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8篇
  免费   1717篇
  国内免费   2569篇
测绘学   1046篇
大气科学   1866篇
地球物理   1845篇
地质学   4708篇
海洋学   1618篇
天文学   408篇
综合类   845篇
自然地理   1208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445篇
  2021年   536篇
  2020年   491篇
  2019年   507篇
  2018年   496篇
  2017年   466篇
  2016年   522篇
  2015年   518篇
  2014年   550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641篇
  2011年   680篇
  2010年   615篇
  2009年   599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毛颚动物是浮游动物中的重要类群,是典型的海洋浮游动物(仅Spadella属的种类生活于浅海岩石或海藻之间)。它的分布遍及世界海洋。在数量上也相当可观,根据1976年我们在东海两次采集的资料,夏、秋季它在浮游动物总生物量中的比例可达40%。 毛颚类是肉食性浮游动物中的饕餮者,不仅大量消耗桡足类,有时也能吞噬个体较小的燐虾、端足类和仔稚鱼等。它的数量高峰往往出现在其他草食性浮游动物的数量高峰之后。然而,它本身又是一些鱼类和肉食性浮游动物的食料。可见它在海洋食物网中所处地位的重要。在水域生产カ研究中,毛颚类的研究是了解某一海区生态转换效率的一项重要内容。 许多毛颚类是水团或海流的良好标志,例如,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可以作为黄海水团和日本内海低盐水的指标种,秀箭虫(Sagitta elegans)可以作为亲潮和里门寒流的指标种,锯齿箭虫(Sagitta serratodentata)在大西洋可以作为湾流的指标种,而多变箭虫(Sagitta decipiens)在印度西岸可以作为上升流的指标。又如人们所熟知的,Russell曾根据毛箭虫(Sagitta setosa)和秀箭虫的分布来推断北海低盐水团和天西洋高盐水团在英吉利海峡的相互推移和消长的情况。这类例子很多,兹不赘述。总之,毛颚类作为海流或水团的指标已日益受到各国海洋学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根据东海陆架区综合考查1976年6-7月及8-9月,在127°E以西,北起32°N,南至26°30′N(6-7月在黄海南部增加一斜断面),用大型浮游生物网自底到表垂直拖网样品85份加以分析,对调查期间此海域内毛颚动物的分布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2.
渤海海峡断面温度结构及流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作者采用 POM模式 ,利用从卫星遥感资料反演的风和海表温度 (SST)数据并考虑 M2分潮作用 ,对渤海海域的温度、流场的三维结构进行数值计算。根据数值模式的计算结果 ,重点分析渤海海峡温度结构和水交换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风应力和 SST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渤海海峡的水交换流型、温度结构和流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3.
大规模的火山大洋中脊系统绕地球延伸60 0 0 0 km长 ,几乎全部分布在世界大洋洋底。有的地方 ,大洋中脊火山的规模非常大 ,以致高出海面形成地球上最为壮观的岛屿。冰岛、亚速尔群岛及加拉帕戈斯等都属此类岛屿。因为它们是由深部地幔上升的异常热岩石在小区域内形成的 ,并散布在海底 ,所以称它们为“热点”。但是 ,热点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卫星海洋学、地震学、地球化学和地球动力学的最令人激动的进展表明了热点对全球大部分洋中脊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长远的影响。全球已经确认的热点大约有 44个。其中大多数都与洋中脊系统有关联 ,确…  相似文献   
124.
S.C. Chang  J.G. Lin  L.K. Chien  Y.F. Chiu   《Ocean Engineering》2007,34(17-18):2311-2329
In this study, the dynamic stresses within the seabed induced by non-linear progressive waves were explored through a series of hydraulic model tests on a movable bed within a wave flume. By comparing Stokes’ 2nd-order wave theory with the theory of wave-induced dynamic stresses within the seabed as proposed by Yamamoto et al. [1978. On the response of a poro-elastic bed to water waves.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87 (1), 193–206.] and Hsu and Jeng [1994. Wane-induced soil response in an unsaturated anisotropic seabed of finite thick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18, 785–807],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on the seabed surface,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within the seabed as well as the vertical and the horizontal stresses are all smaller than their theoretical values. If we were to obt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abed soil,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Hsu and Jeng [1994. Wane-induced soil response in an unsaturated anisotropic seabed of finite thick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18, 785–807] might agree to the simulation of the wave-induced effective stresses and shear stress in the sandy seabed. A different phase shift exists among all the three soil stresses. Their influences on the three dynamic stresses within seabed soil are important for seabed stability, and can be used in the verification of numerical models. In the whole, the non-linear progressive waves and the naturally deposited seabed are found to have a strong interaction, and the behavior of the induced dynamic stresses within the seabed is very complicated, and should be investigated integrally.  相似文献   
125.
Wave-induced seabed instability, either momentary liquefaction or shear failure,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ocean and coastal engineering. Many factors, such as seabed properties and wave parameters, affect the seabed instability. A non-dimensional parameter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evaluate the occurrence of momentary liquefaction. This parameter includes the properties of the soil and the wav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wave-induced liquefaction depth is also suggested based on this non-dimensional parameter. As an example, a two-dimensional seabed with finite thickness is numerically treated with the EFGM meshless method developed early for wave-induced seabed responses. Parametric study i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avelength, compressibility of pore fluid, permeability and stiffness of porous media, and variable stiffness with depth on the seabed response with three criteria for liquefa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is non-dimensional parameter is a good index for identifying the momentary liquefaction qualitatively, and the criterion of liquefaction with seepage force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deepest liquefaction depth.  相似文献   
126.
虾池的溶解氧含量及其补充量和消耗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对虾养殖池塘溶解氧含量及其收支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虾池DO值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昼夜变化。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是虾池溶解氧补充的主要来源,夏季最高可超过5mg/(dm3·d)。养殖后期对虾的耗氧量占总耗氧量的34%,底质和池水耗氧量分别占30%和35%。根据虾池氧的收支情况讨论了池养对虾的生产容量。  相似文献   
127.
基于神经-模糊方法的单料烟感官质量评价专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通过对单料烟评吸的结果与理化测定的指标参数进行分析 ,结合专家经验并采用神经 -模糊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单料烟的理化指标对各感官参数进行分类、分级 ,建造单料烟感官质量评价专家系统的方法。实验表明 ,该系统具有学习与知识提取能力 ,在卷烟产品质量管理新产品开发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8.
通过1998年6月对广东省红海湾海水养殖水域环境因子的调查,阐述了海水中溶解氧、盐度、pH值和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溶解氧及海水pH值随温度由北(除15 ̄17号站)向南(除6号站)增高而增高。同时证实了光合作用是导致溶解氧含量和pH值增高的主要原因。而营养盐与盐度呈密度的负相关,浮游植物总量随营养盐由北向南降低而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29.
应用^57Fe穆斯堡尔谱学的方法研究了四个不同生长期合浦珠母贝铁的化学状态和Fe^2 /Fe^3 的值,它们的Fe^2 和Fe^3 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1%~29.4%和76.6%~95.9%,Fe^2 /Fe^3 值的变化为0.043~0.42。3个月龄的Fe^2 /Fe^3 值大于10个月龄,从10个月龄到22个月龄的Fe^2 /Fe^3 值呈增加的趋势,这可能反映了不同生长期合浦珠母贝对不同价态的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0.
9012号热带气旋维持的卫星云图和垂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卫星云图的演变和常规天气分析相结合,对9012号热带气旋登陆后维持水消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热带气旋经久不消的重要原因为其西南侧对流云团和东北侧高空槽前对流云带与热带气旋云系相衔接在中低层东北气流引导下卷入,热带气旋内部的两条云带的维持,以及利有的环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