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45篇
地球物理   146篇
地质学   362篇
海洋学   127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Matrix factoriz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ethods in recommendation systems. However, it faces two challenges related to the check-in data in point of interest (POI) recommendation: data scarcity and implicit feedback.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propose a Feature-Space Separated Factorization Model (FSS-FM) in this paper. The model represents the POI feature spaces as separate slices, each of which represents a type of feature. Thus, spatial and temporal information and other contexts can be easily added to compensate for scarce data. Moreover, two commonly used objective functions for the factorization model, the weighted least squares and pairwise ranking functions, are combined to construct a hybrid optimization function. Extensiv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two real-life data sets: Gowalla and Foursquare,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baseline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mode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FSS-FM performs better than state-of-the-art methods in terms of precision and recall on both data sets. The model with separate feature spaces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recommendation. The inclusio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contexts further leverages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spatial context is more influential than the temporal context. In addition, the capacity of hybrid optimization in improving POI recommendation is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102.
赤道东印度洋海域是西半球暖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季风系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意义重大.印度洋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开展东印度洋海洋调查也是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安全的重要一环.自2010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为贯彻落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而设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印度洋综合航次",极大地促进了海洋学科多学科交叉和融合,丰富了该海域的海洋观测数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本文介绍了2010年起至今的东印度洋海洋学综合科学航次考察的内容、进展和成果,并展望了东印度洋海洋学综合科学考察航次今后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3.
基于BPSO-NBayes的雷暴释用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新的雷暴预报法,即二进制粒子群-朴素贝叶斯分类器(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Naive Bayesian Classifiers,BPSO-NBayes)方法,以福州、连城、宁波3站为例,对使用T511数值预报产品站点的雷暴释用预报技术进行研究。利用2010—2014年T511数值预报产品和单站观测资料,使用BPSO-NBayes方法,建立了0~72 h雷暴预报模型,并与Fisher判别准则和Bayes判别准则进行比较。预报结果表明,BPSO-NBayes模型临界成功指数都在0.29以上,平均值达到0.33以上,是3种方法中最好的,空报率都在0.59以下,漏报率在0.60以下,而且变化幅度很小。BPSO-NBayes模型明显优于Fisher判别准则和Bayes判别准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04.
利用中国东北1981—2005年173个气象台站观测的月平均地表(0 cm)温度资料和参加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43个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CMIP5耦合气候模式对中国东北地区地表温度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大部分气候模式模拟结果都能较好的再现研究区域的地表温度时空变化,与月观测的时间相关系数均高于095,对年际变化模拟能力稍差,大部分模式模拟结果在整个研究时段均表现出冷偏差。空间分布显示,CMIP5模式能够模拟出中国东北地区地表温度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但不同模式模拟结果之间差异较大,模拟能力较优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出研究区域的冷暖中心,较优模式组和较差模式组在夏季的差距达到最大,较差模式组不能再现地表温度的分布特征。通过模式优选发现FGOALS_s2模式表现最优。总的来说,CMIP5耦合气候模式对中国东北区域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的模拟性能较好,对气候态年变化的模拟性能好于对年际变化的模拟。  相似文献   
105.
106.
在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叠加次数较低的情况下,常规处理效果不好,可以采用分频处理。根据频谱分析及能量扫描,把地震记录分成几个频带,分别进行自动剩余静校正、互相关静校正、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反Q滤波、消除噪音、自适应倾斜面元等处理。然后再将各频带的地震反射波能量加起来做最终修饰,获得最终叠加剖面。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个频带的反射波能量,提高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用热力学方程和水汽连续方程计算了东南亚地区1981年初夏的大气热源和水汽汇的分布情况。文章讨论了大气热源的演变与该地区经向垂直环流的相互关系,并讨论了大气热源和经向环流在南海和中南半岛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经向环流圈与大气冷热源的分布密切相关。东亚季风建立后的大气热源中心在南海北部,热汇区在赤道附近,相应的最大上升气流也出现在南海下沉区主要在赤道南侧,而且南海的经向环流比中南半岛的要强盛的多。大气热源对于经向环流圈的形成和维持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流动测震观测是在大地震发生以后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地震应急响应工作,能够获得震区高质量的地震数据,而野外环境的复杂性对测震应急流动台的架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地震应急流动现场工作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OS系统的测震应急流动台现场监控系统,能够让现场工作队员快速获取流动台数据和状态信息,有利于流动台的快速架设,提高了应急流动观测现场工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9.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building types and damage caused to them by the Hutubi MS6.2 earthquake on December 8, 2016, we analyzed th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buildings. In conclusion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the earthquake affected area in future.  相似文献   
110.
曹亚妮  江南  张薇  王驹 《测绘科学》2010,35(2):24-26
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对提高电子地图符号的信息传输效率,与用户达成认知的一致性、准确性,促进电子地图符号的发展等都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现有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可用性理论在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分别从功能设计、界面设计、测试项目设计、测试环境设计等四个方面研究了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并用VC++语言对其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