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0篇
  免费   2122篇
  国内免费   2809篇
测绘学   824篇
大气科学   2102篇
地球物理   2505篇
地质学   5791篇
海洋学   1194篇
天文学   570篇
综合类   1126篇
自然地理   139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586篇
  2020年   487篇
  2019年   555篇
  2018年   652篇
  2017年   590篇
  2016年   627篇
  2015年   589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662篇
  2012年   568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673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618篇
  2007年   602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388篇
  2000年   351篇
  1999年   422篇
  1998年   376篇
  1997年   382篇
  1996年   314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191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6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在多分量地震勘探资料中,水平和垂直分量都记录有P波和SV波。本文研究了P波和SV波波场分解的方法。当上行P波和S波分别入射时,通过研究它们引起的水平和垂直位移,把地震记录的水平和垂直分量进行分解,得到纵波和转换波;在已知海底介质中纵横波速度和介质密度的情况下,可以在τ-P域内实现波场分解,然后变换到时间域,得到时间域内的纵波和转换波剖面。把本文研究的波场分解方法应用于合成资料,能够有效地分解得到纵波波场和转换波波场。最后,海上多分量实际资料的实例应用表明,本文研究的波场分解方法是可行有效的。本方法也适用于自由表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952.
选取郑州台2002年地磁相对观测D、Z分量资料,对同期数字化和模拟观测数据采用日变形态、趋势分析、差值分析、极值时间等方法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观测一致性较好,说明数字化仪器观测的数据是可靠的,用来代替模拟仪器是可行的,但因数字化仪器还存在观测数据突跳的问题,尚需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53.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北京、湖北、广东、安徽和厦门等省市气象局科研人员参与的以多普勒天气雷达实时观测资料为基础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灾害性天气警报和短时预报系统于2006年底完成,建立了一整套回波特征参数定量提取技术、风场反演技术、灾害性天气自动识别技术以及自动和人机交互的0~2h暴雨、大风、冰雹的预报和0~2h降水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954.
In this work,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evolution of the summer air–sea interaction in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and the physical processes involved using reanalysis data and model simulation. It is found that an atmosphere disturbance over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in the preceding winter favors the build-up of a North Atlantic horseshoe-lik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pattern in the summer through modifying the northeast trade winds and changing ocean upwelling and downwelling. The changed ocean condition (SSTA, upwelling, and downwelling) further intensifies the atmosphere disturbance as a positive feedback. The thermal advection of the atmosphere disturbance weakens the SSTA pattern in the following autumn and winter. The anomalous circul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air–sea inter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s is characterized by a barotropic structure i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of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The baroclinic component is enhanced in the model simula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seasons from summer to winter. The life cycle of the air–sea interaction is about 1 year in both the observations and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955.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the stably stratified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is a difficult issue, having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and climate integrations. To pursue this further, a moderately stratified Arctic case is simulated by nineteen single-column turbulence schemes. Statistics from a large-eddy simulation intercomparison made for the same case by eleven different models are used as a guiding reference. The single-column parameterizations include research and operational schemes from major forecast and climate research centres. Results from first-order schemes, a large number of turbulence kinetic energy closures, and other models were used. There is a large spread in the results; in general, the operational schemes mix over a deeper layer than the research schemes, and the turbulence kinetic energy and other higher-order closures give results closer to the statistics obtained from the large-eddy simulations. The sensitivities of the schemes to the parameters of their turbulence closures are partially explored.  相似文献   
956.
东天山赤湖斑岩钼铜矿床的形成时代和成矿地质背景至今尚存在争议,前人根据同一成矿带中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的同位素地质年龄信息,认为赤湖钼矿的形成时代为中-晚泥盆世,系塔里木板块北部活动陆缘泥盆纪岛弧火山-深成作用的产物;近期一些研究者根据赤湖斑岩钼铜矿区斜长花岗斑岩锆石U-Pb和谐曲线年龄,认为矿化斜长花岗斑岩的侵位时代为晚石炭世,成矿作用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南部活动陆缘晚石炭世汇聚阶段钙碱性岩浆侵入作用有关.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笔者对赤湖斑岩钼铜矿区矿化斜长花岗斑岩体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获得322Ma±10Ma(95%可信度)的年龄值,表明赤湖斑岩铜矿床的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成矿作用与晚石炭世钙碱性岩浆浅成侵位有关.  相似文献   
957.
利用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方法对实际工程区进行了地应力测量,确定了工程区隧道围岩现今的地壳应力状态,即原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地应力分布特征,分析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发生岩爆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地应力测量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作为隧道衬砌的设计、断面的选择及轴线方位的确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8.
通过对沾化凹陷东部主要断裂发育演化的特征和主要地震测线的平衡剖面、伸展率分析,对该地区潜山发育过程及其与盆地演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就潜山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沾化凹陷东部潜山发育可以划分为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的潜山发育前期,晚侏罗世-白垩纪的潜山发育期,古近纪的潜山改造、定型期和新近纪-第四纪的潜山成藏期,断裂活动是本区潜山形成演化的主控因素.沾化凹陷东部潜山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该区中、新生代盆地的叠合关系,中生代凸起和古近纪凹陷的叠合部位是最有利的潜山油气成藏区,中生代凸起和古近纪凸起的叠合部位不利于潜山成藏,往往形成潜山披覆背斜油气藏.  相似文献   
959.
青藏铁路唐古拉山-拉萨段全新世控震断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表调查表明,沿青藏铁路唐古拉山-拉萨段存在5条重要的全新世控震断裂带,从北到南分别是温泉盆地西缘断裂带、安多盆地北缘断裂带、崩错断裂带、谷露西缘断裂带和当雄-羊八井断裂带.构造-地貌和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北部的温泉盆地西缘断裂和安多盆地北缘断裂带的活动强度相对比较小,平均垂直活动速率约为0.2~0.5mm/a.南侧的谷露西缘断裂带和当雄-羊八井断裂带的全新世垂直活动速率为约(15±0.5)mm/a.而中部的崩错走滑断裂带的活动强度最大,晚第四纪期间的走滑速率可达(11±4.5)mm/a.全新世断裂活动和古地震研究表明,其中温泉盆地西缘断裂带、安多盆地北缘断裂带、崩错断裂带的西北分支、当雄-羊八井断裂带的当雄段等区域未来发生强震的概率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960.
GasBench-IRMS在碳酸盐岩δ^13C和δ^18O在线连续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asBench-IRMS气体质谱分析技术,实现了碳酸盐岩中碳氧同位素的在线连续分析。优化了色谱柱温、离子源参数等工作条件,排除了空气中N2O的干扰。结果表明,色谱柱柱温为40℃、65℃时,方法线性范围较宽,结果准确可靠。方法用于碳酸盐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中δ^13C和δ^18O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