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8篇
  免费   3385篇
  国内免费   4255篇
测绘学   2305篇
大气科学   1784篇
地球物理   2466篇
地质学   7953篇
海洋学   2112篇
天文学   193篇
综合类   1045篇
自然地理   2010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49篇
  2022年   877篇
  2021年   1088篇
  2020年   864篇
  2019年   1043篇
  2018年   892篇
  2017年   826篇
  2016年   864篇
  2015年   951篇
  2014年   938篇
  2013年   1086篇
  2012年   1134篇
  2011年   1128篇
  2010年   1031篇
  2009年   949篇
  2008年   950篇
  2007年   888篇
  2006年   816篇
  2005年   675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Windows消息机制的人机交互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例着重介绍了如何通过串行通讯利用Windows的消息机制来解决目前工业设备控制中人机交互的模拟问题,并对这两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参数分级评分叠加型指数法对泰安市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的评价结果显示 ,泰安地下水已遭受严重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地下水中宏量组分、NO-3 、硬度、TDS的迅速上升高以及地下水遭受人为环境物质的污染为主要标志 ;地下水污染主要受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结构、纳污河流、污水灌溉及地下水开采控制和影响 ,地下水污染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Starting with analysis on the evolving course of oasi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oasis and desert, in consideration of ecological elements including plant stomata resistance, area covered by vegetation, and physical elements including albedo of vegetation and bare soil, atmospher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balance among net radiation flux, latent heat flux, and sensible heat flux, the following are calculated: temperatures of vegetation and bare soil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evapotranspiration rate of ecosystem. Analysis on evapotranspiration rate indicates that it depends on both the climate of environment and the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s of plants. On certain conditions, the evapotranspiration rate of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oasis and desert (i.e. area covered by vegetation less than 20%), in some parameter domains, appears in bifurcation or multiequilibrium state. Meanwhile, in such area, ecosystem is extremely unstable. Any minor change to the balance will cause either increase or reduction of area covered by vegetation in ecosystem,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on on the emergency of these phenomena. This paper is attempting to propose an effective way of destruction and rebuilt ecosystem in transitional zone. The way is to control the evaporation of plant through selecting anti-drought country plant with big stomata resistance, and modify the roughness of the underlying surface in ecosystem by establishing rational interspace structure of plant community, so as to put the degenerative ecosystem into the natural succession track. This primary theory is being verified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n historical data.  相似文献   
14.
再论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兰山南部分布着多个方向的构造,其中最明显地是一系列的北西向构造,目前这些构造的相互关系以及形成机制还没有得到合理地解释,争论很大;野外构造研究表明,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与青铜峡一固原断裂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该断裂由走滑运动向挤压运动转换时的派生构造;从另一角度也说明,在中新生代由青铜峡一固原断裂所限定的地块(卫宁北山)向东运动,而这些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主要发生在新生代。由于卫宁北山向东运动的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因此,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演化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作为中国重要地质界限的南北向构造——贺兰山已经被青藏高原的构造活动所叠加。  相似文献   
15.
Gneissic rocks in the Chinese Altai Mountains have been interpreted as either Paleozoic metasedimentary rocks or Precambrian basement. This study reports 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data for banded paragneisses and associated gneissic granitoids collected along a NE–SW traverse in the northwestern Chinese Altai.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data suggest that the protoliths of the banded gneisses were possibly immature sediments with significant volcanic input and that the gneissic granitoids were derived from I-type granites formed in a subduction environment. Three types of morphological features can be recognized in zircons from the banded gneisses and are interpreted to correlate with different sources. Zircons from five samples of banded paragneiss cluster predominantly between 466 and 528 Ma, some give Neoproterozoic ages, and a few yield discordant Paleoproterozoic to Archean ages. Zircon 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dicate that both juvenile/mantle and crust materials were involved in the generation of the source rocks from which these zircons were derived. In contrast, zircons occur ubiquitously as elongated euhedral prismatic crystals in the four samples of the gneissic granitoids, and define single populations for each sample with mean ages between 380 and 453 Ma. The general absence of Precambrian inheritance and positive zircon ?Hf values for these granitoids suggest insignificant crustal contribution to the generation of the precursor magmas. Our data can b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a progressive accretionary history in early to middle Palaeozoic times, and the Chinese Altai may possibly represent a magmatic arc built on a continental margin dominated by Neoproterozoic rocks.  相似文献   
16.
储量计算与勘探线剖面计算机辅助成图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关系教据库和GIS自动编图技术,改进传统的垂直断面法储量计算过程,可实现矿山储量计算和勘探线剖面计算机辅助成图的同步和一体化.在共用的矿山地矿信息点源数据库平台基础上.通过设置本地数据库,形成GIS操作时的外挂属性库,用来保存储量计算和机助成图过程中的动态数据.储量计算中的每一步骤中,用户以GIS为操作界面来同步实现对空间图元和外挂属性的操作,这其中对工程样段组合、矿体边界圈连和剖面制图综合等开发了大量自动化辅助功能.储量计算的各步完成后,勘探线剖面图和储量报表即同步生成.这种改进的工作方式实现了垂直断面法全过程的计算机辅助化,将提高这一传统方法的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参与了包括有机质降解、营养转化、 植物生长的促进或抑制以及各种土壤物理过程在内的一系列反应活动. 土壤微生物则是土壤质量重要的生物指标, 可以用来监控土壤质量的变化. 等温微量热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地测量微生物活性的方法, 在土壤微生物代谢热效应的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 就等温微量热法在土壤微生物活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等温微量热法的简介, 微量热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等温微量热法在各种外界环境和土壤条件影响下的土壤微生物活性研究中的应用, 并对等温微量热法在土壤微生物和其它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新疆北部库尔提蛇绿岩中角闪片岩的原岩恢复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尔提角闪片岩产于库尔提蛇绿岩南部岩片中,与斜长花岗岩呈互层产出。这套角闪片岩的不相容微量元素组分显示了大洋中脊和岛弧玄武岩的双重特征,主要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亏损以及平坦到亏损的轻稀土(LREE)配分模式。原岩恢复的结果表明,该角闪片岩的原岩为亚碱性的拉斑玄武岩类。库尔提角闪片岩亏损的LREE、高ε_(Nd)(t),以及关键元素比值(Th/Nb,La/Yb和Th/Yb)呈正相关都表明,其源区可能以MORB地幔为主,同时还伴有少量弧组分。因此,我们认为其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同时推断该区弧后盆地存在一个二阶段的熔融演化模式:第一阶段,大约在晚古生代早期,古亚洲洋向西伯利亚板块发生北向俯冲,在会聚板块边界,弧火山岩被从含水的地幔楔中提取出来,留下一个亏损地幔;第二阶段,随着古亚洲洋板块持续消减,在中-晚泥盆世形成了库尔提弧后盆地,下部的亏损地幔发生了小比例的部分熔融形成了这套角闪片岩的原岩。  相似文献   
19.
新疆北部基性岩脉40Ar/39Ar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晚古生代以来,新疆北部地区侵入了一系列的基性岩脉,成为了解该地区地壳生长过程的重要窗口.本文采用激光40Ar/39Ar年代学方法,对整个北疆地区出露的基性岩脉进行了精细年代学研究.从数据特征上分析.低本底激光加40Ar/39Ar方法能对低钾含量、极少量样品(0.1mg~5mg)进行精细定年,所以非常适合进行基性岩脉的精细定年.本文展示的基性岩脉激光40Ar/39Ar方法的高质量数据显示新疆北部基性岩脉群的活动时限跨越332~174Ma,为石炭纪-侏罗纪.由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新疆北部基性岩脉群在时间上,呈现脉动式侵位特征,在332~174Ma之间,有多达6~7次脉动式活动,时间间隔大致为20~30Ma.从基性岩脉所揭示的大地构造含义来分析,新疆北部地区从石炭纪到侏罗纪处在一个相似的地壳演化阶段.为一个陆壳垂向生长、区域构造应力场显示拉张的构造环境,并在时间、空间上具有相对统一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对于北疆阿尔泰地区泥盆纪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目前仍旧存在不同观点。前人基于阿尔泰南缘泥盆纪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分别提出了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等不同构造观点。阿尔泰造山带南缘的泥盆纪浅变质碎屑沉积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套浅变质碎屑沉积岩原岩主要为泥质或砂质沉积岩。尽管不同岩性样品主量元素含量不同,但其化学蚀变指数(CIA)小于75,成分变异指数(ICV)接近或小于1.0,斜长石蚀变指数(PIA)平均70,说明其源区物质比较新鲜,成熟度相对较低,化学风化作用较弱。同样,不同岩性样品微量元素含量差别较大,但表生过程中不活泼的微量元素比值却比较一致,轻稀土(LREE)中度富集(La_N/Yb_N=2.88~9.90),重稀土(HREE)比较平坦,并伴有明显的Eu负异常(Eu/Eu~*= 0.45~0.89)。绝大多数样品具有高的La/Sc(1~3)、La/Y(0.5~1)和Ti/Zr(10~35),以及较低的Sc/Cr(0.1~0.3)比值,类似于大陆岛弧相关环境碎屑沉积物。在La-Th-Sc和Th-Sc-Zr/10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除一千枚岩样品外,其他所有样品均落入大陆岛弧区。以上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大洋岛弧和被动陆缘沉积物,说明该套浅变质碎屑沉积岩可能沉积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大陆岛弧相关环境,为认识阿尔泰造山带泥盆纪岛弧增生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一个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