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31.
青海循化盆地新近纪磁性地层学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青藏高原东北部是研究高原隆升和东亚季风演化的重要地区.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循化盆地西沟剖面新近纪河湖相沉积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建立了西沟剖面约14.6~5.0 Ma沉积物的磁极性年代框架.沉积相的分析表明, 循化盆地在约14.6~5.0 Ma期间总体上处于充填萎缩阶段.西沟剖面巨厚层砾岩首次出现的时间约为7.3 Ma前, 应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快速隆升的沉积响应.这与青藏高原在约8.0 Ma前快速隆升的时间相近, 进一步说明约8.0 Ma前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具有准同时性.   相似文献   
132.
The numerical forecasts of mei-yu front rainstorms in China ha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The intensity and pattern of the frontal rainfall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initial fields of the numerical model. The 4-dimensional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technology (4DVAR) can effectively assimilate all kinds of observed data, including rainfall data at the observed stations, so that the initial fields and the precipitation forecast can both be greatly improved. The non-hydrostatic meso-scale model (MM5) and its adjoint model are used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i-yu front rainstorm from 1200 UTC 25 June to 0600 UTC 26 June 1999.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assimilation experiments, the T106 data and the observed 6-hour rainfall data are assimilated. The influences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choice of the assimilated variables and the weighting coefficient, on the precipitation forecast results are studi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4DVAR is valuable and important to mei-yu front rainfall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133.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龙门山构造带的汶川MS8.0大地震是映秀-北川断裂突发错动的结果。此次地震不但使NE向的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发生了地表破裂,而且,在成都平原区的什邡、绵竹等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表裂缝、公路拱曲以及带状的喷砂冒水现象。此项探测研究以出现在什邡市师古镇附近的疑似地震地表破裂带为切入点,通过采用可控震源以及高精度的浅层地震反射勘探方法,获得了深度15~800m范围内高分辨率的地下结构和构造图像。结果表明,在地表破裂之下存在向平原区逆冲的隐伏断层和反向的逆冲断层,地震过程中隐伏逆断层的活动可能是近地表地层出现褶皱变形和地表破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4.
2008年10月5日新疆乌恰县发生Ms6.8地震,震中烈度为Ⅷ度(境外),我国境内最高烈度为Ⅶ度,灾区强震台网中吉根乡强震台记录水平加速度为141gal。地震存我国境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未对公路、桥梁、通信、输电等生命线工程造成严重破坏,仅造成个别民宅倒塌,部分民宅、棚圈及校舍、卫生院等部分公房遭破坏。按照地震现场工作标准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抽样调查、统计计算,得出本次地震在我国境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6728.40万元,恢复重建的经费需要17872.01万元。  相似文献   
135.
路网密度的研究是实施“一带一路”愿景之互联互通倡议的基础工作。“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多极化、信息化的趋势,牵连着蓬勃发展的亚太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带动中间国家的经济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合作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自发地理信息数据——OpenStreetMap(OSM)道路网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究了“一带一路”陆路经济带辐射区域亚欧大陆的路网络密度和通行能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了六大经济走廊节点城市的公路可达性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一带一路”陆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路网密度和通行能力均呈现沿海高内陆低的空间格局;中亚、西亚地区和中南半岛地区成为道路水平落后带,限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整合与贸易畅通,建议在建设新跨国公路铁路同时,对原有老旧道路进行加宽加固等升级改造;全区域道路等级级配不合理;节点城市可达性具有明显的分异状况,六大经济走廊中83%的区域可达性在10 h以内。研究产出亚欧大陆1 km分辨率路网密度和通行能力数据集,发现了“一带一路”陆路经济带道路水平的薄弱区域,为“一带一路”陆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进一步的道路网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6.
The Multiple Column Platform (MCP) semi-submersible is a newly proposed concept, which differs from the conventional semi-submersibles, featuring centre column and middle pontoon. It is paramount to ensure its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d safe operation at sea, and a rigorous 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hydrodynamic and structural performance for the novel structure concept. In this paper, the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MCP are perform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in both the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s based on 3D potential theory. The numerical models are validated by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obtained from extensive sets of model tests under both regular wave and irregular wave conditions. Moreover, a comparative study on MCP and two conventional semi-submersibles are carried out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Specifically,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s, natural periods and motion response amplitude operators (RAOs), mooring line tension are fully examined. The present study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novel MCP and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possibility of optimization in the future study.  相似文献   
137.
矿山充填开采正逐步向寒区甚至永久冻土区发展,这些区域含盐地下水分布非常广泛。同时,极端寒冷条件下往往需要向充填材料中加入一些防冻盐以防止料浆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冻结。通过室内测试分析了?6 ℃环境下不同盐分(NaCl)膏体充填体力学特性(强度和初始弹性模型)随时间演化特征。利用单轴压力机测得了龄期为7、28、90 d膏体充填体的强度和初始弹性模量,结果表明NaCl的加入会降低冻结充填体的强度,其影响程度取决于胶结料类型。试样的强度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此外,不论盐分浓度、养护时间和胶结料类型,试样的强度与初始弹性模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寒区含盐膏体充填技术的开展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38.
黑龙江小多宝山Fe-Cu矿床是多宝山-三矿沟多金属成矿带内一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及矿脉穿切关系,将其成矿作用划分为两期: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进一步划分为五个阶段:石榴子石-辉石干矽卡岩阶段;绿帘石-阳起石等含水硅酸盐湿矽卡岩阶段;磁铁矿-镜铁矿-石英氧化物阶段;黄铁矿-黄铜矿-石英早期硫化物阶段以及方铅矿-闪锌矿-方解石晚期硫化物阶段。本文报道了该矿床成矿岩体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数据。花岗闪长岩锆石加权年龄为176±1Ma(MSWD=0.10,n=23),反映小多宝山矿床成矿时代为早侏罗世。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富钠(Na2O/K2O=1.45%~1.63%),准铝质(A/CNK=0.92~0.97),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Sr、K等),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Ta、Nb、Ti等),(La/Yb)N=11.16~12.87,表现出弱的负Eu异常(δEu=0.85~0.92),显示出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亲缘性。综合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测试结果,小多宝山花岗闪长岩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起源于幔源岩浆结晶分异作用。锆石Hf同位素εHf(t)为+7.6^+11.4,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492~732Ma,指示其岩浆源区为古生代新生地壳的熔融。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推断小多宝山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39.
延边中西部地区钼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通过延边中西部地区已知钼矿床(点)时空分布规律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以及对具有代表性矿床(点)的野外实际调研工作。从钼矿与断裂、岩体、围岩蚀变等方面的关系揭示了钼矿成矿的基本特征;从钼矿的矿化类型、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论述了钼矿的矿化特征。对该区的钼矿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0.
海水入侵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地质灾害。辽宁省海水入侵自 70年代以来呈逐渐增加趋势 ,具有入侵面积广、发展速度快等特点。目前海水入侵已成为我国较为突出的地质灾害 ,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针对海水入侵形成机制及危害程度的地域性 ,目前已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如控制开采 ,人工回灌 ,修建地下水库等 ,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