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9篇
  免费   2423篇
  国内免费   3031篇
测绘学   2118篇
大气科学   1224篇
地球物理   1792篇
地质学   5915篇
海洋学   1664篇
天文学   83篇
综合类   702篇
自然地理   1095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587篇
  2021年   739篇
  2020年   572篇
  2019年   647篇
  2018年   597篇
  2017年   637篇
  2016年   543篇
  2015年   690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778篇
  2012年   857篇
  2011年   838篇
  2010年   789篇
  2009年   762篇
  2008年   786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665篇
  2005年   595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山东三山岛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山岛金矿床位于莱州市三山岛—仓上断裂带内,矿石主要为蚀变岩和含金石英脉2种类型。随着胶东金矿床研究的深入和三山岛金矿资源的不断减少,对三山岛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及深部开发前景问题研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针对上述问题,对三山岛金矿床2种类型矿石的成矿流体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代表成矿早—中期的蚀变岩型矿石形成于中温(均一温度为325~240℃)、低盐度(2.07%~6.88%)、低密度(0.720~0.868g/cm3)、酸碱性不均匀(pH=3.27~10.43)、以氟化物和氯化物为成矿物质载体的还原性流体;代表成矿中—晚期的含金石英脉型矿石形成于中—低温(均一温度为306~160℃)、低盐度(1.05%~9.73%)、低密度(0.739~0.962g/cm3)、碱性(pH=9.25~9.85)、以氯化物和硫化物为成矿物质载体的还原性流体。成矿流体性质的转变反映了成矿流体处于由比较封闭到比较开放的构造环境的转变期,且成矿流体早期以原生岩浆水为主,后期有变质水、大气降水以及海水的参与作用。三山岛金矿成矿深度为2.5~5km,根据目前的开采深度推算其深部还有一定的资源量可供开发。  相似文献   
112.
胶东半岛大磨曲家金矿床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胶东大磨曲家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包括水溶液包裹体、富CO2包裹体和高盐卤水包裹体3种类型,前两者发育较多,高盐卤水包裹体发育极少。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盐度、密度、压力估算显示,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98~376℃,据冰点温度估算,盐度为0.53%~8.28%,水溶液包裹体均一压力低于50×105Pa;富CO2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255~348℃,盐度为2.42%~11.43%,均一压力为1 000×105~2 500×105Pa;富CO2包裹体中CO2均一温度为23.0~32.4℃,指示该类包裹体可能含有数量不等的CH4或H2S。静水压力体制下,根据纯CO2包裹体均一压力估算成矿深度约为1 km。在270℃左右,均一压力从富CO2包裹体到水溶液包裹体急剧降低,指示成矿流体在270℃左右可能发生过一次减压沸腾过程,成矿流体盐度和密度在270℃左右也有显著的变化。因此,沸腾作用及其引起的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急剧变化可能是导致大磨曲家金矿床成矿物质沉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3.
内蒙古羊蹄子山沉积变质型钛矿床是一个新的钛矿床类型。通过对地质、地球物理前提条件的研究和找矿方法试验,认为高精度磁法是找沉积变质型钛矿床的基本方法,重力为有效的找矿方法。在矿区北带磨石山以金红石为主的富钛矿体上有600 μGal的重力异常,无磁异常;南带的羊蹄子山钛铁矿体上重力异常为500 μGal,有60 nT的弱磁异常。  相似文献   
114.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indicate that carbazole-type compounds have high thermal stability and also show stability in oxid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This kind of compounds still has a high concentration and complete distribution in the analyzed dry asphalt samples, showing that they are particularly useful in studying petroleum migration of paleo-pool. During the basin's first-stage of oil-gas pool formation in the Silurian in Tazhong and Tabei areas of Tarim Basin (at the end of Silurian period) and the second-stage in the Awati area (in Permian), the petroleum experienced a long-distance migration.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Silurian paleo-pools in Tazhong Uplift at the end of Silurian, the petroleum mainly came from the lower and middle Cambrian source rocks in the Manjiaer sag. The petroleum migrated towards the southwest-south entering the Silurian reservoir beds in Tazhong first. Then, it further migrated within Silurian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along the highs of the Structural Belts to the region of the Silurian pinchout boundary in Tazhong. In Tabei Uplift, during the first-stage of pool formation, the petroleum was also from the lower and middle Cambrian source rocks in the Manjiaer sag. It migrated northwest entering the Silurian reservoir beds in the Tabei Uplift firstly, and then the migration continued in the same direction within the Silurian reservoirs and finally the petroleum was trapped in higher positions. During the second-stage pool formation in the Silurian beds in the areas around Awati sag, the petroleum mainly came from the lower-middle Cambrian source rocks in the Awati sag. The petroleum migrated from the generation center to Silurian reservoirs in all directions around the sag through major paths, and the petroleum was finally trapped in higher locations.  相似文献   
115.
浙江五亩山地区钨矿容矿构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五亩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侵入活动后,形成了高温热液裂隙石英脉型黑钨矿(白钨矿)矿床.矿化脉体多分布在区域断裂的裂隙构造中,矿化体在地表以中(或低)角度产出,向下以高角度产出,或者两者交替产出形成类似于倾斜的"阶梯"状.通过对含矿裂隙的测量和统计,确定了成矿前或成矿期的裂隙,NE向裂隙为钨矿的容矿构造,并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6.
大兴安岭白音诺尔铅锌矿控矿构造研究与找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成矿物质来源及控矿因素是矿床学研究的前沿课题。过去人们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源于含矿围岩的萃取。因此,找矿重点是寻找矿源层。但是,更多的事实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通过地幔热柱多级演化迁移至地壳,并在幔枝构造较好的控矿构造空间聚集成矿。本文探讨了大兴安岭中南段的成矿作用,总结了该区的主要控矿构造,指出了不同级别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并预测了不同级别的成矿靶区。  相似文献   
117.
针对中国近年来金矿床学领域研究工作,综合讨论了金矿床成矿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它们集中体现在①大型一超大型金矿床;②区域成矿学与成矿系统;③造山带成矿与造山型金矿:从俯冲(增生)造山到碰撞造山成矿的显著发展;④成矿系列、成矿谱系到成矿体系研究;⑤热点、地幔柱及其多级演化:从边缘成矿到板内成矿;⑥成矿时代:从模糊到精确;⑦现代金矿成矿的实时模型;⑧从板块构造演化、超越板块构造到成矿地球动力学等8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8.
新疆坎儿井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新疆坎儿井的构成、特点、研究意义,分析了坎儿井衰退状况及其原因,列举了已进行的坎儿井保护工作,提出了坎儿井于枯断流的综合治理对策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9.
郭谦 《国土资源遥感》2008,19(3):104-107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常用的系统分析与决策方法,但在应用于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时,由于因素的权重值只能为正数,影响了表达效果。为此,本文对其进行了优化,改进了构造判断矩阵时的赋值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引入了负数。实验证明,优化后的方法能准确地评价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0.
郭锐  曾国光 《矿产与地质》2008,22(3):236-240
通过对粤东地区地层和岩石中成矿元素含量和区域地质背景的分析,认为粤东地区铜铅-锌-银成矿作用与燕山期的构造-岩浆作用关系密切,成矿物质中银-铜-锌以下地壳来源为主,铅则以上地壳及沉积地层来源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