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38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713篇
地质学   574篇
海洋学   189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7篇
  1973年   3篇
  1964年   5篇
  1935年   5篇
  1934年   4篇
  1926年   3篇
  1925年   3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991.
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0~4000的岩心样进行了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在不同深度共测定了38个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分布在98.6-3.2Ma之间,年龄值的变化规律总体上是随钻孔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地表样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是87.1Ma,至3899m深处则为3.2Ma,基于磷灰石中裂变径迹的退火特征,反映出地壳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年龄值随深度的变化,也有若干波动,尤其是1550~2450m之间的这部分岩心,在年龄随深度变化的趋势上是不连续的,这部分岩体可以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构造作用带。根据年龄一深度关系和约束径迹长度的分布特征,对超高压变质岩体的后期折返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2.
1996年9月,经过近40年期间遭遇许多次失败的协商谈判之后,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的文本最终达成了一致并在联合国开放供各国签署,随即由5个声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俄、中、英、法)进行了签署。在签字仪式上,克林顿总统称该条约为“最长久的追求、最艰苦的战斗、核武器控制的收获”。  相似文献   
993.
A.  Piombo  G.  Martinelli  M.  Dragoni  尚丹 《世界地震译丛》2006,(3):76-85
一般认为地震序列的发生意味着不同断层段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每次位错产生的同震应力的传递则是这种相互作用最显著的成分。然而,一个地震系列中各个后续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却表明,同震应力尚不足以单独引发其他的地震。我们研究了同震应力场可能诱发孔隙流体流,改变了所在区域的孔隙压力分布情况。鉴于地壳在很多地区都是一种流体饱和介质,故将地壳视为一种孔隙弹性固体。由于孔隙物质所表现的应力场依赖于时间,所以我们将验证这种性质能否解释余震的触发。我们考察了一些现有的半无限平面断层的解析方法。对可渗透的和不可渗透的位错面均作了考虑。我们将孔隙弹性介质的解法与孔隙介质的解法作了对比,计算了变形与流体扩散之间的耦合效应。结果发现主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在某些区域初始时可能表现为负值,但尔后随着孔隙流体的重新分布而变为正值。这种变化意义重大。如果地壳确如我们所假定的表现为一种各向同性、充满流体的孔隙弹性介质的话,那么,通过孔隙流体扩散的库仑应力触发作用则很可能是余震产生的重要机制,余震发生的范围分别为长约2.5个断层长度,宽约0.5个断层长度。这个范围小于以前模型的预测值,以前的这些模型都忽略了弹性变形和孔隙流体扩散之间的力学相互作用。对于典型的孔隙结构,流体流引起的应力变化在主震发生后约一年内会有很大程度的衰减。  相似文献   
994.
S.  Hainzl  G.  Zoer  I.  Main  吴琼 《世界地震译丛》2006,(6):74-76
由于地震对人类生活、基础设施和区域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地震危险性的计算和评估十分重要。即使在1906年灾难性的旧金山大地震发生10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对地震破裂及其时空成核过程的认识仍然极其有限。原因之一是对于地下地震过程中重要状态变量(如地表下部压力及物性)的认识不足,这与天气预报等相关领域是不同的。对地下进行直接观测,仅在少数几个进行了昂贵的地壳深井钻探的地方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995.
金-汞矿化代表一种新的有前途的矿床类型,可划分四种成因模式:Au—As—Hg,Au—Sb—Hg,Au—Te-Hg和Au-Cu-Hg,与不同金矿化有成因联系,由不同的成矿系列产生。四类金。汞矿床广泛存在于东亚和东南亚。越南是最有希望发现这一工业类型矿床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996.
Ephemeroptera(mayfly),Plecoptera(stonefly)and Trichoptera(caddisfly)(EPT,3 kinds of insectorders)reach their maximum development in streamsand contain families that are entirely or almost con-fined to running water.Ross(1963)suggested thatthe early evolut…  相似文献   
997.
南阿尔金-柴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研究进展、问题及挑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南阿尔金—柴北缘高压-超高压(HP/UHP)变质带为近10年来所新厘定,它分布在青藏高原北缘,延伸近1000km,被阿尔金断裂分成南阿尔金和柴北缘两部分,以含少量榴辉岩、石榴橄榄岩和含柯石英的片麻岩为特征。根据野外地质观察、岩石组合分析及其岩石学特征,可把南阿尔金—柴北缘HP/UHP变质带划分为6个HP/UHP变质单元,从西向东分别是:江尕勒萨依榴辉岩-片麻岩单元(JSU);巴什瓦克石榴橄榄岩-高压麻粒岩单元(BWU);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片岩)单元(YLU);绿粱山石榴橄榄岩-高压麻粒岩单元(LLU);锡铁山榴辉岩-片麻岩单元(XTU);都兰榴辉岩-片麻岩单元(DLU)。研究显示,6个HP/UHP变质单元在岩石组合、形成的温度压力条件及变质演化历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榴辉岩相变质时代变化在420~500Ma之间,可能反映了早古生代沿南阿尔金—柴北缘HP/UHP变质带的多阶段或穿时性的俯冲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震源区能量积累和释放过程的熵模型基本特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活动区的局部地壳地震活动性很大程度上是随机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小的地方震的震级时间序列却具有确定性的分量,此分量很可能与一个大地震的成核有关。当小地震事件中最大的事件变小,最小的事件变大,并且它们的差别不断地减小,这个分量在地震记录上就表现为由震级的两个反向实时趋势产生的所谓能量楔。在一个大的成核事件的震源区,利用相图法,笔者依据非线性动力学已经解释了地震过程的演化和小震的大小分布。模拟地震过程的这种新的处理方法和数学模型已经被应用于来自世界各地区的大批地震目录数据,特别是中国的地震数据。  相似文献   
999.
发生地震的活断层的迹线通常间断分布(Wesnousky,1988),一般会被间断面隔断,由一个个的分段组成,在视图中出现类似阶跃的迹线。在这些间断面上由滑动产生的应力集中可能减缓或停止破裂的传播,因此对地震破裂长度产生控制作用(Segall and Pollard,1980)。在本文中,我调查了破裂  相似文献   
1000.
稀土元素丰度在硬石膏(CaSo_4)、重晶石(BaSo_4)、菱铁矿(FeCo_3)和方铅矿(Pbs)中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了。一种简单的结晶化学模式定性的描述了在硬石膏、重晶石和菱铁矿中稀土元素代替的相对亲合力。当地壳的丰度正常化时(近似热液稀土元素模式),三个热水矿物个别的和集体的对数稀土元素丰度是一种惊人地线形函数。(大阳离子离子半径——稀土元素的离子半径)。然而,重要的例外是Eu,相对于稀土元素的邻近原子序数和三价离子的半径,Eu在重晶石中异常富集而在菱铁矿中缺失。原则上,共生热水矿物的成对稀土元素分析,结合适当的实验资料,能得到稀土元素含量和原始热液的温度。 稀土元素仅有微弱的亲铜倾向,反映在方铅矿上有很低的丰度——La 0.6P Pb,Sm 0.06P Pb;其余的稀土元素含量低于侦查极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