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7篇
  免费   625篇
  国内免费   1043篇
测绘学   627篇
大气科学   631篇
地球物理   616篇
地质学   1672篇
海洋学   589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182篇
自然地理   40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变化环境下东江流域水文干旱特征及缺水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干旱事件不确定性和枯期径流变异性的双重影响下,水文干旱特征时序非一致性问题为其联合分布模拟带来困难。基于东江干流测站日径流过程数据,采用游程理论提取水文干旱事件,并结合干旱特征均值变化、时序一致性分析及边缘分布模拟,以确定干旱事件融合及剔除评判标准的合理取值。基于Rosenblatt变换Cramer-von Mises检验统计量拟合方法,构建水文干旱特征两变量联合分布Copula模型,并根据同频法设计两变量组合值。通过对比枯期径流变点分隔子序列干旱特征,分析变化环境下东江流域水文干旱特征及缺水响应。结果表明:水文干旱事件融合和剔除的评判标准值分别取0.1和0.3比较合理。干旱特征两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但不同时间系列不同变量之间的联合分布及边缘分布最优模型并不一致。流域水库尤其是新丰江水库的径流调节作用,对于缓解东江中下游水文干旱效果明显,超阈联合重现期为2年的设计干旱持续时间、总缺水量和最大日缺水量分别减少了63%~71%、71%~84%和30%~47%,但如果要满足东江河道内最小管理流量目标,其依然分别达到了12~18 d、6 114万~9 030万m3和715.0万~929.0万m3。  相似文献   
982.
983.
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现已成为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为了解光倒刺鲃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特征,作者对8个水系共191尾样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在所有序列中,共有51个变异位点,共检测出1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761,核苷酸多样性为0.012。基于Cyt b基因全序列构建的NJ树显示,所有种群合聚为两大支,其中资江、钱塘江、郁江和柳江的全部样本以及北江、赣江和九龙江的部分样本组成了Ⅰ支,而东江水系的全部样本及北江、赣江和九龙江水系的部分样本则组成了Ⅱ支。单倍型网络图显示,东江的全部单倍型与北江及赣江的部分单倍型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其他单倍型发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而九龙江种群内部不同的单倍型间亦有着较大的遗传差异;北江的部分单倍型、柳江及郁江种群的全部单倍型与资江、钱塘江的全部单倍型、赣江和九龙江的部分单倍型之间的亲缘关系亦较为密切。我们推测光倒刺鲃存在两个扩散中心:西江、北江水系扩散中心及东江水系扩散中心。其扩散路径为:西江及北江水系的种群往北向长江水系扩散,长江种群然后往钱塘江及九龙江等水系扩散;东江水系的种群扩散路径可分为3支,一支往北向长江水系扩散,一支往西向北江水系扩散,一支往东向九龙江等水系扩散。AMOVA分析表明,光倒刺鲃地理区之间变异占1.61%,地理区内种群间约占56.47%,种群内的变异占45.14%。错配分析及中性检验显示,全部种群、各个种群在历史上均没有发生过明显的扩张。本研究结果可为光倒刺鲃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4.
南麂列岛地处亚热带海域,是台湾暖流和江浙沿岸流的交汇处,因而呈现出很好的生物多样性。据调查,南麂列岛附近海域已鉴定的浮游植物甲藻有53种,而到目前为止,对南麂列岛海域甲藻的休眠孢囊种类和分布的调查仍为空白。本文通过对2014年南麂列岛附近海域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调查研究,在该海域共发现甲藻孢囊10属26种,其中,种类最多的是原多甲藻属(Protoperidinium),有10种;其次是斯氏藻属(Scrippsiella)和亚历山大藻属(Alexandrium),分别有4种,膝沟藻属(Gonyaulax)2种,舌甲藻属(Lingulodinium)、易碎藻属(Fragilidium)、扁甲藻属(Pyrophacus)、翼藻属(Diplopsalis)、裸甲藻属(Gymnodinium)和多沟藻属(Polykrikos)各1种。这些甲藻孢囊中,异养型和自养型甲藻孢囊各13种,自养型甲藻孢囊在数量上所占比例较大(79%)。2014年南麂列岛海域甲藻孢囊丰度较低,每毫升沉积物能检测出2—33个;夏、秋季的孢囊丰富度较高;岙口等相对开放海域的孢囊丰度明显高于岙内各站点。值得注意的是,三种有毒甲藻孢囊,塔玛/相似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ffine),具刺膝沟藻(Gonyaulax spinifera)和多边舌甲藻(Lingulodinium polyedra)的孢囊也在样品中检出,并且分别占春季、夏季和秋季孢囊总丰度的37%、23%和27%。本研究为完善南麂列岛甲藻的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85.
何格  顾雪祥  王新利  周超  刘瑞萍 《岩石学报》2016,32(6):1795-1808
哈勒尕提铁铜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博罗科努多金属成矿带,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晚泥盆世中酸性侵入体与上奥陶统碳酸盐岩接触带上,是一个典型的矽卡岩矿床。本文从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入手,讨论了成矿流体的特征、来源和演化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岩相学观察表明,本矿床热液矿物中流体包裹体存在5种类型:富液相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Ⅰ类)、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Ⅱ类)、富气相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Ⅲ类)、纯液相水包裹体(Ⅳ类)和纯气相水包裹体(Ⅴ类)。其中,Ⅰ类包裹体数量最多,各阶段热液矿物中均有发育;Ⅱ类包裹体数量较少,只见于进化交代蚀变阶段的石榴石和早退化阶段的绿帘石中;Ⅲ、Ⅳ和Ⅴ类包裹体数量最少,主要发育于晚退化阶段的石英和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表明,从进化交代蚀变阶段→早退化阶段→晚退化阶段,成矿流体经历了从高温(404~562℃)、中-高盐度(11.1%~51.6%NaC leqv)、中-低密度(0.47~0.80g/cm~3)到中-高温(207~465℃)、中-低盐度(2.9%~44.1%NaC leqv)、中-低密度(0.64~0.89g/cm~3)再到中-低温(117~337℃)、低盐度(1.6%~4.5%NaC leqv)、中-高密度(0.90~0.97g/cm~3)的演化过程。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进化交代蚀变阶段和早退化阶段的成矿流体主要源于岩浆水,晚退化阶段则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根据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结合矿床宏观地质特征,认为流体不混溶(沸腾)是导致本矿区金属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86.
径流还原计算中淤地坝拦蓄水量还原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洪波  俞奇骏  王斌  陈克宇  顾磊 《水文》2016,36(4):12-18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分布密集,对天然产汇流过程扰动较大,给径流还原或水资源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淤地坝影响下的径流还原计算方法对区域水资源评价或径流设计有重要意义。以黑木头川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还原系数法和径流系数法计算了殿市水文站控制产汇流区的淤地坝逐年拦蓄水量,并将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论证了还原系数法的适用性。还原系数法的计算结果表明:1971~2007年殿市水文站产流区内的淤地坝平均年拦蓄水量为86.21×104m3,与径流系数法计算所得到的拦蓄水量基本一致,相对误差仅为1.36%。同时,研究发现单位控制面积分摊后的拦蓄水量在年际变化上并不显著,基本维持在某一区间内。研究结果表明还原系数法不仅可用于洪水还原,也可较为准确地计算淤地坝影响区的淤地坝拦蓄变量。作为河川径流还原计算方法或淤地坝影响的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评价研究的计算方法之一,可与径流系数法进行交叉验证,进而获得比较准确的淤地坝拦蓄水量。且由于淤地坝年拦水量空间分摊后,单位控制面积的拦水量基本稳定,故在淤地坝上游无明显人类活动的情况下,可据此初估已知或近似区域淤地坝控制流域面积条件下的淤地坝年拦蓄水量,为黄土高原地区今后开展水资源评价和径流预报提供一条简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87.
李磊  朱永楠  谷洪钦 《水文》2016,36(2):41-45
为分析推理公式法在土耳其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中的适应性,首先分析了土耳其常用洪水计算方法 DSI Synthetic Method在设计降雨、产流规律、汇流模型的水文特点,并将DSI Synthetic Method与我国常用的两类推理公式法进行比较,探讨土耳其降雨径流关系与推理公式法汇流模型相结合进行小流域洪水计算的方法,最后通过土耳其工程实例将该方法与DSI Synthetic Method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推理公式法能够将土耳其的设计降雨、产流规律和推理公式法汇流模型相结合,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能够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88.
辜幕丹  汪朝 《探矿工程》2016,43(2):39-42
齐齐哈尔富拉尔基油田拥有丰富的浅层稠油资源,油藏埋深浅,油层薄,由于地面条件限制不能采用直井开发,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三公司在该区块施工了7口浅层水平井。浅层水平井钻井因地面与目的层距离短,钻井完井过程中面临一些特定的技术难题。针对施工难点进行分析,从钻具组合设计、地质导向技术和钻井液优化设计三方面出发,实现安全优质高效钻井。  相似文献   
989.
在地质勘探钻井中一般不需要进行井口压力控制。辽西金羊盆地“羊D1” 钻井采用地质勘探井的钻井工艺方法进行油气勘探,需要预备有井口压力控制措施。地质钻井设备和井控装置如何耦合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以该井为例,介绍了用全液压岩心钻机全孔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工艺施工油气勘探井的施工工艺。钻进中综合考虑了YDX-6型全液压岩心钻机平台的下方空间尺寸、井身结构设计以及本钻井的井口压力控制等要求,选择和设计了一套满足小口径取心钻探施工要求的井控装置。  相似文献   
990.
“灿鸿”台风造成浙江东北部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福  钱燕珍  方艳莹  顾小丽  王毅 《气象》2016,42(3):305-313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和自动站加密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5年7月10—11日1509号台风灿鸿造成其西侧浙江东北部异常强暴雨事件,得到本次大暴雨过程是由于"灿鸿"强度强、范围大、直接影响时间长,长时间东北气流下,在浙东北特殊地形作用下,形成地面辐合带造成的。台风影响前期该区域处在对流不稳定状态,水汽含量丰沛,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气温低,有利于上升运动,上层水汽冷凝造成强降雨。暴雨区低层MPV1由负值转变为正值,导致垂直涡度加强,925 hPaθ_(se)的高能区的长期存在,有利于上升气流增强,水汽长时间大量输送有利于台风的发展和维持,也有利于强降雨的形成。这些物理量的变化与雨量增大和减小有6~12 h的提前。呈喇叭口状的杭州湾及南面四明山、狭长东北一西南走向的象山港以及南岸的山脉等地形有迎风坡作用和地形辐合,对东北气流参与造成的降雨有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