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263篇
地质学   566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08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本文在研究和分析环境因子对断层测量年周变和季节性变化影响的基础上,归纳出断层形变测量年周变的变化规律,并针对不等周期观测资料,建立了形变测量的准线性动态数学模型,最后,对门源地震有异常的扁都口资料用上述模型进行了处理,结果是比较满意的。  相似文献   
72.
本文对扬子块体南缘构造侵位于板溪群(及相应地层)的皖南和赣东北晚元古代蛇绿岩进行了系统的元素和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两套蛇绿岩具有类似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即二者的火山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类似于形成于弧后盆地构造环境的拉斑玄武岩。但是,两套蛇绿岩的Nd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赣东北蛇绿岩具有相当均一的高εNd(T)值(+5.5±1.2),表明来源于一较亏损的上地幔源区,并且没有受到明显的较成熟地壳物质的混染。相反,皖南蛇绿岩的εNd(T)值低,并有较大的变化范围(+4.5──1.0),并和Sm/Nd、Nd、MgO、SiO2呈明显的二元混合相关关系,表明蛇绿岩是由亏损幔源岩浆(初始εNd(T)≈+5.5)在结晶分异过程中与地壳组分(初始εNd(T)≈-1)混合形成的。皖南和赣东北蛇绿岩的Nd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该地区的同时代花岗岩和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以用华南和扬子元古宙陆-弧-陆碰撞模式来解释。大约在1.0Ga前,扬子和华南块体之间存在一多岛弧洋盆。大陆边缘岛弧和大洋岛弧在扬子块体南缘发育演化。皖南和赣东北蛇绿岩就是在大陆边缘盆地和弧间盆地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洋壳构造侵位的碎片。该地区I型  相似文献   
73.
西昆仑以其强烈的构造变形、频繁的岩浆活动、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及特殊的大地构造环境而具有得天独厚的成矿地质条件。然而由于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所限,该区地质矿产工作程度一直较低。2002~2003年度,作者在野外调查过程中,在麻扎东陆续发现了三处五个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化)体。它们与康西瓦—苏巴什构造带在空间、时间和成因上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构成黑恰达坂多金属矿化带。虽然带内矿体品位较低,但规模巨大,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明显的化探异常显示,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4.
Coesite was discovered as inclusions in zircon separates from pelitic gneiss associated with a large eclogite body in the North Qaidam ultrahigh-pressure (UHP) terrane. Some graphite inclusions were also found. This finding suggested the occurrence of in-situ UHP metamorphism and that the terrane was most likely recrystallized at pressures below the diamond stability field. It supported other previous indirect UHP evidence, such as polycrystalline quartz inclusions in eclogitic garnet, quartz lamellae in omphacite and P-T estimates for both eclogite and garnet peridotite. The U-Pb and Sm-Nd ages of the North Qaidam eclogite indicated that subduction of continental crust occurred in the Early Palaeozoic, which probably recorded a collision between the Sino-Korean and Yangtze plates.  相似文献   
75.
1998年张北6.2级地震宏观烈度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充分利用震害评估和宏观考察的资料 ,采用震害程度和震害指数 2个标准共同确定了1 998年张北 6.2级地震的宏观烈度。极震区烈度为 度 ,呈 NWW和 NNE双向分布 ,以NWW为主 ,面积 1 35km2 。 度区呈 NE、NW双向伸展图象 ,但是 SE方向伸展不足 ,面积约340 km2。地震重伤人员普遍集中在 度区和 度区。 度区亦呈 NE、NW双向伸展图象 ,但是 NW、SW方向延伸长 , 度区面积约 1 0 0 0 km2 。宏观震中 :北纬 41°0 9′,东经 1 1 4°2 7′。在极震区的 NNE、SSW和 NWW方向 ,存在 3个烈度异常区 ,它们分别在极震区 3个分支的延伸方向上。文中讨论了烈度不高而震后较重的原因。震区没有发现地表破裂带 ,也没有发现第四纪强烈活动的大型断裂。极震区为主的 NWW方向和震前存在的小地震条带吻合 ,暗示可能存在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76.
计算机仿真模型的灵敏度分析,是仿真建模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对实际系统的建立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用蒙特卡洛方法仿真随机系统时,其仿真模型(输出)的灵敏度(导数、梯度、Hessian矩阵等),对系统性能函数和灵敏度的参数估计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际应用系统,对结论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7.
张仕定  梁述远 《矿物岩石》1992,12(3):108-110
本文提出以粉末样品直接压饼法测定岩石化探样品中的微量U,Th,其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各类地质样品,尤其是岩石化探样品测量。  相似文献   
78.
The gold deposits of Triassic period in the northwestern Guangxi are all located in the marine, fine-grained ,fragmental rock series containing organic matter , i.e. the distribution districts of black rock series . The fine-grained gold deposits occur in organic matter-bearing C, D, E, or D, E divisions of the classical Bouma sequences. The evolution degree of organic matters through oil window stage reached the over-mature degree. Both the bio-sources of the organic matte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gold in the organic matters disclose the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gold, living beings and organic matters.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s led to the gold to be activized , migrated and enriched , and finally formed gold deposits in the fault belt and crushed zone of black rock series.  相似文献   
79.
为探究贵州省地震灾害风险薄弱环节,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以贵州省罗甸县为示范,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对各乡镇进行危险性分析,开展地震灾害承灾体现场抽样调查,通过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首次构建乡镇级别的地震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指标体系,评估各乡镇地震灾害综合指数和程度,计算各乡镇地震灾害风险指数,确定红水河镇为高风险区、罗悃镇为中风险区、木引等7个乡镇为低风险区,并从建筑物设防、地震地质灾害及水库地震等角度剖析罗甸县地震灾害特点,从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地质灾害防护及交通等方面提出减小地震灾害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0.
地震前低频事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几种强震前超低频事件的观测证据,并通过实验,研究了产生和传播机理。初步结果表明,微破裂的集结和断层的破裂起始会出现超低频脉冲,并透射到空气中形成次声波。塑性体的冲击或超临界流体的膨胀比脆性破裂更容易激发(超)低频波,且不伴随明显高频辐射成分。这样可以较为合理地解释震前“平衡”背景下的(超)低频事件。对实验中破坏前的低频脉冲给出了断裂力学解释。断裂力学的实验和膨胀--扩容理论证明了震前会产生断层的张裂隙,从而为超临界流体提供了运移空间。流体在运移过程中突然涨缩会激发(超)低频辐射波。讨论了改进(超)低频事件的观测条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