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2篇
  免费   922篇
  国内免费   1505篇
测绘学   687篇
大气科学   981篇
地球物理   874篇
地质学   2391篇
海洋学   739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431篇
自然地理   51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1948/1949-1999/2000共52个冬季的北太平洋上空中纬度阻塞异常的气修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小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阻塞发生的频数具有很明显的3-7年的年际振荡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同时2-7年带通平均的小波方差谱分析结果表明阻塞的这种年际变化的振幅存在着缓慢下降的趋势,且气候突变在20世纪70年代,这进一步证明了北太平洋上空的阻塞活动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对强阻塞异常的冬季和弱阻塞异常的冬季分别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阻塞异常强的冬季,北太平洋西向东北方向加强并分裂成两个中心,而SST异常在中纬度太平洋则对应着典型的PDO型,在赤道地区则为类La Nina型的海温分布。而对于阻塞异常弱的冬季则对应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分布特征,即500hPa高度异常场表现为符号相反的PNA型,风暴路径中心在日界线附近呈纬向型分布。同时SST异常在赤道地区则为典型的El Nino型的海温分布。以上结果揭示出北太平洋阻塞活动的年际变化可能主要与热带海温的遥响应相联系,而年代际变化则主要与中纬度局地的PDO型海温及其通过斜压瞬变波的海-气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2.
遗传算法在边坡数值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进了进化方向的遗传算法与有限元数值法,结合并研制了相应的软件。应用该软件对多类型岩土边坡进行弹性模量、内聚力、内摩擦角等参数反演分析,显示误差很小,收敛速度也很快,这说明改进进化方向遗传算法这种新型的优化算法在多类型岩土参数优化估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介绍了数字化射线照相技术对轻物质进行判断的方法。经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和有效的,可大大增强对轻物质的识别能力,是一种非常可行的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84.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探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文章首先回顾了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提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内涵:一方面,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发展社会经济,追求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化,另一方面,环境承载力是动态的,要依靠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提高,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并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管理等角度探讨了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调控,通过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深化资源环境管理,实现区域一体化,以保证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85.
细菌浸铜技术在紫金山铜矿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生物浸矿技术在紫金山铜矿的应用及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6.
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勘察和环境监测中是一种很重要的勘探手段,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随着地球物理反演和成像技术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层析成像技术在高密度电阻率法中的应用,提高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勘探质量和精度。本文献电阻率法层析成像技术的前提条件及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粗浅探讨,最后给出了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7.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不断推进科技进步。表现为着力巩固发展地勘优势,使核心技术得到不断升级和创新,形成强势竞争力。科技进步的核心问题是人。尊重人才的关键是改革用人机制,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  相似文献   
88.
零价铁去除Cr(Ⅵ)的批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零价铁去除Cr(Ⅵ)的一系列批实验结果表明:水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对于相同粒度的铁屑(比表面积2.89m^2/g),固液比由05g/100mL增加到2.0g/100mL,Cr(Ⅵ)质量浓度达到排放标准所需反应时间从26.7min降为3.6min;在固液比相同、原水中Cr(Ⅵ)质量浓度不超过30mg/L时,原水质量浓度增大,达到饮用水标准的反应时间增加;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可提高零价铁与Cr(Ⅵ)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89.
As surface exchange processes are highly non-linear and heterogeneous in space and time,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the appropriate scale for the reasonable prediction of these exchange processes. For example, the explicit representation of surface variability has been vital in predicting mesoscale weather events such as late-afternoon thunderstorms initiated by latent heat exchanges in mid-latitude regions of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of input data on modeled fluxes, so a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solution needed for accurate modeling. A statistical procedure was followed to select two cells from the Southern Great Plains 1997 hydrology experiment region, each 20 km×20 km, representing the most homogeneous and the most heterogeneous surface conditions (based on soil and vegetation) within the study region. The NOAH-OSU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Land Surface Model (LSM) was employed to estimate surface energy fluxes. Three scales of study (200 m, 2 and 20 km) wer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the aggregation of input data, especially soil and vegetation inputs, on the model output. Model results of net radiation and latent, sensible and ground heat fluxes were compared for the three scales. For the heterogeneous area, the model output at the 20-km resolution showed some difference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200-m and 2-km resolutions. This was more pronounced in latent heat (12% decrease), sensible heat (22% increase), and ground heat flux (44% increase) estimation than in net radiation. The scaling effects were much less for the relatively homogeneous land area with 5% increase in sensible heat and 4% decrease in ground heat flux estimation. All of the model outputs for the 2- and 20-km resolutions were in close agreement.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for this study region, soils and vegetation input resolution of about 2 km should be chosen for realistic modeling of surface exchange processes. This resolution was sufficient to capture the effects of sub-grid scale heterogeneity, while avoiding the data and computational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spatial resolutions.  相似文献   
90.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最大剪应力等值线来确定边坡的滑动面,并与其结构面抗剪强度相比较,给出了确定边坡的稳定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