仍具有非零合力的“下插板块拉力”,其主要部分被板块系统相对于平均中间层的非零平均角速度平衡(本文认为,在中间层中存在“热点”)。这个角速度与观测资料符合得很好,对于驱动中未用的资料,它也给出了一个近似检验。对于每一板块帮发现了驱动转矩和阻止转矩之间的不吻合。本文提出的方法比其它已知的最佳的方法吻合程度要好一些。两者的共同结论是“下插板块拉力”应该对年龄和速率加权;最重要的阻力是整个板块区下方抗剪切流的粘滞阻力,而不是早期著作中所说的俯冲带的局部摩擦。  相似文献   
77.
本文研究了整个地质年代海水中确定 Nd 同位素变化的可能性,调查了方解石、霞石、磷灰石可以作为记录海水εNd 值的可能矿物相。海相环境下近代生物成因和无机沉淀的方解石和霞石,其含 Nd 量为0.2ppb 至70ppb,表明原生海相 CaCO_3含有很少的稀土元素,而且 Nd/Ca 比值相对于碳酸盐沉淀期间的海水来说也没有增加很多。非常年轻的不含大陆岩屑的海成石灰岩、白云岩、含 Nd 量约为200ppb。  相似文献   
78.
据大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80年地形测量图、1980年5月至1981年5月冰面流速及冰川雷达测厚资料,用统计相关求得单宽流量与平均冰厚、坡降之间关系式。在假定今后冰川维持1959—1966年向物质平衡等值线分布下,计算了该冰川最终稳定纵向断面,此时该冰川面积与体积分别仅为1980年的83.6%与60.5%,且形态上分为两支;每年供水量为78×10~4m~3,为1958—1983年间平均供水量的83.4%。  相似文献   
79.
为了评价悬浮物和河底沉积物在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地球化学勘查中的相对有效性。在美国弗吉尼亚州Rockingham县Bowers Campbell铅锌矿床84号矿段的东、西河流采集底部沉积物和河流水体中的悬浮物。该矿体由闪锌矿、黄铁矿和少量方铅矿、黄铜矿组成。其走向平行并垂直切穿白云岩层,矿体氧化深度100米左右。 Zn是寻找矿化带的有效元素。在悬浮物中的Zn反映的异常,无论是全Zn或者是3%HCl冷提取的Zn,都比河底沉积物中Zn所揭示的异常群(7个强的,2个中等的异常)更密集,更明显。矿化带下游有700米悬浮Zn分散流。由Cu、Zn和冷酸提取检测的Pb组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个大范围重叠的多元素异常群,它能准确地圈定矿带。Pb异常群范围在已知矿床的上  相似文献   
80.
气象学既是一门边缘的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的科学,目前它已形成了三十多个分支,人类生物气象学(Human Biometeorology)就是其中之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大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与健康。因此研究大气对人体的影响尤为必要。本文对此从七个方面作了深入的讨论。一、直接影响太阳辐射特别是紫外辐射(<0.3微米)能使皮肤变黑、起泡;在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下,甚至会引起皮肤癌。此外,强烈的紫外线可引起结膜炎和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