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3篇
  免费   574篇
  国内免费   800篇
测绘学   318篇
大气科学   350篇
地球物理   452篇
地质学   1442篇
海洋学   343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155篇
自然地理   30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砂质海岸分布特征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东部砂质海岸分布范围广泛,地形发育多样,风沙灾害、海岸侵蚀等地质灾害问题多发,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了解沙质海岸的分布特征,做好砂质海岸的研究防护工作,对促进海洋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根据2003年10月到2004年3月间日照港和邻近锚地水域及其船舶压舱水中的浮游植物调查资料,对浮游植物的群集结构和压舱水对其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日照港的浮游植物群集主要由温带沿岸性物种组成,以硅藻为主,还有少量的甲藻。对比船舶压舱水中浮游植物群集发现:压舱水中浮游植物群集和本地群集结构有很大的差异,有害物种在压舱水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03.
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以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地下水补给来源的差异。通过青海湖沙柳河流域浅层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地下水、河水与降雨之间的补给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季风时期,地下水主要受降雨入渗和河流侧向补给为主,在补给过程中蒸发作用是影响地下水稳定同位素值的主要因素;非季风期,冰雪融水对低值区的地下水影响显著,同时降水的快速入渗则是该时期高值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式之一。地下水同位素高值区,地下水与河水间补给作用较弱,补给时间超过5个月;地下水同位素低值区,地下水与河水补给关系较为密切,补给时间在1~4个月间。本文所得结论可初步反映干旱半干旱内陆流域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特征以及补给方式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可为流域地下水及其他水体间的转换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4.
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dvanced Space-based Solar Observatory, ASO-S)卫星是我国首颗太阳观测卫星, 主要观测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以及产生它们的磁场结构. ASO-S卫星的科学应用系统是科学卫星工程的6大系统之一, 它连接科学用户和卫星数据, 为将卫星的科学数据转化为科学成果提供保障. 科学应用系统的数据库是连接软件与海量数据的枢纽, 为科学数据生产和用户服务及运行提供数据层的支撑. 介绍了科学应用系统的数据库架构设计、数据库的选择以及数据库性能优化和表样例. 这里的数据库包括观测计划、工程参数、运维日志、科学数据、定标数据和特征事件识别等数据库. 这些数据库的建设将为ASO-S卫星工程科学应用系统的顺利运行提供数据支撑, 也可以为未来其他科学卫星类似数据库的搭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城市标度律及标度因子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焦利民  雷玮倩  许刚  徐智邦  周正梓 《地理学报》2020,75(12):2744-2758
城市标度律刻画了城市系统中城市要素与人口数量之间的规模缩放关系,但标度律在中国城市系统中的适用性和意义尚不明确。本文采用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探究不同城市要素与人口规模的标度关系,并从时空维度探究标度因子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作为典型的快速城市化发展中国家,中国城市发展符合标度律,且呈现出与发达国家不同的特征:中国城市人口集聚带来的经济产出集聚效应显著,而土地利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规模经济效应还有待增强。部分基础设施、生活设施要素与人口规模呈超线性或线性关系,与预期的次线性相悖,基础教育、医疗等要素的标度因子则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次线性阈值,反映了公共资源向大城市聚集、不同规模城市发展不平衡等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系统的独特性。标度因子的区域分异反映城市发展协调程度差异,其中东北地区不同规模城市差异最为显著。主要城市要素标度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表明,中国大城市的经济产出集聚效应在2009年最为显著,而后略有下降;中国大城市土地扩张总体上自2000年以来持续加速,2008年以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管控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外延式扩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紧迫性。中国城市标度律研究有助于认知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系统特征和演化规律,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6.
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与生存环境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以基础研究见长的自然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地理学家根据国家需求和区域发展在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同样取得显著成效,为国家重大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规划,宏观生态系统与资源环境保护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总结了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在自然环境区域差异与自然区划、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和风险防控、荒漠化过程与防治、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冻土区工程建设、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和地方病防治、自然地理要素定位观测、地理空间分异性识别和地理探测器等方面的实践与应用,指出了未来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7.
Modeling thematic and spatial dynamic behaviors of urban heat islands (UHIs) over time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this phenomenon to mitigate the warming effect in urban areas. Although previous studies conceptualized that a UHI only has a single life cycle with spatial behaviors, a UHI can be detected to appear and disappear several times periodically in terms of thematic and spatial integrated behaviors. Such multiple behaviors have not yet been illustrated with proof or evidence. This study conceptualizes a UHI as an object which has thematic and spatial behaviors simultaneously and proposes several graphs to depict periodic life‐cycle transitions triggered by behaviors. The conceptualized behaviors have been modeled and implemented in an object‐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temperature readings collected from numerous weather stations were interpolated as temperature images per hou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model could track the spatial and thematic evolution of UHIs continuously and reveal their periodical patterns and abnormal cases.  相似文献   
108.
酉阳河流域典型年汛期的基流分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宇宽 《水文》2021,41(1):35-41
基流分割是水文学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之一,目前基流分割也存在许多方法.基于酉阳河典型年汛期实测日平均流量资料,分别采用Chapman-Maxwell改进方程数字滤波法一次滤波(参数N=1)以及二次滤波(参数N=2)、BFI(f)法、HYSEP固定步长法、HYSEP滑动步长法、HYSEP局部最小值法进行基流分割并对其结果进...  相似文献   
109.
李华宏  曹杰  王曼  胡娟  闵颖 《气象科技》2014,42(5):823-831
为了改善低纬高原地区天气预报水平,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及其变分同化系统进行雷达VAD(Velocity Azimuth Display)反演风场资料同化试验。通过设计不同的试验方案,对2009年6月30日00:00至7月1日00:00发生在云南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化VAD反演风场资料后对区域模式的风矢量初始场有明显影响。同化系统能把雷达反演风场信息有效地引入模式初始场,改善强降水区域的水汽输送和风场辐合强度;同化VAD反演风场资料后对区域模式累计降水预报有一定改进作用。从长时间累计降水量定量检验结果看,具体表现为25mm以上量级的降水准确率明显提高、漏报率下降,预报偏差更趋合理。不同的同化试验方案之间的模拟结果差异较大。同化频率越高、同化持续时间越长,对区域模式初始场和预报场的影响越明显。但同化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能导致系统移速过快、降水强度偏大、空报率增加等异常。  相似文献   
110.
通过研究马五段去白云石化作用的成因及发生模式,可进一步了解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岩和物性的演化.通过岩心与薄片的观察,结合地球化学方法,和对白云岩的碳、氧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了去白云石化作用成因及成岩演化过程,并结合物性资料分析去白云石化作用对储集层的影响,建立了研究区去白云石化的作用模式.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