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86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36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81.
本文对四川盆地西南部气区震旦系灯影组和二叠系茅口组、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的有机包裹体特征、组成、碳同位素进行了研究,追索了研究区油气的演化、运移及油气的成因。结果表明,在震旦系灯影组和二叠系茅口组、长兴组储层中,皆存在有三期以上的油气运移。不同储层中,相应各期的油气运聚特点及演化程度略有不同,灯影组中各期有机质的成熟度及油气演化程度均略高于二叠系;同储层中,各期油气运聚的特点及演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石油成熟阶段、高成熟凝析油一湿气阶段、过成熟干气阶段。研究区灯影组储层的天然气成因为油型气,二叠系的为多成因;各储层中的CO2主要为有机成因气,少量为无机成因气。  相似文献   
382.
扎河坝石炭系火山岩出露于东准噶尔扎河坝蛇绿岩带北侧的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地层内,主要为玄武岩及玄武安山岩,Mg~#介于64~73,中等的TiO_2(<0.85%)和Al_2O_3(13.75%~16.88%)含量,相对低的CaO(4.51%~7.28%)和FeO~T(5.82%~7.71%)含量,显示初始岩浆特征。样品富Na(Na_2O/K_2O>1),具有较高的全碱含量(K_2O+Na_2O)=4.4%~7.1%)。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较低的Nb含量(0.8×10~(-6)~2.6×10~(-6))和明显的Nb-Ta负异常,显示典型的消减带岩浆特征。样品显示微弱的轻稀土富集(La/Yb)_N=1.0~2.1,无明显的重稀土分馏(Gd/Yb)_N=1.1~1.3,无明显的铕异常(δEu=0.94~1.08)及铈异常(δCe=1.00~1.06)。此外,样品具有较高的(~(87)Sr/~(86)Sr)_i(0.705282~0.705420)和ε_(Nd)(t)值(+6.59~+7.58)。上述特征与样品低的Th及Pb含量(Th<0.55×10~(-6),Pb<3.52×10~(-6))和较高的Ce/Pb比值(4~79)可以排除陆壳混染,说明其形成于消减带环境。样品较高的Ce/Th(18~32),Ce/Pb,Ba/Rb(21~76)和Ba/Th(>179)比值,ε_(Nd)(t)值接近亏损地幔,并缺乏明显的负铈异常,说明源区没有明显的消减沉积物加入。样品的微量元素特征及Sr-Nd同位素组成说明其形成于热液交代的洋壳俯冲脱水使上覆地幔楔部分熔融。而样品相对贫Pb的特征,可能与源于高温角闪岩相俯冲板片特殊的贫Pb流体有关。这套火山岩说明东准噶尔晚石炭世仍存在洋内的消减俯冲环境,准噶尔大洋的闭合应当发生在晚石炭世之后。  相似文献   
383.
滇西莴中新生代高镁富钾火山岩富含橄榄石斑晶,其核部Fo含量变化较大(94~75%),由大斑晶(〉1mm)、中等粒径斑晶(0.3~1mm)至小斑晶(〈0.3mm),Fo含量总体变小;橄榄石斑晶CaO含量大于0.1wt%,随着Fo含量的降低,MnO含量升高,而NiO含量降低,并具有明显的岩浆结晶分异趋势,均为岩浆成因,但来源复杂;大斑晶和中等粒径斑晶的核部Fo含量明显与全岩MgO不平衡,均属于捕虏晶来源。橄榄石斑晶中的尖晶石包裹体高Cr#(0.77~0.94)、低Mg#(0.17~0.65),具有较低的Al2O3含量(〈10wt%);尖晶石包裹体的TiO2含量总体上较低(〈1.0wt%),暗示了绝大部分橄榄石属于岛弧型岩浆成因,来源于富集交代的方辉橄榄岩部分熔融岩浆;少量高TiO2尖晶石包裹体(1.36~3.96wt%)的存在则暗示了部分橄榄石斑晶的形成可能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有关。大斑晶和中等粒径斑晶橄榄石均具明显的成分梯度变化,由核部、幔部至边部。其Fo、NiO含量降低而MnO、CaO含量增大,并且边部成分特征与小斑晶橄榄石相类似,其源区至少存在两次岩浆作用过程,核部成分变化反映的是早期高Mg#岩浆中的橄榄石结晶分离作用过程,而边部以及小斑晶橄榄石的成分变化则反映了后期喷发岩浆(Mg#略低)体系中橄榄石的结晶分离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384.
滇东南老君山地区出露了一套穹隆状变形-变质岩系,新近完成的1:5万都龙幅、麻栗坡县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将其分解为晚志留纪南温河花岗岩、新元古界新寨岩组和古元古界猛硐岩群。首次对猛硐岩群的石英角闪斜长片麻岩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定年,结合阴极发光图像分析,获得两组岩浆锆石的结晶年龄分别为761±12Ma和829±10Ma,指示滇东南老君山地区存在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同时从同位素年代学上,表明猛硐岩群是一套前寒武纪的变质沉积-岩浆杂岩。此外,还获得一些年龄为≈1.83Ga的残留锆石,表明该区存在古元古代的结晶基底。石英角闪斜长片麻岩及共存的斜长角闪岩,它们的原岩具有大陆裂谷背景下玄武质-玄武安山质岩浆系列的地球化学特征,可能与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聚合-裂解过程中的岩浆活动有关,本区在新元古代可能位于南华裂谷与康滇裂谷的交汇部位。  相似文献   
385.
京北云蒙山变质核杂岩南东侧剥离断层带的构造热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云蒙山变质核杂岩东侧的河防口低角度正断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矿物(黑云母)的变形特征和形成环境分析,获得了该断层带上的构造热演化环境:温度为780~860℃,压力约为7.3×108~8.6×108Pa.提出云蒙山变质核杂岩的成因机制是,在区域伸展背景下,处于半固结状态的云蒙山花岗岩在东南侧卷入河防口-水峪伸展型韧性剪切带,使花岗岩发生中高温条件的韧性变形;之后,该韧性剪切带在隆升过程中不断向浅层次过渡,形成了一些浅层次的脆性伸展变形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