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359篇
测绘学   200篇
大气科学   131篇
地球物理   277篇
地质学   567篇
海洋学   255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1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成都市公众防震减灾意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成都市5个县(市)和2个社区开展公众防震减灾意识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对该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反映成都市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现状和公众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情况;表明成都市城市公众在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基层地震应急管理、民居抗震设防意识和对地震预报管理等方面知识较全面,意识较强,而农村公众则在这些方面意识相对较差.为完善和健全成都市防震减灾工作体系、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学习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增强公众对地震灾害承受能力、消除恐震心理等提供了较为真实的数据,为统筹城乡防震减灾事业均衡、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62.
汶川大地震与成都地区的地震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总结叙述了汶川8.0级地震的以下特点:(1)震级空前,威力巨大;(2)以逆冲为主,破裂过程复杂;(3)为典型的主震-余震型序列;(4)次生山地灾害特别严重.汶川地震是有史以来对成都市影响最大的1次地震,但成都市境内少量的重灾区和大片的外围区形成了强烈反差.初步分析认为,成都市主城区在汶川地震中基本上没有受到破坏是完全必然的,今后成都市主城区乃至整个成都平原仍然不会有高地震烈度的危险.  相似文献   
963.
利用2006年8月-2007年10月辽宁中部沈阳、鞍山、抚顺和本溪4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PM1及同步气象因子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可吸入颗粒物分布特征、污染水平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区域天气系统的影响,4城市PM10和PM2.5的日平均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具有区域分布特征;PM10超标率冬季为最高;PM2.5日平均浓度占PM10比例夏季和冬季最大;PM10、PM2.5和PM1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PM10与风速、温度呈负相关,PM2.5和PM1与能见度、风速、温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64.
Sq电流系午前午后不对称性现象的来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阳静日变化Sq是地球变化磁场的基本组成部分,Sq的特征反映电离层的电性质和高层大气的潮汐特性.研究Sq的变化特性,能够加深对电离层\|热层耦合的认识.准确分离出Sq,为计算地磁指数(如Dst、Kp和AE等)以及空间天气的准确预报提供必要信息.本文利用地磁观测数据,重点分析了北半球Sq形态及其午前午后不对称现象、Sq日变幅的变化特征、不同纬度地区日变幅与太阳天顶角的相关性的差异.研究表明低纬电流系和高纬电流系是引起Sq形态变化的重要来源,也是各种不对称性的主要起因.  相似文献   
965.
韩尚宇  祝磊  洪宝宁  魏浩 《岩土力学》2008,29(Z1):385-388
针对我国锚固体抗拔力现场检测方法中的不足,借助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盒等电子元件,建立了一个新的抗拔力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首先利用数据采集盒将传感器传递过来的反映压力和变形的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由相关程序对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并绘制测试曲线。系统实现了测试过程中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成图,有助于测试人员及时了解锚固体的受力状况,避免了锚固体张拉破坏。以惠莞高速公路ZK26+231~ZK26+520压力分散型锚索抗拔力检测情况为例,验证了该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6.
复杂地形对城市空气污染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辽宁为例,通过改变其中部地区的地形高度,利用新一代空气质量模式系统Model-3对2006年11月24日的一次污染过程中气象场和污染物浓度场的分布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地形的存在会导致风的辐合,风速降低,逆温增强,这些都构成了不利于污染物输送及扩散的因素,容易造成污染物的堆积和滞留,从而使污染物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967.
基于文献分析的土地退化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许宁  郭旭东  洪友堂  张聪  董华 《地理科学》2008,28(3):425-430
中英文献综合统计,土地退化评价应用频次较高的指标有植被盖度、坡度、经济收入水平、有机质含量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土壤侵蚀应用频次较高的有植被因子、坡度、地貌类型、有机质含量和土地利用类型等;沙化有植被覆盖度、沙地占地率、土地利用类型、有机质含量、人口数量等。土地退化、土壤侵蚀和沙化遥感监测指标也集中在植被盖度、坡度、土地利用类型等指标。  相似文献   
968.
塔玛亚历山大藻生成二甲基硫和二甲基硫丙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在封闭培养条件下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生长周期内藻体细胞的二甲基硫丙酸(DMSP()含量以及释放至水体的二甲基硫(DMS)含量,结果表明:(1)塔玛亚历山大藻藻体细胞DMSP含量变化与该藻细胞数量动态变化趋势相一致,在生长周期的第7天最高值;(2)藻体细胞的DMSP含量以及释放至水体的DMS含量均与藻体细胞数量有显著相关;(3)单位细胞DMSP生成量的变化与DMS释放量变化呈现相反的趋势,在DMS释放量最高时,单位细胞DMSP生成量最低。  相似文献   
969.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high-order model with a dissipative term for non-linear and dispersive wave in water of varying depth, a 3-D mathematical model of non-linear wave propagation is presented. The model, which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wave particle velocity and wave pressure, is suitable to the complicated topography whose relative depth ratio of the characteristic water depth to the characteristic wavelength in deep-water) is equal to or smaller than one.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discretized with the improved 2-D Crank-Nicolson method in which the first-order derivatives are corrected by Taylor series expansion, .and the general boundary conditions with an arbitrary reflection coefficient and phase shift are adopted in the model. The surface elevatio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velocity components and wave pressure of standing waves are numerically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erical model can effectively simulate the complicated standing waves, and the general boundary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70.
中国沿海真鲷种群鉴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990-1998年期间取样于中国沿海5个不同海区的真鲷(Pagrosomus major Temminck et Schlegel)样品的23项形态性状进行测量,并应用差异系数、均数差异显著性、方差分析和判别函数分析等数理统计学方法对性状特征的差异进行比较,结合产卵场、分布洄游习性以及海洋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存此基础上对上述海区的真鲷种群分群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沿海真鲷可分为4个不同地方种群.即黄渤海地方种群、东海地方种群、闽南-南海地方种群和北部湾地方种群。文中还讨论了真鲷种质资源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