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4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503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241篇
地球物理   1028篇
地质学   999篇
海洋学   315篇
天文学   95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92篇
  2024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51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01.
102.
温度和含水量是形成花岗质岩浆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在大多数硅质岩浆中,水的含量为2-4wt%。水的主要来源有二,其一是地壳内含水硅酸盐的脱水作用,并视脱水矿物为白云平、黑云母或角闪石,所产生熔体的初始温度相应依次升高,成分由过铝质到偏铝质变为偏铝质到过碱质,K/Na比值、^87Sr/^86Sr初始比值和δ^18O值则依次降低。水的另一主要来源是由俯冲洋壳及上地幔(以含水玄武岩和安山岩的形式)迁移到地壳中的挥发分,所产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将随地壳岩浆与地幔岩浆的相对重要性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四、主要业务活动在第2.1节中我已谈到了气象局观测资料的收集、全球通信、制作全球范围预报的计算机模式等方面的主要业务活动。在这一部分我将谈谈这些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1.观测和仪器设备不仅全球模式需要全球资料,而且有限区域预报模式的边界条件的建立也需要(如英国区域内)。因此,全球资料的收集和交换系统对于任何预报的成功与否是至关重要的。有必  相似文献   
106.
<正> 引言本文讨论了几种不同的竖井投点和方位角传递方法。进行竖井投点不只是为了把地面方位角传递到地下,还有许多其它理由要进行竖井投点。本文所列举的六个测量项目,均包括有竖井投点或方位角传递,其中有的项目只需数小时即可完成,有的却需若干天。在这里,关键问题在于时间。参加竖井投点的测量人员对完成此项工作而缺乏合适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7.
1715—1980年的核—幔边界磁场图,揭示出了磁场的静态特征、以及在大部分核—幔边界上不存在西向漂移现象。这种静态特征说明,地核中的流动是和地幔热耦合的。本文研究了各种耦合机制,并预言在核—幔边界上存在着横向不均匀性。这促进了用地震方法和大地水准面方法得到的下地幔和核—幔边界模型的比较,虽然要与分辨率很高的磁场进行详细的比较,它们的分辨率普遍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08.
一、引言 50年代以来,对引导概念及其在预报的应用已作了许多重要的研究。多数研究表明,对流层中层的基本气流或深厚层的气压加权平均气流可以作为热带气旋运动的引导气流。许多作者讨论了涡旋运动对基本气流的偏差,但研究结果互相矛盾。这就导致了本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9.
外行有充分理由问,“为什么中纬地带盛行西风?”或者问,“为什么主要干旱区出现在30°N(或30°S)附近?”面对这样的问题,气候学家们该如何回答呢?是不是说原因无法解释?本文就这个问题的主要物理过程及制约条件作了论证,并且采取一些合理的简化,探索了关于纬圈平均环流的“包络背(back-of-the-envelope)理论”,讨论了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向极动量输送对地面风场形成及潜热能释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风寒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描述了在伴有低温的强风风寒效应量化处理上应用最广泛的计算公式,风寒效应以风寒指数(因子)和风寒相当(视在)温度表示。本文还就公式的应用和英国London/Heathrow的风寒气候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