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5篇
  免费   741篇
  国内免费   1054篇
测绘学   391篇
大气科学   701篇
地球物理   887篇
地质学   1949篇
海洋学   631篇
天文学   216篇
综合类   363篇
自然地理   43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1933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热液中二氧化硅与成矿元素锡络合作用的实验标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液中二氧化硅与成矿元素锡络合作用的实验标定*樊文苓陈紫新王声远田弋夫(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550002)关键词锡石溶解度二氧化硅的络合作用迁移形式前人对锡在流体中迁移形式的实验研究和热力学计算表明,锡(Ⅱ)的多种氯络合物是高温...  相似文献   
102.
塔克拉玛干沙漠土壤沙化发生条件及对土壤性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方  樊自立 《中国沙漠》1996,16(2):161-165
土壤沙化是土壤发育逆向演替恢复母质特性的过程,土壤沙化发生条件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土壤干旱是沙化的根本条件、植被衰败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条件、土壤质地轻是沙化物质基础、大风和频繁起沙风是沙化的动力条件。土壤沙化结果使土壤粗粒化、贫瘠化,同时也使土壤含盐量降低。  相似文献   
103.
JRC修正直边法的数学表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JRC是反映爬坡角力学效应的岩体结构面表面形态等效描述指标。本文在爬坡角力学效应机理研究基础上, 阐述了JRC直边法的物理意义;通过岩体结构面表面起伏幅度与金属表面粗糙度幅度对比分析, 肯定了直边法的合理性;考虑JRC的尺寸效应, 推导JRC修正直边法的数学表达式, 编译计算机常用程序。最后, 实例检验了JRC修正直边法数学表达式的合理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4.
本介绍IBM-PC机汉字点阵的获取及其与MSC-51单片机构成的实时通信功能的实现方法,采用IBM-PC机作为上位机,并通过MSC-51单片机的控制实现16×16点阵汉字的显示。  相似文献   
105.
中国硫的供求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业和农业两个方面供需现状分析,中国目前硫的供需基本平衡,且供略大于求。展望2000年,中国硫的供求关系将出现缺口,需进一步开拓硫的潜在资源。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土壤供硫情况尚好,但一些地区已开始出现缺硫和严重缺硫的状况,预测今后土壤缺硫状况将会加剧,希望各有关部门对此应给予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06.
现代成矿预测若干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成矿理论为支撑的现代成矿预测理论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对现代矿产勘查与评价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成矿预测理论近年来的进展,结合笔者等的研究工作体会,述评地质异常、矿床的成矿系列、矿床模型和超大型矿床勘查等成矿预测理论。  相似文献   
107.
The sediment-hosted copper deposits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study were formed from connate formation water during the post-sedimentary or diagenetic stage while the sediment-hosted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are unanimously considered to be of post-sedimentary hydrothermal origin.Therefore,apart from their own individulities.These two types of deposits must share some characters in common.Comparisons are attempted,in this paper,between the sediment-hosted copper deposits in southwest China and the Triassic sediment-hosted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in the Yunnan-Guizhou-Guangxi Triangle in terms of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最新研制的岩体应力、应变匹配传感器对西安立井煤柱开采引起的井筒附加应力特别是对井筒穿过断层附近产生的附加应力进行了较系统的观测,并对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9.
研究区构造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上地壳多层次自北而南的逆冲—拆离,柳林、洪清、大洪山3条逆掩断层与深部拆离面一起组成了尖端指向南的楔形薄皮构造。逆冲系统以背驮式扩展演化。多层次推覆构造格局因后期高角度断裂的切割破坏而复杂化,构造格局定型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110.
西拉木伦断裂带在早二叠世末发生了韧性右行走滑,形成了包括韧性右行走滑带、韧性压扁带及弱韧性变形带在内的韧性变形带。据动力和运动分析,表明该韧性变形带为一普通剪切带,其中韧性右行走滑带在平面上以简单剪切为主,韧性压扁带在平面上以纯剪切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