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3篇
  免费   1233篇
  国内免费   1801篇
测绘学   780篇
大气科学   1212篇
地球物理   1289篇
地质学   3132篇
海洋学   850篇
天文学   130篇
综合类   562篇
自然地理   68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369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452篇
  2012年   426篇
  2011年   453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旅游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位于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南岗排是一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排瑶村落,至今仍保存着大量的明代与清代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对于南岗排的旅游开发,应当积极发掘其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并通过精心设计形成旅游产品。南岗排旅游区应以“排瑶村寨风情博物苑”为主题,重点发掘其排瑶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与历史文化。从文化氛围营造、专项文化开发、文化形象宣传3个方面对南岗排旅游区的文化资源开发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2.
153.
松嫩平原湿地植被对生境干-湿交替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扎龙湿地和向海湿地水分布存在不均一性,生境中有“干-湿”交替过程。选取“干-湿”界面上沼泽植被与草甸植被共存的群落片断分别设置15个固定样方,生长季内4个月观测结果表明:扎龙湿地和向海湿地生境旱生化时羊草为优势种群,湿生化时芦苇为优势种群,芦苇沼泽群落和羊草草甸群落随生境“干-湿”交替过程相互演替,演替过程既受生境水分波动的影响,又由优势种群内在生物学特性决定。  相似文献   
154.
155.
156.
南半球对流层气候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的联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南半球对流层温度场谱分析和逐次滤波分析发现,南半球对流层大气温度场半个多世纪以来呈现明显的持续升温趋势,升温幅度由低层到高层逐步增加,其中地面层1 000 hPa年升温率为0.013℃/a,对流层中部500 hPa年升温率为0.019℃/ a,对流层上部300 hPa年升温率为0.036℃/ a;滤除南半球大气温度场的趋势变化,发现南半球大气温度场从地面层直至对流层顶广泛盛行着十分显著的与太阳磁场磁性22年周期变化相一致的变化周期。太阳磁场磁性周期变化趋势略有超前,分析认为,这是南半球对流层大气气候系统对太阳磁场周期性变化的响应。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南半球从地面层1 000 hPa到对流层顶,再到平流层中部10 hPa各层次大气温度变化22年周期分量振荡位相基本一致,周期振幅由低层到高层迅速增大,说明太阳磁场变化对对流层高层比低层影响大,对平流层影响更大。其中地面层1 000 hPa温度场的22年变化周期是在滤除趋势变化和11年周期之后才显现出来的,所以太阳磁场磁性周期变化对地面层气候的影响较小并且经常处于被掩盖状态;南半球地面层1 000 hPa温度场滤除趋势变化之后显示出十分显著的与太阳活动11年周期相一致的变化周期,分析认为,这是南半球对流层大气气候系统对太阳活动11周期性变化的响应。对流层上层300 hPa温度场滤除趋势变化和22年周期之后也显示出11年变化周期,而对流层中部500 hPa则无此周期反应,说明太阳活动11年周期对地面层1 000 hPa大气气候影响最明显,对流层中上层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57.
付兵先  唐飞  李天降 《岩土工程技术》2005,19(6):284-286,322
根据对一低液限粉土路基的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及检测,确定了影响该路基长期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AHP法,应用两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该路基的长期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8.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shed light on the hydr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underground waters at shallow depth in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geochemistry of major elements. Guiyang City bears abundant underground water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karst areas throughout the world. Ca^2 and Mg^2 are the dominant cations, accounting for 81% -99.7% of the total, and HCO3^- and SO4^2- are the dominant anions. Weathering of limestones and doloston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controlling the hydrogeochemistry of underground waters, and weathering of sulfate and evaporite rocks is less important. Moreover, the precipita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also have a definite influence on the hydrogeoehemistry of underground waters in the region studied.  相似文献   
159.
Sedimentation rates in the Wanggang salt marshes, Jiangsu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Land-ocean interaction in coastalzone is one of the key m att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G eosphereand Biosphere Program (IG BP). The key problem s of the second phase in the next decadeinclude the m aterial cycle, the system evolution process …  相似文献   
160.
含钒金红石可见光下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含有钒等杂质的金红石可部分吸收可见光的特性,以500 W卤素灯作为光源,实验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的可见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该金红石具有催化活性,7 h后亚甲基蓝可降解71 2%。经过加热、粉碎改性方法处理后的金红石光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加热1 100 ℃的金红石样品7 h后可使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0 4%。增加光照强度、加入适当的H2O2 都可提高降解效果。实验为充分开发利用天然金红石提出了新的途径,为环境污染治理提出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