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27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172篇
地球物理   639篇
地质学   505篇
海洋学   158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4篇
  193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足尺磁流变阻尼器的建模及动态特性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在过去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结构保护系统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这种保护系统可以用来降低自然灾害(如地震、强风)对上木工程建筑的损害.由于磁流变阻尼器机械结构简单,动态范围大,能耗低,回复力大,鲁棒性良好,能够在满足不同工程项目需求的同时提供有效的结构抗震抗风手段,目前它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半主动结构减震装置.本文首先介绍了磁流变液体和装置的主要特性和优点,建立了磁流变阻尼器的伪静力轴对称模型,并将其结果和平行板模型以及阻尼器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尽管伪静力模型对于阻尼器的设计十分有效,但是它们还不足以描述阻尼器的动态特性.对实际工程应用来说,动态响应时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文章还讨论了影响磁流变阻尼器动态响应时间的因素,建立了基于Bouc-Wen模型的阻尼器动态模型.同时文章也提出了优化阻尼器动态响应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其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2.
中国西南天山山前的晚新生代构造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天山是研究现今陆内造山作用及过程、陆内变形、陆内强震及其预测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理想实验场。西南天山和塔里木之间的新生代褶皱-逆断裂带基本上由一南冲弧形推覆构造系统和一向北反冲的构造系统组成,由北而南主要由以下4个运动学单元组成:(1)新生代复活的喀拉铁热克山-天山南脉古生代造山带,其快速变形和抬升可能起始于23-26Ma前,持续至13-16Ma前。(2)向南逆冲的西南天山前陆薄皮主冲断带,包括木兹杜克弧形薄皮推覆体和依柯冲断带,前者代表了向南薄皮逆掩的天山型岩系,地表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飞来峰群,在14Ma前曾有过大规模活动,最小缩短量约为20-35km,最小缩短速率为1.4-2.8mm/a;后者代表了向南叠瓦状薄皮逆冲推覆的前陆古生代基底(塔里木地台型沉积岩系)卷入构造,其西段在距今14Ma时曾有过强烈活动。两者共同组成了一复杂的双重构造;新生代地层也卷入变形。(3)喀什-阿图什弧形反冲褶皱-逆断裂带,由3排向北(天山)反冲的左阶雁列展布的第四纪地表滑脱褶皱组成,仅在大山口以西发育。该构造带形成于距今约1.4Ma以后。依什拉克喀拉乌尔断裂以南,博古孜河剖面的最小缩短速率约为5.8mm/a,翁库尔剖面的最小缩短速率约为8.6mm/a。(4)塔里木克拉通下盘块体,向北西方向缓倾,内部变形较小。里木块体西北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其学问基底高角度逆断裂和走滑断裂控制了盆地新生代沉积的厚度,导致西南天山前陆冲断带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变形样式、变形时间以及变形缩短量沿走向的巨大差异性。迈丹-喀拉铁克断裂和阿图什断裂带均为岩石圈规模断裂,研究区的中强地震主要发生在这两条断裂带以及它们之间的西南天山前陆冲断带上。  相似文献   
103.
报道了距富尔奈斯火山顶8 km处的GEOSCOPE台网甚宽频带地震台观测到的甚长周期的瞬变过程。我们将地震台观测到的地面速度转换成地倾斜并通过与同一拱顶观测室内Blum型传统摆式倾斜仪记录的数据相比较检验了结果。通过比较表明,用水平地震仪测量周期小于25h的地倾斜是有效的。把这种方法用于1991年以来的几次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之前观测到的瞬变过程。由于GEOSCOPE台站到火山顶的距离适中,因而所得到的地傾斜观测值提供了有关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的信息,补充了火山顶部地倾斜观测网提供的有关岩浆源的形态和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104.
恒山地区变基性岩墙群的发现及"五台群"绿岩地层的解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造填图及剖面研究揭示了恒山中南部"绿岩带"实为变基性岩墙群强烈剪切、构造置换的产物, 它们明显侵入于新太古代灰色片麻岩内及高压麻粒岩区. 恒山高压麻粒岩区产状平缓, 向南逐渐被产状陡立变基性岩墙群侵位. 变基性岩墙的侵位明显晚于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事件, 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并经历后期走滑剪切变形. 锆石同位素年龄研究表明, 恒山中南部的变基性岩墙侵位于(2499 ± 4)~(2512 ± 3) Ma之间, 并经历后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 恒山南部-五台山区新太古代末期变基性岩墙群的发现, 进一步证实这一时期华北中北部经历伸展构造热事件, 提供了划分太古宙/元古宙界限的构造-岩浆活动事件标志, 及华北与其他大陆早期构造演化对比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05.
提出了基于力模拟法研究受动力荷载作用的结构非线性特性的一种新的算法,与传统改变刚度矩阵的方法不同,该算法是通过改变结构位移场来进行非弹性分析。结构的每一个非弹性变形代表一个自由度,因而结构所有的非弹性特性可通过一个方程表示。这个算法在计算时间上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仅需使用初始刚度矩阵,且当运动动力分析中的状态空间数值积分法时,可以达到很高的数值精度。而且,这个算法在分析结构应变硬化性质、弹塑性性质和应变软化性质时都是稳定的。通过将这种算法与已有的非弹性动力分析软件程序相比较,说明了这个算法是的、高效的。最后,通过对一个6层医院建筑动力响应分析的应用,演示了该算法在分析实际结构中的完整的非弹性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的主题是,研究是否可由尾波测得特定场地的S波响应。我们使用了南加州4个TERRA地学透镜台观测到的1992年半德期和大熊地震的余震的记录。由于TERRA地学透仪的大动态范围,所记录的S波具有宽频带响应,而尾波的持续时间也长。  相似文献   
107.
A two-dimensional, multitvariate objective analysis scheme for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geopotential height and wind fields has been developed over Indian and adjoining region for use in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The height-height correlations calculated using daily data of four July months (1976-1979), are used to derive the other autocorrelations and cross-correlations assuming geostropic relationship. A Gaussian function is used to model the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Since the scheme is multivariate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weights) are matrix.Near the equator, the geostrophic approximation relating mass and wind is decoupled in a way similar to Bergman (1979). The objective analyses were made over Indian and adjoining region for 850, 700, 500, 300 and 200 hPa levels for the period from 4 July to 8 July 1979, 12 GMT. The analyses obtained using multivariate optimum in-terpolation scheme depict the synoptic situations satisfactorily. The analyses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the FGGE ana-lyses (from ECMWF) and also with the station observations by computing the root mean square (RMS) errors and the RMS errors are comparable with those obtained in other similar studies.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利用欧洲非相干散射雷达数据,分析研究了电离层不同等离子体参量对大气重力波的响应之间的关系.应用这种关系,发展了一种在垂直于地磁场的电场可以忽略等简化假设下,由电子密度和离子沿场速度的同时测量数据,反演求解较高(约250km以上)F区中引起TID的重力波传播参数的方法.用此法对一典型TID事件进行分析计算,所得结果与全波解数值研究结果很好符合.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