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6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593篇
测绘学   205篇
大气科学   260篇
地球物理   276篇
地质学   1041篇
海洋学   338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35篇
自然地理   2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刘欢  林寿发  宋传中 《地质学报》2016,90(6):1098-1111
桐柏杂岩中发育一套典型的L构造岩,其构造位置位于桐柏造山带核部,被两条近似对称的韧性剪切带所夹持,北侧剪切带左旋,南侧剪切带右旋。由于L构造岩构造位置特殊,其位于剪切带、桐柏背形、桐柏穹窿等多种构造体的交叉部位,L构造岩的构造成因解析可以为桐柏造山带的形成演化提供重要制约。通过对桐柏造山带L构造岩的构造成因机理解析和其变形温压条件的研究,同时结合前人对桐柏山其它主要构造单元的研究,我们提出,桐柏山L构造岩的形成主要受其南北两侧两条韧性剪切带控制,传统意义的桐柏杂岩体白垩纪之前与南北一体的韧性剪切带沿近似东西方向发生管状韧性剪切,剪切作用形成了一套典型的L构造岩。L构造岩的形成指示了桐柏山单元可能经历了一期中下地壳物质的管状的韧性的向东剪切流动,后期白垩纪桐柏山核部的L构造岩经历了大规模的岩浆上升与浮力增加,该L构造岩同剪切带一起发生隆升但管状剪切构造特征并未被改造,随着不均匀隆升桐柏山出现了现今的几何学特征。L构造岩反映出管状剪切形成了现今桐柏造山带近东西向线状构造样式的主体。  相似文献   
52.
北淮阳构造带的属性及其对板块缝合线位置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淮阳构造带为一条沿大别造山带北麓展布的狭长构造带,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的产物,其物源组成、构造属性等研究内容是揭示南北板块在中国东部的大地构造单元格局以及时空演化的关键信息。结合构造变形、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等方法对北淮阳前中生代岩石地层单元苏家河群/卢镇关群和信阳群/佛子岭群进行对比分析,就其构造属性形成这样的基本认识:北淮阳构造带是杨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碰撞的结合带,其物质组成具有双源性-主体部分来源于杨子板块,由代表了杨子板块北缘基底的晚元古代苏家河群(784±19Ma)/卢镇关群(756±12Ma)和杨子板块被动陆缘复理石沉积建造-中泥盆世至晚泥盆世早期的信阳群南湾组组成,后者相当于商丹缝合带以南的刘岭群;信阳群龟山组亲缘于华北板块并构成华北板块南缘的弧前楔形沉积体,是沿商丹缝合带分布的桃花铺弧前楔形沉积体的东延。佛子岭群总体可与信阳群相连,全岩成分显示,佛子岭群沉积构造环境既有活动大陆边缘,又有被动大陆边缘。由于中生代以来多期构造变形叠加(至少三期),佛子岭群岩石地层单元的叠置关系被改造或重置,使其缺少"构造解体"的证据,而无法在构造单元上细分。对于两大板块之间的缝合带位置,笔者认为:商丹缝合带进入北淮阳构造带后,应沿着北淮阳的北界,与龟山-梅山-六安-磨墩水库一线延伸的断裂带相连。  相似文献   
53.
基于天地图API的综合服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凯 《测绘通报》2016,(4):114-116,132
"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是新疆地区为了便于走访民众,了解民生,更好地做好群众路线,以及处理一些社会应急处突事件的一项具体活动。本文针对该项活动开发了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具体介绍了如何应用天地图API结合Web GIS服务技术、数据库技术来搭建活动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平台,探讨了平台实现的技术路线与关键方法。使用天地图API搭建平台可以节约开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带来高可靠、高性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新系统,为实现新疆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技术保障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太行山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中发育有多个燕山期酸性岩体,目前已发现的多金属及贵金属矿床与燕山期岩体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本文对分布于大河南岩体北西侧的高家庄多金属矿床采用硫化物Rb-Sr法进行了同位素定年,(144.5±1.4)Ma等时线测年结果与采用锆石U-Pb法确定的大河南岩体形成时代接近;此外,矿床硫化物的初始锶同位素比值为0.7122~0.7123,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以壳源为主。这与大河南岩体主要为陆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认识相一致,即高家庄多金属矿床在成矿物质来源上与大河南岩体的形成与演化之间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大河南岩体的形成时限与区内多金属矿床形成时限与中国东部第二次大规模成矿期一致,此时区内地球动力学环境正处于主应力场由近南北向转换到近东西向的构造体制大转折时期。在此独特的成矿背景下,深熔作用形成的花岗质岩浆沿NNE向与原EW向断裂交汇处侵位。花岗质岩浆高侵位但未发生喷发作用,使挥发组分和成矿元素得以保存,从而为大规模成矿作用提供了必须的热、流体、挥发组分和成矿元素。  相似文献   
55.
汶川地震断裂带多次地震活动新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虹口乡八角庙出露完整的映秀—北川断裂带剖面断层岩,高分辨率磁化率测试揭示出多个具有高磁化率特征的断层岩带。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证明一层褐色断层岩相对围岩具有最大的磁化率值,存在新生成的磁铁矿和拥有相似的天然剩磁(NRM)和非磁滞剩磁(ARM)强度衰减过程。高磁化率特征是含铁顺磁性矿物受到断层滑移过程产生摩擦生热作用生成磁铁矿所致。同时断层岩还获得了热剩磁,记录了地震活动磁学信息。结合汶川地震科学钻探项目1号孔(WFSD-1)磁化率和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说明映秀—北川断裂带包含多层具有高磁化率特征的断层岩,暗示了多次强震的发生。具有高磁化率特征的断层岩可以作为判定地震活动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56.
为了探索鲣鱼(Katsuwonus pelamis)鱼头眼窝肉中的DHA(C22:6n3)和EPA(C20:5n3)的抗抑郁活性效果,采用现代食品分离技术分离提取鲣鱼眼窝肉中的DHA和EPA,并对其抗抑郁活性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当DHA和EPA剂量分别为50,100和300mg/kg时,能够对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的小鼠产生抗抑郁作用,其中低剂量(50mg/kg)表现为最活跃。DHA和EPA还能够对引起头抽动综合征的5-羟色胺小鼠产生轻微的增强作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同时测定小鼠大脑区域内主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本实验发现,与用压力媒介物处理的小鼠相比,DHA和EPA能够显著增加主要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肾上腺素在小鼠海马体、下丘脑及皮质层中的浓度,并减少5-羟色胺的代谢。DHA和EPA能够在预测抗抑郁特性的动物模型中(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明确其具有抗抑郁活性效果,具有潜在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和环保效应。  相似文献   
57.
The growing coastal development, dredging and dumping activities, overfishing and expansion of marine cage culture in Nha Trang Bay (NTB) of Central Vietnam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000s have resulted in a dramatic decrease of live coral cover. Surveys conducted in April–May 2013 and the same period in 2014 revealed that with an increase in distance from the outer part of the bay towards the mainland, the rivers’ influxes and dredged areas, coral cover decreased from 75% to 0.6% and species richness from 63 to 5, while the abundance of macroalgae increased from 0% to 56%. These changes correlate with differences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suspended sediments on the same gradient. The abundance of the crown‐of‐thorns starfish Acanthaster planci and of the echinoid Diadema setosu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etween the first estimation in 1998 and the survey in 2014, from 0 to 1.7 individuals (ind.) per 100 m?2 and from 50.8 to 94.5 ind. per 100 m?2, respectively, contributing to coral loss and intensive bioerosion of the reef framework in the bay. The large sizes of adult colonies of tabulate Acropora on the remote stations with negligible sedimentation and eutrophication loads were inconsistent with the assumptions that temperature‐induced coral bleaching or cyclones could be the major impacts in Nha Trang Bay. Analysis of the 16‐year thermal history of the bay did not reveal any instances in which the coral thermal bleaching threshold had been exceeded up to the present study. Seasonal upwelling, which occurs annually in the vicinity of Central Vietnam, may contribute to mitigation of thermal anomalies within NTB and to the maintenance of healthy coral communities on the remote reefs with relatively low anthropogenic impact.  相似文献   
58.
白冬  王欢  谢超  林琳  黄菊  梁佳  王婷 《海洋与湖沼》2016,47(1):221-226
为了预测鲣鱼(Katsuwonus pelamis)调理食品的货架期,将鲣鱼调理食品贮藏在25°C、30°C、35°C温度条件下,通过测定在贮藏期间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过氧化值三个指标的变化,分别对这三个指标与贮藏时间、温度建立一级动力学模型,来预测鲣鱼调理食品的货架期。经计算得出,菌落总数预测模型中的活化能(Ea)及指前因子(k0)分别为30.96 k J/mol和2.06×103,挥发性盐基氮预测模型中的的活化能及指前因子分别为24.35 k J/mol和75.1,过氧化值预测模型中的活化能及指前因子分别为48.75 k J/mol和2.92×106。在32°C和37°C条件下验证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相对误差分别为–5.52%和–6.45%,准确性较好。进一步推算得出,在18°C和23°C常温下贮藏鲣鱼调理食品,产品的货架期为209d和172d。  相似文献   
59.
西南王金矿床位于栖霞-蓬莱成矿带内,是蓬莱地区西部比较典型的缓倾斜薄层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受NNE—NE向断裂控制,倾向SE,倾角15°~25°,呈薄层脉状,分布于郭家岭序列罗家单元的斑状中粒含黑云二长花岗岩和谭格庄序列牟家单元的片麻状细粒奥长花岗岩中。该文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与矿体空间赋存规律的研究,认为矿床深部及周边区域仍有较好的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60.
软件规模在项目的计划与实施中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比较了多种软件规模估算方法的优缺点,给出了功能点法估算软件规模的方法和步骤。首先计算软件未调整功能点数,再根据复杂性因子调整功能点数,最后根据企业工资效率估算出软件的成本。并结合海洋测绘软件的实例,列举了该方法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