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1篇
  免费   1011篇
  国内免费   1646篇
测绘学   718篇
大气科学   2182篇
地球物理   1468篇
地质学   4318篇
海洋学   683篇
天文学   323篇
综合类   277篇
自然地理   58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726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1804篇
  2001年   1947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55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6篇
  196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对卫星轨道和测站坐标的约束程序设计了4种方案,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018GPS周的基准站观测数据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松驰轨道和紧约束IGS站方案的结果与紧约束轨道和IGS站方案的结果基本一致,认为这与先验坐标的精确度较高有关。其他方案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最后讨论了大尺度GPS监测网数据处理时参考基准的选择问题,认为一般情况下,应该使用全球解H文件,把平差结果归算到全球参考框架中。  相似文献   
972.
含内边界非均匀材料三维FEM模型的时间逆转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3-D非线性动态有限元方法,针对地壳块体建立了一个材料非均匀的包含多个内部界面的三维典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时间逆转效应的仿真研究,初步探讨了基于动力学源理人工触发地震的可能性,重新提出以提前触发地震、增加频度、降低震级为基本方法的消除震害原理。模拟结果表明,如果将地震图(seismogram)进行时间逆转后,作为加载曲线,在地震台站点上通过一个有效的力源加载于基岩,利用时间逆转效应,可以将人工施加的能量在某一瞬间集中到以往的震源,引起一个强烈的冲击,因而可能触发地震。  相似文献   
973.
断层带及周围块体系统的非连续运动变形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程块体系统非连续变形分析的基本理论出发,在严谨的运动学、力学基础上,给出了利用大地测量数据(包括空间大地测量,跨断层测量,形变测量等)分析断层带及其周围块体系统非连续运动变形的基本方程和方法。此方法除具有有限单元法的优点外,还能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各种形状的弹性块体划分,对不同的断层和块体间的接触、滑动、张开选取不同物理参数,并把系统的大位移和大变形视为小位移和小变形的迭加。文中给出了计算公式和正反分析算例。  相似文献   
974.
断层形变的应变强度比动态图像与震例综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索由跨断层水准和基线资料提取应变强度比(趋势因子SRT及压性因子SRC),并借助最小二乘配置获得其域连续变化的动态图像的方法。利用中国西部甘宁青及川滇地区80年代后期至2000年7月的最新跨断层形变资料,运用该方法获得了研究的应变强度比动态演化特征。结合姚安(Ms6.5) 、景泰(Ms5.9)等震例进行综合研究,给出了中短期强震危险区动态图像预报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975.
从理论上讨论了地震发生时间研究中心常见的指数分布、Gammaw分布和Weibull分布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反映的地震序列的特征。同时,对工程地震和地震预报中常见的危险函数所反映的地震特征作了分析。指出了指数分布、Gammaw分布所反映的地震序列的内涵及统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利用华北地区历史地震资料(M>4.7)进行了分时段齐次统计的示范实例化分析,结果表明:对地震序列分时段齐次化统计能表述地震发生的不均匀现象,且处理简便。  相似文献   
976.
香山绝对点的重力非潮汐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88年3月-2001年3月中国地震局和中国计量科学院合作用NIM-Ⅱ仪器在香山地震台进行58次绝对重力测量,其中44次同时量测了地下水水位。本文从角度研究了香山点重力变化的机理。主要结论:(1)地下水活动是重力变化的主要局部干扰源,它与重力观测值分段相关,可用一个5次多项式进行改正;(2)局部地壳形变的影响甚小,可略而不计;(3)地震活动导致重力值发生短期变化,最大幅度达0.333μms^-2;(4)1989-2001年重力值近于线性地下降了0.191μms^-2,平均速率为-0.0147μms^-2/a属全球性或区域性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977.
“坝体决口”孕震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大陆流动重力测量资料、跨断层流动测量资料、大面积水准测量资料、GPS测量资料、大震现场考察结果和地震活动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孕震模式,并认为这是地震孕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978.
地震学定量综合预报方法(Seisemological Quantitative Integrated Prediciton Method,简称SQIP方法)是笔者等在“九五”攻关研究项目使用华北地区资料和震例自行研制的一种基于多项地震学参数的综合预测方法。本文依据该方法的指标筛选法及规则,对中国大陆西南,华北,新疆3个地区7级以上强震进行的研究,提取了相应的强震地震学综合预测指标,并由此给出适用于中国大陆典型地区的强地震SQIP预测方法。同时在西南地区进行了该方法的时空扫描检验。  相似文献   
979.
本文论述了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学科和专题命题情况,统计了大会收到的论文和摘要数并将各命题重新排序,将位于前12位的学科和前5位的专题命题进一步列出重点讨论题目和摘要数,通过与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命题的比较,试图大致了解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通过上述分析和了解,就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阐述了笔者的认识,提出了地球科学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980.
东南沿海中生代安山岩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东部大陆边缘中生代火山岩带中,东南沿海火山岩岩性岩相出露最全,火山地质调查研究程度较高。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面积酸性火山岩和与之共生的玄武岩,而对安山岩注意不够。作为过渡性岩类,安山岩的成因研究对于探讨中生代火山岩带物质来源、岩浆分异演化、大地构造背景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东南沿海新生代玄武岩中陆续发现了一些基性麻粒岩包体,为研究底侵作用与壳幔作用过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结合基性麻粒岩印刷体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安山岩成因研究,对于研究中生代火山岩带成因、进而探讨东部大陆边缘形成演化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