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45篇
  免费   3442篇
  国内免费   4592篇
测绘学   1655篇
大气科学   3709篇
地球物理   4088篇
地质学   8363篇
海洋学   2674篇
天文学   654篇
综合类   1756篇
自然地理   2180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889篇
  2021年   1026篇
  2020年   834篇
  2019年   940篇
  2018年   998篇
  2017年   925篇
  2016年   997篇
  2015年   962篇
  2014年   1087篇
  2013年   1122篇
  2012年   1105篇
  2011年   1148篇
  2010年   1091篇
  2009年   1145篇
  2008年   1032篇
  2007年   913篇
  2006年   798篇
  2005年   713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496篇
  2002年   560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469篇
  1999年   602篇
  1998年   526篇
  1997年   480篇
  1996年   455篇
  1995年   367篇
  1994年   353篇
  1993年   315篇
  1992年   271篇
  1991年   225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126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6篇
  1962年   5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徐少康 《盐湖研究》1995,3(4):23-33
本湖S3盐层晶间卤水(简称晶卤)分异的成因是一个与钾盐矿床的成因及最佳开发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文献[1-2]提出了晶卤分异成因新观点(阶段性淡化说)的基本理论框架。继文献[3]之后,本文对晶卤分异的又一复杂地区进行了深入解剖,为阶段性淡化说再次提供大量事实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深反射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明才  高景华  胡振远 《物探与化探》1995,19(5):360-365,367,368
深反射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是从干扰背景中提取和增强深层弱有效信号,提高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深反射地震剖面的解释要着眼于大的地质构造运动和成因,运用地质规律进行综合地质解释.在解释中,通过分析和研究某些相干干扰波的形成和特点,有助于对深反射地震剖面进行可靠的地质推断解释.  相似文献   
994.
汤绪 《应用气象学报》1993,4(2):237-243
通过对国外各类海气耦合模式及其预报试验的综合分析,从海气耦合模式的分类、模式气候漂移和ENSO年际变化的处理、模式分辨率、耦合方式和模式参数的变化对模式年际变化的影响、ENSO年际预报与预报起始时间和资料的关系、ENSO和季风的海陆气耦合系统等方面评述了影响季和年际数值预报水平的有关问题及发展现状,并对开展我国相应试验研究工作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95.
用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仪进行大气CO2本底浓度的测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按WMO关于开展全球CO2监测的要求,在对引进设备进行改进的情况下,建立了我国开展大气CO2本底浓度连续测量的红外气体分析测量系统及有关方法。系统的测量精度优于0.1ppm,完全满足全球本底测量的要求,并具有较好的国际可比性。在此基础上,首次取得了我国大陆上空大气CO2的本底浓度资料。  相似文献   
996.
徐建军  何金海 《气象学报》1993,51(1):103-110
由于EP通量在研究水平波动中的局限性,Hoskins等人将其扩张到三维空间,在准地转无辐散条件下得到了表征水平面的波动待正的诊断量E矢量(v~(12)—u~(12),—u’v’),这为水平面上的波动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Simons等人将E矢基和时间平均气流联系起来,运用波流相互作用的正压不稳定能转换原理。讨论了正压不稳定模对PNA型产生的影响。作者将E矢量运用到30—60天周期振荡的研究中,指出时间平均流的正压不稳定能的转换对30—60天周期振荡动能具有维持作用。本文将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利用E矢量及其与时间平均流的关系。运用1985年6—9月200hPa的欧洲中心资料,计算了30—60天低频波动的E矢量分布特征,从而讨论其水平结构与传播及其与时间平均气流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强迫二维Rossby波传播特征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Bjerknes提出了大气对外界强迫响应的概念。大量研究已证明这一遥响应机制的存在,且大气对强迫源的遥响应及其低频活动的共同特征都表现为类似大圆路径的波列,Hoskins的理论研究揭示了这现象的实质,他把叶笃正所提出的Rossby波的频散理论推广到球面上。黄荣辉曾利用波折射指数平方与EP通量系统地研究了北半球冬夏准定常行星波的传播规律。邹晓蕾、叶笃正、吴国雄提出了中高纬的相关链、定常地形波链,并指出北美与东亚相关型的差异与两区域地形准定常波在不同纬向流中传播的差异有关。观测分析亦表明,青藏高原是大气低频振荡的强迫源,且在此区域可产生向北、向南或向东、向西传播的波列。  相似文献   
998.
本文论述了用模拟灰度法绘制地形立体景观图的基本过程。首先用三角形面素来逼近地形表面,然后进行坐标透视变换和消隐处理,再根据选定的光照模型计算出每面素上各点的灰度值,最后采用彩色合成和图形叠加技术绘制出地形的立体景观图。  相似文献   
999.
对1980年7月29日—8月16日西太平洋副高位置持续偏南和1983年7月16日—8月12日西太平洋副高位置持续偏北的两次季节内副高中期进退过程的环流特征和加热差异作了对比分析,讨论了东亚季风与对流活动、副高进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1990 年京津冀三次暴雨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1990年京津冀地区三次暴雨过程,结果发现:(1)三次暴雨是属于相伴有冷锋的高空槽影响的暴雨;(2)暴雨开始前约10小时雨区的西南方存在湿有效能量高能舌,高能舌的西方和北方有能量和水汽的积聚;(3)对流层低层的锋生和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是触发暴雨开始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