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8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509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241篇
地球物理   1229篇
地质学   1003篇
海洋学   315篇
天文学   107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9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51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在含金碳酸盐矿床的表生交代作用中,形成的风化流体倾向于碱性,因此,不适于金呈氯的络合物迁移的媒介,而在这种矿床中次生金的再活化常可归因于金与含硫配体的络合作用。通过可靠的热动力学计算,金、银分别在Au—S—O_2—H_2O和Ag—S—O_2—H_2O体系中的溶解度与金和硫代硫酸盐及二硫化物配体络合物的形成有关。最稳定的络离子是Au(S_2O_3)2~(3-)(当fO_2>10~(60))和Au(HS)_2~-(当fO_2<10~(60)),它们存在于中性或碱性溶液中。类似于金,银在中等氧化环境中形成一个稳定的硫代硫酸盐络离子Ag(S_2O_3)2~(3-),在还原、碱性介质中形成二硫化物络离子AgHS~D和Ag(HS)_2~-。在强氧化的中性或酸性溶液中,由于AgS_2O_3~-、Ag~+和AgSO_4~-络离子的形成,使Ag的溶解度增高。然而,胶态的、晶质的及呈合金态的金和银与0.1molNaS_2O_3溶液反应没有显示各自独立的溶解度。以金为例,其在0.1molNa_2S_2O_3溶液中的溶解度由于银的硫代硫酸盐络离子及合金态的银的存在而增高,这种性质可能与形成混合金属络离子(Au,Ag)(S_2O_3)2~(3-)有关。在巴布亚新儿内亚的Wau地区,碳酸盐矿床氧化代中次生金的性质和矿物组合与早期硫作为硫代硫酸盐络离子的再活化是一致的。这里的次生金是粗大结晶的,与50~75at%(原子百分此)的银组成合金,富集于潜水面上,并与二氧化锰共生于氧化带中。  相似文献   
103.
滑脱断层带内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的构造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美科迪勘拉地区变质核部杂岩体和相关的滑脱断层表现为缓倾斜、正向位移型剪切带(滑脱断层带),热的深层地壳沿着滑脱断层带从脆性扩张的上盘岩板下面上和向外运移。滑脱断层带由韧性向脆性演化期间形成的构造,可以用来恢复剪切带内不同层次的流体压力和差应力的相对大小。发生在脆韧性过渡带以下滑脱断层更深地段的糜棱岩化作用,局部地伴随有指示低的偏应力和商的流体压力的张性破裂。这种状态说明最早期是脆性变形,然后由于流体压力的降低和偏应力的升高而形成了剪性破裂。在低的流体压力条件下,上盘岩扳岩石广泛发育脆性变形。构造和地球化学资料说明,滑脱断层带上的正向位移导致了两套流体系统的形式:(1)以近静水压力下大气的和同生的流体占优势,并通过热对流驱动的上盘岩板系统,(2)剪切带更深层次内的系统,此处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源,而流体迁移服从扩容泵机制。滑脱断层带上正向位移的晚期,在构造上使受两套流体系统影响的岩石同时存在,并局部地使剪切带岩石经受与上盘岩扳流体系统相关的矿化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利用下列技术对独居石和辉石样品中稀土元素(REE)进行了定量分析:(a)样品分离二次离子质谱法(SISIMS);(b)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c)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仅独居石样品,(d)常规的能量渗滤法(CEFSIMS)的SIMS(仅独居石样品)。矿物晶粒中REE的含量范围从独居石的高含量(wt%)到辉石的ppm级。用CEF和SI两技术的SIMS分析同其它分析的结果非常一致,这表明可以把SIMS应用于矿物中的REE分析。辉石晶粒的分析表明:使用样品分离的SIMS,其检测限在ppm到近于ppm范围。  相似文献   
105.
导论金矿出现在加拿大地盾的许多绿岩带中,具有多种地质环境并可被划分成许多矿床类型,包括最近在赫姆洛发现的类型。研究者对金矿的生成是受地层和构造控制已开展争论。赫姆洛的威廉斯矿区的帕格-威廉斯金矿包括A、B、C三带。三个地貌上各异的金矿,均赋存在独特的断层控制的地层层序中,其规模、岩石、构造、丰度、含金的  相似文献   
106.
晚更新世黄土堆积物中的10Be记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西峰黄土剖面0.15Ma以来10Be浓度、CaCO3含量、粒度分布和有机质含量曲线。通过与深海沉积物δ18O曲线拟合,建立了西峰黄土剖面10Be时标,并与洛川黄土剖面10Be记录进行了对比研究。进一步计算了黄土堆积速率及10Be沉降量。  相似文献   
107.
苏格兰西北部马尔地区Loch Ba环状岩墙系由条带状流纹溶结凝灰岩组成。该流纹岩含有大量暗色隐晶质包体。根据流纹岩及其暗色包体的结构构造特征、斑晶矿物及组合、含量、化学成分特征和全岩的常量元素变化特征,认为Loch Ba岩墙之深部存在着一强烈分带的岩浆房,岩浆房上部为流纹质岩浆,其下为强烈分带区,由英安质至底部至少是镁铁质安山岩浆组成。岩浆的分异结晶作用、深部岩浆对来自上部岩浆的捕获晶的同化作用及蚀变作用是造成岩石主要元素一系列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8.
109.
温度和含水量是形成花岗质岩浆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在大多数硅质岩浆中,水的含量为2-4wt%。水的主要来源有二,其一是地壳内含水硅酸盐的脱水作用,并视脱水矿物为白云平、黑云母或角闪石,所产生熔体的初始温度相应依次升高,成分由过铝质到偏铝质变为偏铝质到过碱质,K/Na比值、^87Sr/^86Sr初始比值和δ^18O值则依次降低。水的另一主要来源是由俯冲洋壳及上地幔(以含水玄武岩和安山岩的形式)迁移到地壳中的挥发分,所产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将随地壳岩浆与地幔岩浆的相对重要性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