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7篇
  免费   3018篇
  国内免费   2160篇
测绘学   853篇
大气科学   1809篇
地球物理   4185篇
地质学   5765篇
海洋学   1143篇
天文学   737篇
综合类   918篇
自然地理   142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498篇
  2021年   576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745篇
  2018年   759篇
  2017年   806篇
  2016年   858篇
  2015年   801篇
  2014年   876篇
  2013年   979篇
  2012年   771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723篇
  2009年   612篇
  2008年   624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448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399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9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of the last 1.2 Ma in China have recorded two kinds of climate extremes: the strongly developed S4, S5-1 and S5-3 soils (corresponding to the marine δ18O stages 11, 13, and 15, respectively) as evidence of three episodes of great warmth and two coarse-grained loess units (L9 and L15, corresponding to the marine δ18O stages 22, 23, 24 and 38,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 severest glacial conditions. The climatic and geographical significance of these events are still unclear, and their cause remains a puzzle.Paleoped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ata from three loess sections (Xifeng, Changwu and Weinan) suggest that the S4, S5-1 and S5-3 soils were formed under sub-tropical semi-humid climates with a tentatively estimated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MAT) of at least 4–6°C higher and a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MAP) of 200–300 mm higher than for the present-day, indicating a much strengthened summer monsoon. The annual rainfall was particularly accentuated for the southern-most part of the Loess Plateau, suggesting that the monsoon rain belt (the contact of the monsoonal northward warm-humid air mass with the dry-cold southward one) might have stood at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Plateau for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each year. The loess units L9 and L15 were deposited under semi-desertic environments with a tentatively estimated MAT and MAP of only about 1.5–3°C and 150–250 mm, indicating a much strengthened winter monsoon, and that the summer monsoon front could rarely penetrate into the Loess Plateau region.Correlation with marine carbon isotope records suggests that these climate extremes have large regional, even global, significance rather than being local phenomena in China. They match the periods with greatest/smallest Atlantic–Pacific δ13C gradients,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trength of Deep Water (NADW)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Atlantic.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onsoon climate in the Loess Plateau region was significantly linked with the North Atlantic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on timescales of 104 years.  相似文献   
992.
建筑工程板状砼地基属地下工程,其施工质量的检测与控制难度较大。根据该类工程的特点(面积大,厚度小),可将其视为二维结构,采用弹性波CT成像方法检测其施工质量,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将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板状砼地基浇注质量的CT检测技术,包括弹性波CT的基本原理、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按照不同生物地层单位的含义,对山东古生代生物地层单位进行了厘定,共划出41个生物带,其中寒武纪有21个;奥陶纪10个,包括3个哑层间隔带;石炭纪3个;二叠纪7个。这些生物地层单位的确立,对统一山东古生代生物地层单位的划分和推动今后的区调工作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对槽隆与台向斜这两个不同构造单元的早古生代沉积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对比研究,阐述了其各自的流体包裹体类型,测定了均一温度,进而探讨了流体包裹体特征所显示的两大构造单元的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995.
400年来北极巴罗角的温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国  张青松 《极地研究》1998,10(1):14-19
近400年湖泊岩芯温度记录揭示,巴罗地区总的变化趋势是升温,平均升温速率为每百年0.4℃,但近200年呈降温趋势。熵谱分析表明,近代巴罗地区温度波动存在33年、40年、29年周期和90年左右的世纪周期;1921~1994年巴罗气象台逐月温度资料统计分析和熵谱分析表明,现代巴罗温度变化有4个月、半年、14个月、16个月、3年、4年、7年和10年周期。  相似文献   
996.
板块构造成矿理论认为西昆仑叶尔羌河中下游地区属于Au、Cu及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但因其野外地质条件恶劣,交通状况差,地质勘探极其困难而影响了找矿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此我们利用航天遥感技术的优势进行了找矿有利地段预测研究。在研究中首先对区域地质遥感影像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根据板块构造成矿理论对矿化作用进行了空间划分和成矿条件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成矿相关影像特征信息的提取,圈定出Au、Cu及多金属矿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97.
GIS中平面面位误差环的解析模型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本文基于随机场理论,导出了随机面元的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为了衡量随机面元的位置不确定性,将点位误差椭圆和线位误差带进一步扩展到面位误差环指标。根据推求包括线的原理,导出了多边形面位误差环边界线的解析表达式,并分析了面位误差环的构成机理,证明了误差环边界线为连续闭合曲线的结论。最后通过实例绘制了面位误差环的可视化图形。  相似文献   
998.
非线性参数平差的一个新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分析顾及一阶偏导致的非线性参数平差的近似直接解法与迭代解法基础上,提出顾及到二阶偏导数的非线性参数平差的一种新的计算公式。由于非线性度量曲率立体阵的引入,使得平差计算公式表达简洁,而且便于非线性平差本质的分析。最终算例分析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9.
干涉雷达在DEM测量中的精度影响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INSAR)为数字高程模型 (DEM)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它具有同时获取三维信息、测量范围广、空间和高程分辨率高等优点。文中首先扼要介绍了干涉雷达的原理 ,然后重点讨论几个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及其处理方法 ,如相关、运动补偿、配准、相位展开等。  相似文献   
1000.
三维空间实体间拓扑关系的矩阵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空间实体及其间拓扑关系的语义描述和形式化表达是三维GIS空间数据建模的重要理论基础。在k-维流形的三维空间实体形式化描述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三维空间实体的可剖分性,采用顾及维数的九元组描述框架,研究用于构成三维实体的k-单纯形(0≤k≤3)之间的拓扑空间关系,继而研究三维实体间的拓扑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