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7篇
  免费   1978篇
  国内免费   2675篇
测绘学   881篇
大气科学   1912篇
地球物理   2033篇
地质学   5474篇
海洋学   1132篇
天文学   249篇
综合类   862篇
自然地理   119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492篇
  2021年   546篇
  2020年   421篇
  2019年   554篇
  2018年   635篇
  2017年   558篇
  2016年   603篇
  2015年   500篇
  2014年   603篇
  2013年   637篇
  2012年   648篇
  2011年   693篇
  2010年   692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484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现代深部岩溶问题是随着工程建设向复杂场地延伸而逐渐显现,由它带来的一系列地质工程问题对越岭隧道工程具有极强的控制性和危害性,如渝怀线圆梁山深埋特长越岭隧道工程出现的高压突水、突泥问题,既控制了工程的施工难度,又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理论难题。综述了现代深部岩溶相关概念、发育类型、发育特征、形成机制等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勾画了现代深部岩溶研究今后的重点,主要包括现代深部岩溶概念的厘定、现代深部岩溶工程地质分类及特征、现代深部岩溶受控因素、现代深部岩溶发育机制及演化、现代深部岩溶对越岭隧道工程控制作用等几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2.
南黄海北部盆地东北凹陷烃源岩的早期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烃源岩评价是沉积盆地油气地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油气勘探初期的战略选区与决策至关重要.南黄海北部盆地东北凹陷的油气勘探程度极低,至今尚无探井揭示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因此制约了凹陷的油气勘探进程.基于地质类比原理,采用与其相邻类似凹陷--北部凹陷综合对比的方法,应用层序地层、沉积相、地震相分析及含油气盆地动态数值模拟等技术,分析了东北凹陷主要烃源岩层的空间展布和生烃演化特征,并初步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勘探程度低的地区烃源岩早期预测的方法技术流程.研究表明,南黄海北部盆地东北凹陷发育上白垩统泰州组主力烃源岩系,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13.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寒武纪磷块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寒武纪均为主要的磷矿成矿时代之一,但所形成的磷块岩资源量差别巨大.新疆寒武纪磷块岩矿层薄、矿石质量差、储量很少,哈萨克斯坦小卡拉套山寒武纪磷块岩矿层厚度大、矿石质量好、储量巨大.从实施“走出去”战略出发,邻国小卡拉套地区丰富的磷矿资源对于弥补新疆磷矿资源的严重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4.
The Jinding Pb-Zn deposit in Yunnan Province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a Cd-enriched area and mining activities lead to the release of Cd into the hypergenic ecosystem, resulting in Cd polluti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Cd vary greatly from one type to another type of rocks in the mining district. In the host rock, Cd concentrations range from 50×10^-6 to 650×10^-6 with an average of 310×10^-6. In primary ores, Cd concentrations range from 14×10^-6 to 2800×10^-6 with an average of 767×10^-6. However, in oxidized ores, Cd concentrations are highest, varying within the range of 110×10^-6 to 8200×10^-6 , averaging 1661×10^-6. It is shown that the oxidized ores are the main carder and environmental source of Cd. Leaching test showed that Pb/Zn ores are easy to oxidize and thereafter release Cd and other harmful elements. These leached elements in the leachate may be precipitated rapidly in the order of Zn〉Pb〉Cd. As for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Cd in the Bijiang River, it is estimated to be 15.7 μg/L Cd in water, 49.3 mg/L in suspended substances, and 203.7 mg/L in sediments. The average value of Cd in soil from the polluted area is 83.0 mg/kg. Natural weathering of Cd-rich rocks and minerals imposes a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risk on the aquatic ecosystem of the Bijiang catchment.  相似文献   
115.
Two elongatoolithid dinosaur egg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Ganzhou, Jiangxi Province and the embryonic skeletons they bear are described. They represent the first oviraptorosaurian eggs with embryonic skeletons in China and provide the first example that an oospecies can be correlated to certain dinosaur taxon/taxa. The two eggs are the same as the pair of the eggs inside a female oviraptorosaurian pelvis from the same horizon of the same area in both macro- and micro-structures of the egg shells, and can he referred to the oospecies, Macroolithus yaotunensis Zhao, 1975. The morphology of the preserved part of the embryonic skeletons indicates that they may have been laid by an oviraptorid, Heyuannia huangi from Guangdong Province or a closely related oviraptorosaurian, which may have been lived in the Ganzhou area too in the Late Cretaceous. The embryonic skeletons of the two eggs are not in the same developing stage. In one of the eggs, the postzygapophysis of the preserved vertebrae are well ossified, indicating that it was just hatched.  相似文献   
116.
何道金 《福建地质》2008,27(4):377-384
大金山铅锌矿位于泰宁一政和北东东向铜多金属成矿带上,是该成矿带主要的矿种之一,也是闽北地区一个较有价值的矿床。矿床产于早元古代南山组上段,受燕山期北东东向构造控制,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7.
利国矿区是江苏省重要铁矿基地之一,矿区位于秦岭一昆仑纬向构造带东延的南侧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的交接复合部位。铁矿床主要产于燕山期闪长玢岩杂岩体与下奥陶统碳酸盐地层的接触带及其附近灰岩中,矿体呈似层状一透镜状等,产状与围岩一致,具层控矿床的特征。笔者主要从成矿地质特征着手,分析总结了该区铜、金矿化特征及主要成矿规律,指出了利国矿区铜(金)矿的找矿方向和有望靶区。  相似文献   
118.
黑龙江省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这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可分为资源毁损、地质灾害、环境污染3大类。又可细分为土地资源压占、植被资源破坏、地下水位下降、风景景观和地质遗迹破坏、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煤层自燃、煤矸石自燃、水土侵蚀、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种类。这些矿山环境问题给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危害。论文阐述了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有关防治对策建议,以促进黑龙江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9.
高温高压岩石流变仪围压标定的主要方法为氯化盐类的部分熔融法和矿物相变法。利用氯化盐类进行压力标定时,不仅可以利用单一盐类,也可以使用多种盐类的混合物;常用的压力标定矿物相变及其适用温压范围如下:石英-柯石英,500~1200℃、2.5~3.2GPa;钠长石-硬玉+石英,600~1200℃、1.6~3.2GPa;铁橄榄石+石英-铁辉石,600~1200℃、1~1.7GPa;磷镁石-Mg3(PO4)2-Ⅱ,565~825℃、0.6~0.9GPa;方解石-文石,600~1200℃、0.5~2.5GPa。不同的标定方法具有不同的特征,文中将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20.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成岩成矿时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位于桂东南博白-岑溪多金属成矿带的NE端,区内发育燕山期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斑岩和英安质凝灰熔岩等;其中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与铅锌成矿关系密切,成矿岩体形成时代分别为156Ma和127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