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4篇
  免费   546篇
  国内免费   764篇
测绘学   135篇
大气科学   771篇
地球物理   612篇
地质学   1467篇
海洋学   258篇
天文学   141篇
综合类   291篇
自然地理   34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将一定范围内的地震数据假设为背景地震和丛集地震的叠加,并同时认为背景地震和丛集地震分别满足不同参数的二维泊松过程.通过引入N阶距离概念,将叠加的二维泊松过程转化为一维的混合密度函数,在对距离阶数进行选择的基础上,最终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混合密度分解,以达到提取地震丛集模式的效果.文中将该算法应用于我国西南地区松潘及龙陵主震前丛集地震的提取,并与C值的时间扫描结合,深化了这两次大地震前地震活动图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92.
以广珠准高速铁路软土路堤试验粉喷桩处理段的变形及孔压测试数据为基础 ,对用粉喷桩处理深厚软土地基的沉降、基底横向差异沉降、边桩变形、孔压分布规律及固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3.
在圆形截面均匀配筋偏心受压混凝土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基本计算公式的基础之上 ,结合基坑工程中圆截面灌注桩的受力特点 ,推导了灌注桩均匀配筋计算的有关公式 ,并以此为基础 ,利用可视化编程软件Delphi 6 .0编写了相应的配筋计算程序。通过实际例证 ,表明该程序计算快捷且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94.
山西省主要河流流域面雨量预报业务流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T213、HLAFS模式、MM5中尺度模式输出的格点资料以及日本降水量格点资料为基础,将影响山西降水的天气动力模型归纳为诊断模型,从中引出多个能够全面反映降水模型特征的综合物理因子;根据各种数值模式输出的降水量预报性能和质量优劣特点,依据数值模式的形势场预报优于要素场预报的现实,构造在不同环流形势背景下,启动不同预报方程的面雨量预报业务流程,有效地遏止了在环流形势调整时预报输出不能快速响应的弱点,提高了点和面雨量预报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5.
渍水麦田土壤水分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建立了一个反映土壤渍水、可与小麦生长模型耦合的土壤水分动态模型,尤其考虑了因地下水位较浅而引起的毛管上升水量和土壤导水率的变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采用盆栽小麦水分试验资料验证了日蒸散量的模拟值,利用湖北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和江苏金坛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土壤水分历史资料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综合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蒸散量、地下水位和0~50 cm土壤含水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能可靠地预测多雨和渍水地区麦田土壤水分的变化动态  相似文献   
96.
该文针对CAPPS在太原市运行的误差问题,在分析其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变换地形背景场,依据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形势,在模式中增加对综合误差系数和扬尘系数的调节功能,进行多种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误差分析基础上确定的模拟试验方案,使主要污染物SO2、NOX和PM10的预报值与监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到0.96、0.91和0.89,最终使CAPPS成为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以上的业务化数值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97.
罗惠样  栗福仙 《山西气象》2004,(4):31-32,43
本文论述了Windows注册表的作用与Windows注册表类似文件目录的树状层次结构。对根键和子键及注册表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阐述了怎样进行注册表的信息存取、注册表的备份和注册表的修改,并举例说明注册表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
一次冬季降雹过程的CINRAD/SA回波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冯晋勤  罗保华 《气象》2004,30(5):21-24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 (CINRAD/SA)对 2 0 0 2年 1 2月 1 9日一次冬季降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 ,从中得出冬季降雹的回波特征 ,并对这次过程中出现的三体散射现象及相应的雷达产品做初步分析 ,得出“三体”散射现象是降大雹的一指示性标志和降雹的一些雷达产品指标。  相似文献   
99.
2001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对“探宝号”船原有震源更新升级为阵列可变的BOLT震源系统。随着更新改造工程的成功,该船已成为具备承担高分辨率、常规、低频深水油气地震勘探的多功能地震调查船。本文介绍了地震勘探震源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三种阵列的分布、波形、频谱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0.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f siliceous and iron-rich calcic low-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fluids (LTHF) on the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Late Permian No. 11 Coal (anthracitic, Rr=2.85%) in the Dafang Coalfield in nor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China. The No. 11 Coal has high contents of vein ankerite (10.2 vol.%) and vein quartz (11.4 vol.%), with formation temperatures of 85 and 180 °C,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vein ankerite and vein quartz were derived from low-temperature calcic and siliceous hydrothermal fluids in two epigenetic episodes. The vein quartz appears to have formed earlier than vein ankerite did, and at least three distinct stages of ankerite formation with different Ca/Sr and Fe/Mn ratios were observed.The two types of mineral veins are sources of different suites of major and trace metal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sequential extraction studies show that, in addition to Fe, Mg, and Ca, vein ankerite is the dominant source of Mn, Cu, Ni, Pb, and Zn in the coal, and the contents of these five elements are as high as 0.09% and 74.0, 33.6, 185, and 289 μg/g,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vein quartz is the main carrier mineral for platinum-group elements (PGEs) Pd, Pt, and Ir in the coal, and the contents of Pd, Pt, and Ir are 1.57, 0.15, and 0.007 μg/g, respectively. Sequential extraction showed a high PGE content in the silicate fraction, up to 10.4 μg/g Pd, 1.23 μg/g Pt, and 0.05 μg/g Ir, respective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ankerite and quartz and the anomalous enrichment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No. 11 Coal in the Dafang Coalfield, Guizhou, result from the influx of calcic and siliceous low-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flui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