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01.
陈继锋  蒲举  罗仁昱  李青梅  陈晓龙 《地震工程学报》2020,42(5):1049-1054,1064
1920年12月16日在宁夏海原地区发生了8.5级大地震。100年来,海原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水平仍然较高。利用甘肃、宁夏区域测震台网记录的三分向宽频带数字波形资料,基于CAP方法(Cut and Paste Method)反演了宁夏海原及周边地区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M>3.0的16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海原地区震源机制解以走滑型及走滑兼逆冲型为主,主压应力P轴主要集中在NE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有较好的对应。通过与哈佛大学中强地震震源机制结果、P波初动地震震源机制结果对比发现,该地区的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的反演结果与强震震源机制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比较可信,表明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的结果也可以较好地用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未来随着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的建成,地震台站密度的大幅增加,地震定位精度与台站分布将会得到明显改善,对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反演及结果的深入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土壤风蚀野外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野外测量是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土壤风蚀研究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国内外学者已开发出一系列土壤风蚀野外测量仪器与技术。由于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野外测量仪器和技术并不相同,这给研究结果的比较与集成造成一定困难,不利于交流与合作。基于此,本文对国内外土壤风蚀野外测量技术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了土壤风蚀野外测量技术的发展历史,并从风蚀影响因子测量、风蚀物收集和风蚀量确定3方面详细介绍了土壤风蚀野外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类型仪器与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目前一些被广泛采用的技术手段,并对今后土壤风蚀野外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国土壤风蚀野外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甘肃区域测震台网记录的兰州市周边地区三分向宽频带数字波形资料,采用震中位置空间分布、波形特征及傅里叶频谱特征对比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分析兰州市红古区非天然地震活动的特性。结果显示:该区临近测震台记录的大量地震事件波形特征和傅里叶频谱特征与其他区域地震存在显著差异,符合非天然地震的典型震相特征,且空间分布密集、震级较大,初步分析与该区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密切相关。对红古区非天然地震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台网工作人员快速、准确的判别兰州周边地震类型,同时对兰州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也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4.
105.
Analysis of seasonal variation of water masses in East China Se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easonal variations of water masses in the East China Sea (ECS) and adjacent areas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T-S). 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mechanisms that affect seasonal variations of some dominant water masses are discussed, with reference to meteorological data. In the ECS above depth 600 m, there are eight water masses in summer but only five in winter. Among these, Kuroshio Surface Water (KSW), Kuroshio Intermediate Water (KIW), ECS Surface Water (ECSSW), Continental Coastal Water (CCW), and Yellow Sea Surface Water (YSSW) exist throughout the year. Kuroshio Subsurface Water (KSSW), ECS Deep Water (ECSDW), and Yellow Sea Bottom Water (YSBW) are all seasonal water masses, occurring from May through October. The CCW, ECSSW and KSW all have significant seasonal variations, both in their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extents and their T-S properties. Wind stress, the Kuroshio and its branch currents, and coastal currents are dynamic factors for seasonal variation in spatial extent of the CCW, KSW, and ECSSW, whereas sea surface heat and freshwater fluxes are thermodynamic factors for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S properties and thickness of these water masses. In addition, the CCW is affected by river runoff and ECSSW by the CCW and KSW.  相似文献   
106.
风是土壤风蚀的驱动力,风力直接影响土壤风蚀的强度。风速是土壤风蚀预报模型的主要输入参数,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风速数据能提高模型模拟效果。为对比风速处理方法及风速数据时空分辨率对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基于修正风蚀模型(RWEQ)评估该模型对于各输入参数的敏感性,分别选取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内130个气象站(基准气候站和基本气象站)中不同类型及不同数量的气象站数据,利用线性插值法和风蚀预报系统(WEPS)的WINDGEN风速生成法将1日4次风速数据和1日2类风速数据生成24 h风速数据输入模型,结合1日4次风速数据直接输入模型构建了不同气象站数量及不同风速数据类型的6种模拟情景,计算了研究区在不同模拟情景下的潜在风蚀模数。结果表明:RWEQ模型估算的区域潜在风蚀模数会随气象站点的数量和风速时间分辨率的提升而增加;风速数据的线性插值方法在RWEQ模型中应用效果不理想,与WEPS模型的WINDGEN风速生成方法相比,线性插值法使地面2 m处大于临界起沙风速(5 m·s-1)的风速频率降低,过低估计潜在风蚀模数和区域土壤风蚀状况。  相似文献   
107.
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大幅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论述了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的方法、结果和最新进展及黄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的问题.建议今后加强基础数据和资料的分析研究,建立适合黄河流域的多情景综合气候评价模型;提高黄河流域极端气象水文事件预测能力,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综合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108.
四川地区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地区早志留世沉积岩系形成于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的前陆盆地演化阶段。早志留世龙马溪期主要为局限的深水陆棚环境。小河坝期表现为浅水陆棚的扩展和深水陆棚的萎缩,沉积分异作用加剧,呈现出碳酸盐台地、浅水陆棚、深水陆棚共存的古地理格局。韩家店期主要为潮坪-浅水陆棚沉积。早志留世四川地区表现为沉积盆地充填变浅和海退式的演化趋势,具多物源的混合型陆棚沉积性质,沉积体系展布和沉积演化主要受包括黔中古隆起在内的前陆隆起带的NW方向扩展作用控制。有利储集体的发育主要取决于沉积环境,浅海砂坝和碳酸盐台地边缘相是有利的储集相带,如川东地区的“小河坝砂岩”和川南及川北地区发育的生物礁灰岩。  相似文献   
109.
对比了兰州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所测定的速度震级与仿真位移震级、中国地震局平均震级之间的差异,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一致性、差异性。初步结果表明,兰州数字遥测台网测定的震级比中国地震局平均震级略高0.05,这种偏差在测量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并且数字台网资料直接测定的速度震级与位移震级的一致性较好,震级测定的连续性要求基本可以保证。  相似文献   
110.
A feasible and accurate method named two-clas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s put forward to assess the risk of water inrush in karst tunnels. In view of regarding tunnel face as the evaluation object, 12 influencing factors of water inrush are selected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sisting of 4 first-class and 12 second-class indices. Based on fuzzy mathematics theory and expert evaluation method, all the indices are quantitatively graded according to five risk grades. The weights of indices affecting water inrush are rationally distributed by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mbership functions and weights of indices are utilized to stepwise compute the membership degree of indices corresponding to risk grade, and the principle of maximum membership degree is carried out to discern the risk grade of water inrush. The tunnel faces in seven segments of Qiyueshan tunnel are chosen as the case studies. Evaluation results are derived from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y a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results through comparisons. This method provides a cogent way for evaluating the risk of water inrush in karst tunn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