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13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基于遥感技术的两种区域蒸散估算方法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星敏  杨文峰  卢玲 《高原气象》2011,30(1):125-132
蒸散发的估算在区域能量平衡和水分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NOAA/AVHRR卫星资料、常规气象观测站和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能量平衡单层模型和蒸散系数模型估算了陕西关中渭北生长季的潜热通最.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都能较好地反映出蒸散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间的密切关系;造成这两种模型估算蒸散结果差异的...  相似文献   
102.
可可西里火山岩岩石序列为粗安岩、粗面岩、玻基安山岩及流纹岩,尤以安山岩最有代表性.渐新世SiO2、CaO高于中新世.稀土元素分配曲线揭示渐新世和中新世为同源岩浆.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出混然富集地幔源区特点.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七宝美髯丹治疗肝肾不足型斑秃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6例肝肾不足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七宝美髯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88%,对照组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外周血CD4+、CD4+ /CD8+比值上调,CD8+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外周血CD4+、CD8+、CD4+ /CD8+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宝美髯丹治疗肝肾不足型斑秃效果明显,可能是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应用对地温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建立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试验场,运行热泵系统,并进行地下水温度连续监测,分析应用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对地温场的影响。抽水井与回灌井之间以及回灌井附近的地下水温度随系统运行明显变化。系统运行后,回灌水体将以不规则边缘的透镜体贮存于含水层中,以回灌井为中心向外围扩展,水温最低或最高点位于含水层中部。粘性土相对隔水层的温度变化幅度、影响范围均小于含水层。由于热量的累积效应,即使是冷热负荷均衡的热泵系统,运行一个采暖、制冷周期后也将在热源井附近的抽、灌水含水层以及相邻的隔水层中形成冷量或热量的小范围聚积。  相似文献   
105.
基于西北干旱地区典型土遗址盐渍带盐分野外观测和定性分析结果,初步总结了土遗址盐渍土带特征并阐释了风蚀损耗效应的概念;通过对掺入不同含量2种盐渍带常见盐分Na2SO4和NaCl,并经历干湿循环的遗址土重塑样的风洞模拟试验和微结构分析试验,揭示了盐渍带中常见盐分发生的盐渍过程会对遗址土抗风蚀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并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证实了试样的风蚀速率与有关孔隙的部分微结构特征参数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最后结合定性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从微观角度对土遗址盐渍带土的风蚀损耗机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6.
陕西省2008年元月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1月10日至31日,陕西省出现了的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造成严重损失。资料分析表明:该过程从1月10日开始到29日全省雨雪天气基本结束,31日全省降温基本结束,其间出现了3次明显降雪和降温,主要降雪区域在陕北北部和关中西部;大气环流异常致使冷暖空气多次交汇于陕西省上空,这是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直接原因;本次过程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对许多行业造成严重影响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7.
硝尔库勒大型锑矿是在最近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发现的,经过进一步的普查工作,已查明(333)+(334)类锑金属资源量达20.36万吨,平均品位8.90%,其规模居昆仑-秦岭锑成矿带之首,是近年来西昆仑地区的重大找矿突破。矿床赋存于中二叠统黄羊岭组二段(P2h2)碎屑岩中,受NE向层间破碎带控制。矿体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在走向和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延伸,具尖灭再现、膨大狭缩、分支复合特征。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锑矿,次为少量黄铁矿,共生矿物为少量雄黄和雌黄,次生矿物为少量锑华及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长石、方解石等。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硫化矿石,其工业类型为单一锑矿石,矿床成因上属层控构造改造型低温热液矿床。硝尔库勒锑矿的发现,进一步说明了西昆仑矿集区具有相应层位寻找锑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8.
隧道构造的钙锰矿以其特殊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在催化、吸附、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常以层状Na-布塞尔矿(Na-buserite)为前驱物进行人工合成。焦磷酸盐(pH=1~8)对Mn(Ⅲ)有很强的络合作用,经焦磷酸盐处理的Na-布塞尔矿向钙锰矿转化的特点可表征Mn(Ⅲ)在层状向隧道构造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常压回流条件下Na-布塞尔矿向钙锰矿的转化程度随着焦磷酸盐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直至不能向钙锰矿转化。钙锰矿形成的难易与Na-布塞尔矿结构中Mn(Ⅲ)被络合数量成反比,用对Mn(Ⅲ)络合作用很弱的焦磷酸盐溶液(pH=10)处理的Na-布塞尔矿可在常压回流条件下完全转化形成钙锰矿。  相似文献   
109.
根据2015年10月(秋季)和2016年1月(冬季)对厦门海域开展的2次水质调查,研究了该海域中溶解有机氮(DON)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总溶解态氮(TDN)的组成,并探讨了DON与环境要素的相关性及其来源.结果表明:厦门海域DON浓度平均值冬季大于秋季,表层高于底层,整体呈内湾、河口区较高,湾口区低的分布格局.秋季DON浓度的空间分布为同安湾西海域九龙江口邻近海域东南海域大嶝海域,冬季为西海域同安湾九龙江口邻近海域东南海域大嶝海域.该海域秋、冬季DON浓度占比(CDON/CTDN)分别为56%和53%,DON浓度占比整体呈湾口区大、河口区及内湾小的分布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该海域秋、冬季表、底层DON浓度与盐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磷酸盐、硅酸盐含量为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a、溶解氧、p H值存在一定相关性.厦门海域DON的来源主要有九龙江河流、城市生活污水、工农业废水等陆源输入和浮游植物活动等海源生成.  相似文献   
110.
黄丽  洪军  刘凡  谭文峰  周勇 《矿物学报》2003,23(3):221-227
以我国中南地区黄棕壤和黄褐土的胶膜所对应的基质土壤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钠和乙酸钠溶液对土壤进行不同时间的培养试验,探讨1.4越过渡矿物.蛭石之间的转化特点。结果表明:基质土样中的部分1.4越过渡矿物已逐渐向蛭石转化;与其它处理相比,用O.5mol/L的柠檬酸钠和盐溶液培养基质土壤7个月后,其1.4啦过渡矿物向蛭石转化最为明显;培养前后用DCB脱铁与不脱铁的处理对样品中矿物转化的影响不显著。土壤经有机酸盐溶液培养后,其部分1.4越过渡矿物的层间羟基铝被柠檬酸钠或乙酸钠络合出层间,随后钾、钙、镁等的水合阳离子进入,使之转化为蛭石;有机酸盐的种类、浓度和培养时间的长短,对转化的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